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xz33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知识的本身就是由形式知识与暗默知识所构成的.SECI模型是知识创造过程的核心所在.SECI模型的四种转化模式:共同化、表出化、联结化、内在化.笔者以《平面向量》教学为例谈SECI模型的应用,旨在使数学课程具备多样性与选择性、使学生用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SECI模型形式知识暗默知识引导自我生成
  日本学者竹内弘高在《知识创造的螺旋》一书中认为“知识的本身就是由形式知识与暗默知识所构成的.”形式知识是以文字、数字、声音或手册等形式表示的知识.形式知识可以很方便地用形式或系统的方式传递给他人.暗默知识属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具有高度个人化.暗默知识的代名词是主观直觉与预感.暗默知识扎根在个人的行动与切身经验.严格说暗默知识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技术”层面,包括非正式和难以明确的技能或手艺,常称之为秘诀;另一是“认知”层面,包括信念、领悟、理想、价值观、情感及心智模式.暗默知识与形式知识虽然看似是两个极端,但他们之间彼此补充、相互依存.
  SECI模型是知识创造过程的核心所在.四种转化模式为:1.共同化(socialization):从暗默到暗默;2.表出化(externalization):从暗默到形式;3.联结化(combination):从形式到形式;4.内在化(internalization):从形式到暗默.笔者以《平面向量》这章为例阐述SECI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将这章教学内容分割成以下四个部分:1.共同化:了解向量丰富的实际背景;2.表出化:理解平面向量及其运算的意义;3.联结化:能用向量语言和方法表述和解决数学和物理中的一些问题;4.内在化:发展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下为结合笔者从具体实施过程来谈思考.
  第一部分:实施过程
  1.共同化——了解向量丰富的实际背景:《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学生之前物理科学习中知晓了类似于位移、力、速度、加速度等矢量;在初中的一次、二次函数及正反比例等函数的学习具备了一定抽象概括、类比归纳、数形结合等思维.笔者认为这些就是学生已具备的暗默知识.课本P74-76用言简意赅的文字层层递进地向学生描述了向量概念、向量的几何表示;零向量、单位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学生便依据已具备的暗默知识生成新的暗默知识.
  2.表出化——理解平面向量及其运算的意义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和《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线性运算”包含了向量加法、减法和数乘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而减法和数乘的运算都是建立在加法的基础上.学生在学习“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之前具备的暗默知识除了上一节的内容以外,还有在物理科学习力的分解时接触到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所以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分三个层次对学生进行引导.
  第一层:结合前一节共线与相等向量的知识,引导学生自我生成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这一形式知识.
  第二层:由学生自己生成暗默知识“相反向量”的概念,结合实数的加减法及上一层的知识,引导学生生成向量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这形式知识.
  第三层:由学生已积累的加法及其几何意义这一形式知识,结合实数的加法、乘法这些暗默知识,引导学生生成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这一形式知识.
  “数量积”是本章知识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数形结合思想的集中体现,它将“形”的问题通过“数”来解决.学生在前2节的学习下积累一定基础知识,结合初中平面直角坐标系、力的分解等一系列暗默知识,衍生出平面向量坐标表示及简单运算这一形式知识.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特别是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生成,不能操之过急,妄图拔苗助长.
  3.联结化——能用向量语言和方法表述和解决数学和物理中的一些问题:《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本节具有物理背景及含义,即物体在力作用下产生位移所做的功.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已知功为标量,结合前面几节内容生成的形式知识,根据课本P103-107内详尽的描述及例题,对前期的形式知识进行利用得到平面向量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平面向量数量积不仅可以解决物理中“功”的实际问题,还能为接下去学习三角函数内的余弦公式、正余弦定理等打下基础.因该知识于学生而言是全新的,故如何引导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为基础进行创新是关键,要求教师不单要兼顾学生的认知与能力,更要耐心的等待学生自身知识的生成过程.
  4.内在化——发展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笔者认为,平面向量的应用非常广泛.课本P109仅列举了在平面几何与物理中的应用,实际在空间立体几何(空间向量)中用向量法解决一系列平行、垂直等边与角的问题,在三角函数等函数应用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将逐步培养.
