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时代引领智能机器人职业教育的发展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xia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智能机器人已经成为今后智能制造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培养智能机器人应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在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分析范式的基础上构建“三重嵌套式帕森斯社会系统”,并将其用之于分析智能机器人与职业教育的社会交互关系,以此提出如何在适应“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智能机器人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 工业机器人 帕森斯 发展
  自“工业4.O”概念被提出,“中国制造2025”作为代表推动智能机器人进程的战略,推动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实现质的跨越,也大大加速了社会对智能机器人人才的需求。
  与此同时,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了新时期。如何适应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是其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机遇与挑战。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 ”行动计划,因此,本课题主要研究顺应“互联网 ”时代发展需要的综合型智能机器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一、背景分析
  笔者认为,工业革命之后,智能制造中的机器人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实际上是工业与教育在新的技术环境下的升级、再现。从学校的人才培养,到学校与智能制造一体化教学构建一定的链接,再到机器人与其他专业的合作,这些因素将职业教育和智能机器人一体化教学作为一个AGIL系统,提出了“嵌套式AGIL系统”。
  二、基于帕森斯社会系统理论分析
  帕森斯AGIL理论所包含的适应、目标达成、整合和模式维持四大功能,在其特殊视角下考察互联网式新多媒体式教学环境下受众与职业教育互动关系,促进教与学,发展智能机器人并形成良好的合作模式,并提出新思想、新发展、新路径。
  笔者在多年社会学学习中发现,帕森斯的AGIL四重功能社会系统理论,可为分析智能机器人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提供基础框架。根据其理论特性,可将社会看成一个有不同功能的多层面的子系统所形成的总系统,其中A“目标”、G“适应”、I“整合”和L“潜在模式维持”4个模式在交互中生存、协调、维持和改进。
  互联网、智能机器人、职业教育与企业作为社会系统的4个子系统,四者之间通过学校这个共建平台,相互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促进存在帕森斯社会系统的关系。在最大系统当中,机器人作为第一个次级子系统是社会系统中“适应”要素A的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次级子系统是社会系统中子系统为达成目标的“适应”G的组成部分。然而在此大力发展互联网及学生和社会的联系,同时又提供多方面的帮助,作为有力工具承担社会系统的I,最后通过某种形式为社会和企业输送人才即为L,而这种形式顺应社会的发展的同时也相应发生改变。
  三、AGI L范式智能机器人专业型教学
  现如今,职业教育部分体制的办学指导思想在多方面并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以至于招生和就业存在一定的短板,前期的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一些教育思想也深刻影响着后期职业教育。其中机电一体化专业尤为明显,主要体现在课程体系陈旧,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欠缺等方面。
  1.机器人控制
  目前,就智能制造而言,学校内更多地为PLC控制下的工业机器人,而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作为机器人发展最前端的问题之一,将其统筹进行AGIL分析,数控机床作为A、传感器G、计算机I与多维显示屏L这四者之间的合作是能够对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和开发在帕森斯社会系的学校教学子程序中同样产生重大影响的。
  2. AGIL范式“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机器人技术应用型人才分析
  (1)就业空间发展中的不足之处。根据互联网存在于社会这个大的系统下I的作用,社会主系统中A教学方向和G学生的就业之间联系下可再继续分成子程序。我们发现就业空间的发展不足之处在于:教学产业运用力度低;各学校办学设备差距大;综合平台搭建力度不够等。
