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地理课作为中学阶段的必修科目,地理课和其他的课程不同,课程内容也兼具文理性,知识点比较复杂,其学科特性决定了教学方式上的不同。地图作为地理课堂的一项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作者凭借自己多年教学经验,首先从地图的重要性出發阐述地图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探究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希望对教育工作者有借鉴意义,对初中生学习地理知识能提供更大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地理;重要性;应用策略;意义
引言
初中地理课程是基础的必修科目,而地图是帮助学生学好地理的重要载体,要学好地理知识,首先要从认识地图开始,地图不仅仅是地理位置信息的呈现,蕴含着更多的地理现象,几乎可以解释地理事物之间的任何现象。地图是初中地理课堂中非常广泛且重要的一个工具,运用地图去理解枯燥的地理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将知识和地图结合,达到很好地教学效果。当前地图在初中地理课堂的应用还不够完善,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盲目的运用地图让学生去记忆背诵、学生不重视地图等,因此本文作者通过阐述地图的重要性,来探究地图在初中地理课堂的应用。
一、地图对初中地理课堂的作用
(一)标示事物的空间位置
事物的空间位置都能通过地图来明确标识出来,老师在讲授事物的地理位置和空间分布时,可以结合地图来展开讲解不同事物的位置及其相关性,能让学生更加清晰直观的看到,也更方便学生去记忆。在讲解到具体某个国家或者区域的内容时,结合地图去标示出该对象的具体位置、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变化等,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
(二)标示地理事物的尺度
地图除了能标注事物的位之外,还可以表示事物的大小、形状、高低等,例如在讲授大洋、大洲的面积大小,山川河流的分支径流以及山脉的海拔高度,地图都可以显示出来,极大的方便了教师的授课,学生也能直观的了解各个地理事物的特征。
(三)标识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
各种地理事物的现象分布及其之间的相互关联性,都可以在地图中找到答案和规律。比如在讲解地球自然植被特征的时候,就可以结合气候带来分析不同的气候特征下的植被类型,让学生理清楚气候和植被带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帮助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的有效进行。
二、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引导学生识图
初中地理课程中,存在很多种地图符号,这些符号又在地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们要读懂地图,就要先看懂这些符号的含义和意义,只有这样才能顺利的开展地图教学。要读懂地图,首先就要了解地图的构成要素,地图是由标题、地理要素、数学要素和装饰要素等构成的,标题是对整个地图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比如常见的世界地图、中国地图等,地理要素是地图的主要内容,包含了国家或者区域地理位置、自然景观、社会现象等,数学要素主要包含坐标网、高程系和比例尺等,而装饰要素包括图名、图号、图例以及地图资料说明等。在对整个地图信息的了解基础上,再深入的分析某一区域或者国家的位置、区域、海拔、山脉、河流等。分析地图的时候,不能盲目的去做分析,而是要带着问题去分析,在对地图的了解过程中去找寻想要的答案,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例如通过地图的经度纬度来判断当地的气候特征、植被特征,知道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信息也可以去判断当地的农业情况等等。了解了当地的地形地势,也可以推测该地区的交通情况。地图包含了初中地理大部分的教学内容,要学好地理,第一步是先识图,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也要引导学生去带着问题去看图,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强化学生绘图填图的能力
初中地理课的难度介于文理科之间,初中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因此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通过教学方式去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们运用地图这个工具,来理解并掌握地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老师主动教学为主,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效果。自学能力是学生依靠自身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且从中获取知识的能力。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艰巨,教师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依靠主动学习来获取新知,丰富自身知识体系,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初中地理课堂除了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也要让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地图,强化学生绘图填图的能力。让学生们先去观察不同地图之间的联系,然后带着问题去进行思考,这个过程可以锻炼到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老师在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不是死记硬背。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绘制和填图,并尝试把地理信息补充完整,这个过程是从理解到巩固的过程,明确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而且对照学习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侧面去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让知识的掌握更牢固。
结束语:
传统的教育方法是“以教为主,学是其次”,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以“教”为主导,发挥“学”的价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初中地理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地图则是作为最直观的教具去展示课堂内容,因此教师要重视地图对于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在地图的运用和实践上,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来展开地图教学,让学生在识图、运用地图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
参考文献
[1]陈志慧.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地图进行精细化研读的能力培养[J]上文理导航(上旬),2015(04).