  笔者将运用向量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分为三步走,简称“三部曲”(图1-6所示).这是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总结、归纳、提炼的过程即从形式知识转化为暗默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注重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用思想方法统领、创新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
  1-6运用向量解决实际问题的“三部曲”
  第二部分:实践思考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对“平面向量”的说明是:“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它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有着极其丰富的实践背景.本章学生将了解向量丰富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及其运算的意义,能用向量语言和方法表述和解决数学和物理中的一些问题,发展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为数学教师应明白知识是将对立双方(形式知识、暗默知识)在一个动态过程中进行综合而创造出来的.现在的数学课堂强调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性,要求教师协调好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高中阶段的教育是学生发现自我和完善自我的初始阶段,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要求数学课程应具备多样性与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得到相应的发展;应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索、自主实践、合作交流等数学学习方式;应强调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思考数学问题的过程蕴藏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抽象概括、数形结合、演绎证明等数学思维过程.
  “学无止境”,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社会对“人”的要求也在逐步转变.作为这个时代的教师,必须“行走着、思考着”以达到“理论积累—实践反思—能力提升”的专业素养提升,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教育教学工作.以上便是笔者将SECI 模型运用于《平面向量》这一章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参考文献】
  [1]杨旭燕.认识实践创新-平面向量一章的教学分析与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5.05.
  [2]易士亮.浅谈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J].文化研究.2015.04.
  [3]竹内弘高.知识创造的螺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01.
其他文献
【摘 要】 史宁中说:“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直接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 本文以“9加几”一课的教学为例,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在数学课堂中如何组织开展“生动”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历过程,唤醒经验,积累经验,发展思维.  【关键词】 找准起点;分层操作;深入挖掘;探索规律  《9加几》是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材要求对9加几的算理展开推导,让学生经历从算理到计算技能的转化过程,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做法势在必行.如,探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模式和方法,更新高等数学知识结构,优化教学内容,以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当前科技发展的形势;加强“因材施教”意识,改革高等数学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改革学生学业评价制度,强化过程化管理,以期达到提高高等
【摘要】数学思想是数学的核心,也是数学最精髓的理念.数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数字化的信息时代,数学更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更快的领会并掌握数学思想,成为教育工作者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初中数学的数据收集、整理与描述这一单元中也包含了很多数学思想,本文主要对本单元中出现的数学思想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数学思想;初中数学;数据收集;整理与描述  一、函数方
【摘要】微格教学是训练师范生掌握教学技能的一种方式.本文采用教学实验法,运用数学微格教学法对喀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专业的师范生教学技能进行培训.实验表明:通过数学微格教学对数学专业学生的数学教学技能进行培训可以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是南疆地区数学专业学生掌握教学技能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微格教学;数学专业学生;数学课堂教学技能  【基金项目】新疆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D01A01
【摘要】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又是思维的起点,创造的起点.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下,通过导学案呈现出数学教学主线中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更加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培养数学能力.  【关键词】二分法;函数零点;学案  学案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形成独立思维的导航图,是课堂顺利,有效进行的方向标.因此,学案的编制至关重要.函数与方程作为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
一、研究背景  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它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呢?教学的主阵地就是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是说把“课堂全盘丢给学生”.学生学会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的是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摘要】数学研究的是高度抽象了的东西,数学发展所依赖的数学思想是推动数学前进的本质源头,当代从事数学教育的一线教师需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的思维来认识数学的本质,这就要求教师在知识传授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关键词】数学思想;数学本质;抽象  关于数学是什么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但数学以其独有的形式存在于我们身处的客观世界,并服务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这一点毋庸置疑,在当代的中国数学教育,处
【摘要】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讨论了数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原则,以及在进行信息技术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数学; 多媒体课件;制作原则;应对策略  【基金项目】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社科类基金项目(YYR2014031)  从上世纪中叶开始,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革命,对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电子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对传统教育提出了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对新课标进行研究并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中提出的课程总目标中“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对于如何在函数的教学中切合学生需要,帮助学生提高“四能”做出了教学探索.本文简述一节课的构思过程以及课堂中一些引人深思的片段,并把自己的教学反思提供给大家研究.  一、教学设计
【摘要】 微课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实例来谈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微课设计;翻转课堂;向量;立体几何  一、微课及其特点  (一)微课程的特点  微课创始人戴维彭罗斯认为,微课是一种知识挖掘的工具,可以作为知识脉冲,在相应的作业与讨论的支持下,可以取得与长时间授课相同的效果.胡铁生老师认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的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