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问题分析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m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扩招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过渡,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骤增,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但就业工作开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个性化指导不到位等问题存在。针对这些问题和原因,本文以肇庆学院为例认真分析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这些问题分析为推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尽自己微薄之力。
  【关键词】高校 就业指导 问题分析
  据统计,近几年全国高校和地方高校毕业生人数均在不断攀升,继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突破700万大关后,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49万人。高校的就业问题已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重大关注。因此,推动高校就业工作的开展,明确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就业质量。
  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主要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大部分高校将就业指导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对做好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和更高的要求,但是,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内容上基本局限于分析就业形势、讲解就业政策、搜集就业信息、传授就业技巧等服务性工作, 就业指导大多数是采取讲座或报告会的形式。就业指导还没做到因人而异、分类指导,不够系统化、专业化和个性化。以肇庆学院为例,笔者认为高校在推动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中,主要存在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缺乏个性化就业指导
  高校在推动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中,应该以大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和变化发展规律为依据,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对象、不同群体开展不同形式、不同方法、不同内容的就业指导活动。目前,很多高校都把就业指导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来抓,大多高校都开设了覆盖全校学生的就业生涯规划课或就业指导课,但在个性化指导方面却缺乏有力的措施。以肇庆学院为例在就业指导的形式方面,利用课堂和讲座的方式开展就业指导较为普遍,但个性化的指导、一对一的辅导与咨询等方面的工作却很缺乏。特别是学生在进行了就业生涯规划设计后,其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无法得到有效地指导,没有进行更加深入的、细致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缺实效性
  教育部要求从2008 年起全国所有普通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中,推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以肇庆学院为例就业指导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作为必修课程来指导学生,贯彻四年一贯制的指导思想,每个年级设置不同内容进行授课,组织指导实践活动。并且四年中要不断的关注学生人格的合理发展和各种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目前,多数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并把就业指导课列为必修课纳入学校课程管理体系,但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普遍缺乏实效性。首先在授课时间上较为集中,多在临近毕业阶段,从而导致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作用认识存在偏差,缺乏学习热情。其次在授课形式上,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以大班形式进行授课,采取讲座、课堂讲授等共性化教学手段。最后,从教学内容上看,就业指导课程着重于介绍择业的程序与途径以及国家有关部门毕业生就业政策法规,缺乏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求职技巧个性化的指导。根据肇庆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就业指导课重要性不如专业课,上课不能有效投入,课程学习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此外,师资队伍还存在专业化程度偏低的问题,主要表现:一是就业指导师资数量不足,本科扩招带来学生数量的骤增,高校教师总体不足,其次从事就业指导课程专职教师比较稀缺,很多高校没有就业指导专职教师,大部分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由辅导员、党团委书记甚至行政教辅人员作为兼任。以肇庆学院为例(见表1),
  表1:肇庆学院2013年-2015年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类别情况统计
  他们本身就承担大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就业指导虽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在精力和教学经验上还难以兼顾;最后,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专业程度不足。
  (三)就业技能培训欠缺有效性
  高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就业技能,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就业过程中增加自身的竞争力。近些年来,部分高校积极在本专科学生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让学生掌握一门就业技能, 既有利于改善我国技能劳动者的结构和素质,为社会输送有专业能力的人才, 又为学生增加了一个就业砝码,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但是, 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还存在着一定的障碍。主要是高校对于就业技能培训投入不足, 宣传力度不够;在就业技能培训方面缺乏有效的引导和分析,培训后续服务不够完善,从而致使学生对就业培训的相关政策和发展前景不够了解。以肇庆学院为例,每年报名参加就业技能鉴定考试和SYB创业技能培训的人数比率不高。
  综上所述,推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要加大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开始加大重视力度,找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积极地改进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博婵.浅谈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J].社会研究,2015.
  [2]黎迪斯.精细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J].就业,2015(74)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况是学生基础差,对学习缺乏兴趣;课余时间贪玩,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监督。因此,我们要激发其兴趣,让学生对学习尤其在数学方面的学习上产生兴趣;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概念的教学,注重合作意识,注重基础的训练,优化教学手段,使我们的教学符合农村小学生的特点和能力,使我们的教学能促进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进步。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兴趣;家长合作  农村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
【摘要】演讲是领导开展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领导者应该要至少掌握比喻、换算、交替、幽默四种常见技巧,才能使语言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领导者 演讲语言 生动 技巧  领导在履行职责开展工作时,无论是部署、动员、思想教育还是汇报工作、对外交往,样样离不开讲话,但有的领导一讲话就像毛泽东同志说得那样“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1]让听者乏味,让领导形象
【摘 要】本文从自信心这个心理角度分析职高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认为自信心不足是职高生心理健康的首要问题,也是和其它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最大不同之处,并对缺乏自信心的负面影响作出分析,重点是针对培养职高生自信心问题提出作者自己的解决办法。笔者认为,职校教育在注重技术技能传授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人生的目标。  【关键词】自信心 职校生 心理问题 培养方法 
【摘 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旅游教育蓬勃兴起。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它的发展可以带动众多行业的发展,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呼唤着旅游教育事业的发展,发展中等旅游职业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中职旅游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现状做出具体的规划、建议,讨论中职旅游教育如何实现有效地教学。  【关键词】中职旅游教育 问题 具体途径  1中职旅游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基础差  中职旅游专业
绩效评价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企业其他各项工作关系联系密切,本文着重研究民营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摘要】采用文献计量法对16种体育类核心期刊2005—2015年发表的关于体育舞蹈的研究论文进行了数量分布、主题分布及研究重点的分析。旨在探讨我国体育舞蹈现阶段的主要研究热点。结果发现,不同的期刊和学报收录体育舞蹈的文章方向具有差异性,这几类学刊有关体育舞蹈研究的数量呈下降的趋势;研究主题涉及方面较多,研究比较多的主题包括体育舞蹈的训练、教学、发展现状、内涵、价值,其中最受关注的研究为体育舞蹈教学
攻击行为,也称侵犯行为,是针对他人做出以直接或间接伤害(包括身体和心理)为目的的一切行为。现代心理学也研究表明攻击行为主是指由于个体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被人为压制后产生愤怒、不满等情绪,进行导致的抗争、发泄、伤害、报复的行为。这种攻击行为普遍存在于儿童之间,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不良社会行为。幼儿园是每一个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我们关注幼儿攻击行为的成因,并对幼儿不良行为进行矫正,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个性品质,
【摘要】无论在考试还是实际的语言交流中,书面表达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学生书面表达的训练,不断的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技能。本文就是针对目前的教学情况和书面表达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书面表达教学策略,为的就是让学生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 英语教学 书面表达教学策略  近几年来,英语教学不断改革和
一、“模拟旅游”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1.实验应具有典型性  教师对实验的 内容要选择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地理性要强。要设计一些不会干扰正确概念形成的实验,使学生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具有深刻的印象,防止由于实验的不典型而造成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产生负迁移。  2.实验应具有简易性  实验的设计要从实际出发,提倡用简易而效能好的器材做实验,难度不宜过大,不能为了做实验而设计一些复杂的实验,以免
【摘要】《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三十年来,对少数民族的经济、教育和文化卫生等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但是,从收入和生活条件等方面来看,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拉大了,而且也存在需要进一步健全《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加大执法力度的问题。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法 实施 差异平等  一、《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的近况  《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30周年,在一定程度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