[2]洪华.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研究[J]考试周刊,2015,(33):132.
[3]郭爱丽.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创新初探[J].神州教育,2017:13.
(宁阳县第二十一中学 山东 泰安 271404)
关键词:初中地理;重要性;应用策略;意义
引言
初中地理课程是基础的必修科目,而地图是帮助学生学好地理的重要载体,要学好地理知识,首先要从认识地图开始,地图不仅仅是地理位置信息的呈现,蕴含着更多的地理现象,几乎可以解释地理事物之间的任何现象。地图是初中地理课堂中非常广泛且重要的一个工具,运用地图去理解枯燥的地理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将知识和地图结合,达到很好地教学效果。当前地图在初中地理课堂的应用还不够完善,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盲目的运用地图让学生去记忆背诵、学生不重视地图等,因此本文作者通过阐述地图的重要性,来探究地图在初中地理课堂的应用。
一、地图对初中地理课堂的作用
(一)标示事物的空间位置
事物的空间位置都能通过地图来明确标识出来,老师在讲授事物的地理位置和空间分布时,可以结合地图来展开讲解不同事物的位置及其相关性,能让学生更加清晰直观的看到,也更方便学生去记忆。在讲解到具体某个国家或者区域的内容时,结合地图去标示出该对象的具体位置、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变化等,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
(二)标示地理事物的尺度
地图除了能标注事物的位之外,还可以表示事物的大小、形状、高低等,例如在讲授大洋、大洲的面积大小,山川河流的分支径流以及山脉的海拔高度,地图都可以显示出来,极大的方便了教师的授课,学生也能直观的了解各个地理事物的特征。
(三)标识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
各种地理事物的现象分布及其之间的相互关联性,都可以在地图中找到答案和规律。比如在讲解地球自然植被特征的时候,就可以结合气候带来分析不同的气候特征下的植被类型,让学生理清楚气候和植被带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帮助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的有效进行。
二、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引导学生识图
初中地理课程中,存在很多种地图符号,这些符号又在地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们要读懂地图,就要先看懂这些符号的含义和意义,只有这样才能顺利的开展地图教学。要读懂地图,首先就要了解地图的构成要素,地图是由标题、地理要素、数学要素和装饰要素等构成的,标题是对整个地图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比如常见的世界地图、中国地图等,地理要素是地图的主要内容,包含了国家或者区域地理位置、自然景观、社会现象等,数学要素主要包含坐标网、高程系和比例尺等,而装饰要素包括图名、图号、图例以及地图资料说明等。在对整个地图信息的了解基础上,再深入的分析某一区域或者国家的位置、区域、海拔、山脉、河流等。分析地图的时候,不能盲目的去做分析,而是要带着问题去分析,在对地图的了解过程中去找寻想要的答案,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例如通过地图的经度纬度来判断当地的气候特征、植被特征,知道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信息也可以去判断当地的农业情况等等。了解了当地的地形地势,也可以推测该地区的交通情况。地图包含了初中地理大部分的教学内容,要学好地理,第一步是先识图,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也要引导学生去带着问题去看图,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强化学生绘图填图的能力
初中地理课的难度介于文理科之间,初中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因此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通过教学方式去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们运用地图这个工具,来理解并掌握地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老师主动教学为主,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效果。自学能力是学生依靠自身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且从中获取知识的能力。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艰巨,教师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依靠主动学习来获取新知,丰富自身知识体系,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初中地理课堂除了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也要让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地图,强化学生绘图填图的能力。让学生们先去观察不同地图之间的联系,然后带着问题去进行思考,这个过程可以锻炼到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老师在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不是死记硬背。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绘制和填图,并尝试把地理信息补充完整,这个过程是从理解到巩固的过程,明确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而且对照学习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侧面去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让知识的掌握更牢固。
结束语:
传统的教育方法是“以教为主,学是其次”,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以“教”为主导,发挥“学”的价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初中地理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地图则是作为最直观的教具去展示课堂内容,因此教师要重视地图对于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在地图的运用和实践上,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来展开地图教学,让学生在识图、运用地图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
参考文献
[1]陈志慧.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地图进行精细化研读的能力培养[J]上文理导航(上旬),2015(04).
[2]洪华.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研究[J]考试周刊,2015,(33):132.
[3]郭爱丽.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创新初探[J].神州教育,2017:13.
(宁阳县第二十一中学 山东 泰安 27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