高效课堂背景下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131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把握良机,渲染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是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重要因素,它能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让教师能事半功倍地完成教学任务。本文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等方面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做了阐述。
  关键词: 数学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 问题情境 动手实践 学习环境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校积极开展自主高效课堂研究,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令人深思的问题。首先,自主高效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及突发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在课的开始就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并且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基础
  学生的学科学习情况很能反映学生对教这门学科的老师的喜爱程度。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老师的师德或威信的高低甚至能决定学生学与不学,喜欢与不喜欢某一学科,这是一种感情迁移现象。因此,沟通师生情感,达到师生间的双向理解十分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如:课堂上,教师面带笑容,其快乐的情绪会感染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幽默风趣的语言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对每一个学生鼓励的目光、神情、手势等体态语言,让他们都有信心;课后,多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让他们感觉你不仅是他们的老师而且是他们的朋友,让他们真正接纳你、喜欢你。教师这样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巧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前提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好的课堂开头,是一节课成功的保证。在教学新知识前,教师应有意创设生动、愉悦的情境,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或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想方设法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转移到课堂上。故事导入法、提问导入法、游戏导入法、复习导入法等都是常用的导入方法。例如,根据教学的内容讲《三只小猪》的故事,让学生帮助小猪重新圈地建房子,从而学会《什么是面积》;我还常常正话反说,让学生做游戏,从而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自信心。这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带领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中常见的、有趣的问题,也就是说,将数学“生活化”。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能把数学学习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三、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动力
  高效来源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活起来,这是高效课堂的关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融会贯通。通过动手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比如,三年级下册“镜子中的数学”这一课,可以让学生自带一面小镜子。首先学生将身边的物体、数字、人在镜子里成像,这时学生发现:镜子里的物体、数字、人影倒了,教师这时可以针对学生的发现追问:“大家发现镜子里的物体是上下倒了还是左右倒了?”这样引导可以让学生很容易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还可以让学生看镜子里的数字或时间,了解并探究镜子里看到的钟面时刻与现实中的钟面时刻关系是怎样的。这样一节课下来,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他们能力范围内的知识。这样的动手实践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新知识,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营造良好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学生日常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学习环境都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做准备。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让他们在学习的基础上身心得到发展。这就需要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要鼓励学生勇敢同学习中的困难作斗争,坚持完成自己学习任务。同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布置一些有难度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教师还必须在丰富学生知识经验、提升学生思维水平上下工夫,培养创新意识,营造民主、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不对学生的新奇想法进行盲目的评价,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鼓励并引导学生接受挑战、完成任務,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总之,学习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只有在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使教与学相辅相成,才能使学生变学习负担为学习需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变厌学为好学,变苦学为乐学,变死气沉沉的课堂为生动、有趣、精彩的课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世纪心理学丛书,1996,12.
  [3]张兴.课堂教学方法与艺术.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05,7.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论述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常出现因思维不够严谨而错误理解数学概念和知识,进而影响数学学习效果的问题.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一些概念、特殊例子的教学;培养学生考虑问题全面、周密而不遗漏的思考习惯,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关键词: 思维周密性 抽象思维 培养方法  严谨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它要求对数学的推理、论证既要严格又要周密,对数学结论的叙述既要精炼又要准确.  培养学生
从200多个自然样品中,分离、筛选出一株产植酸酶的曲霉,其植酸酶产量为5.868 IU/ml.经鉴定后定名为黑曲霉Px.对黑曲霉Px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液体
森林和水的关系一直是林学、生态学科研究的热点,而水源涵养功能则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选择江西大岗山地区常绿阔叶林、杉木林和毛竹林三种主要林型分析研究其各
近年来,国内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生产的水产品不但实现了自给自足,还大量出口国外。然而,传统的水产养殖业在环境水质监测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传统人工监测的方法,不但浪费了
摘 要: 初中数学教师要科学、有效、准确地把握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文章认为,教师应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促使学生自主建构;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施分层教学,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提高有效性 教学策略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初中数
在生物细胞生命周期的某一阶段必然有新的功能蛋白产生,从而启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运转,与此同时也必然伴有结束其生命功能的蛋白质的降解。在某些情况下,蛋白质的降解与其产生及翻译后过程一样,对植物的生理代谢和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受到精确的时间和空间的调节,并且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如果蛋白质降解的时间、速率和部位出现异常,将导致严重的细胞增殖、分化障碍,甚至造成细胞...
摘 要: 在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创建高效数学课堂已成为广大高中数学教师追求的目标。高效课堂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过程,它主要表现为教师高效地教、学生高效地学;它是一种融高中生认知过程、情感教育、教学活动和情境营造为一体的教学形态。本文从课前准备与教学过程的组织两个方面,谈谈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高效课堂 策略与方法  在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创建高效数学课堂已成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主要是由激活的T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类细胞因子,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其最重要的功能是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从G0期到S期)和分化,并且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