  [A]“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智能机器人人才培养及输送。自21世纪以来,网络化信息技术己成为新革命的核心力量,各大互联网的引申行业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联系社会效应及我国现职业教育领域,基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互联网构建多方位桥梁,从真正意义上进行改革,培养新时代专业人才,统筹处理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AA】明确培养目标。根据专业人才目标,从有兴趣的学生中选取,做到入学兴趣测试,提高专业型人才选拔。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发展课程体系的本真特色,实现共赢结果。
  【AG】适应发展,强化教学体系。社会发展,企业需求也会随之变化,分析智能机器人就业专业及特殊性。可从互联网 视角,建设综合型特色课堂,线上线下统筹规划,适应学生及专业协同发展。
  【AI】整合软件设施,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当前在“互联网 ”背景下,促进学校与互联网开发公司合作,结合各学校特色办学,优化网络教学,并且要求教师主动学习吸收网络教学新技术。
  【AI】加强“互联网 ”教学统筹资源,维持各级之间的关系。现阶段职业教学互联网资源欠缺,学校应着手创建校园网、职业教育网,进行专业资源库建设与周边配套源的建设。还要求师生学会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将其作为工具,在课上学,课下分享,学会思考,乐于沟通。通过在线教育等信息化平台、VR实验室、教师学生线上线下互动、资源共享,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学习。
  (2)【G】推广与发展。我国通过开展一些关于工业机器人的竞赛活动、适当的校内宣传、组建社团,促使大众更加积极地去了解机器人并且热爱该专业,为日后机器人的发展奠定基础。
  (3)【I】智能机器人职业教育的新视角。
  【IA]实训内容虚拟环境的搭建。通过互联网虚拟环境的人机交互,结合课堂仿真和线上線下的实体操作,引进VR现实技术,结合实训,开展智能机器人专业的网络化辅助教学,可有效减少实训危险及没必要的损耗,提升职业院校教学实训效果。应从一年级开始涉及实训课堂。   【IG】技能大赛助推人才培养。技能训练无法脱离市场,市场也是技能训练的一大产物。技能大赛带动市场的发展,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机器人在各行业的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在此过程中,可造就和培养应用、维护、操作等一系列技工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发展。根据其中的联系可分成4个模式。
  一是【IGA】“理论 实训”模式。理论与智能机器人实训教学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充分利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结合信息化教学中技能训练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实操能力。
  二是【IGG】“企业 教师”模式。学生到企业实习,学以致用,反复操练,感知“匠心”精神,同时将在机器人企业学到的技术反馈回学校,提升技能训练的社会实用性,学在学校,练在企业,用于社会,三者缺一不可。
  三是【IGI】“教师 教师”模式。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岗位实践,教以致用,将最先进的技术用于教学。不断更新白我知识体系,进一步了解企业人才的具体需求,实时动态调整相应人才培养方案。
  四是【IGI】“教师 教师”模式。双师型教师队伍己成为职业教育教师体系的主流,然而双师型不应仅停留在理论与实操上,更应建设一支企业与学校相连的双导师队伍,企业的能工巧匠兼职实训教师,学校的导师型队伍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咨询和产品开发。
  (4)【L】校企合作培养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校企合作“理论 实践”、“双元制”机制培养“桥梁式人才”。
  【LA】:成立专业校企团队,可结合当地基础工业的发展,采用线上线下教育模式,并且有力度地推行特色课程体系,建立教师及企业的师资梯队、有经验的教师带年轻教师、有经验的工程师带教师的双效体制。
  【IG】:企业资源共享,技术人员分担教学,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以项目为基础,企业选择该项目工程师分担教学,双师型队伍不仅需要学院体制内的专业理论实操教师,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及企业还要进行良好的协同,将教师纳入到企业项目中不仅可解决理论设计问题,同样企业技术骨干也可将技术带入课堂,为学生传道解惑,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为我国基础工业的发展培养接班人。
  【LI】:共创实践教学方法,实现“两个结合”。结合实际生产线,以工厂现场作为实训场地的雏形,提出以目标驱动法为导向建设实训室。可根据工程项目设定可用性较强的校本教材,实施教学目标,完善实训基地,使整个项目模块化,具有一定的功用性。同时,通过搭建机器人实验室,先实训后理论的模式,把抽象化理论与直观的实操相结合,可最大程度地发掘学生潜能。
  【LL】:注重生产实训,实现“知识回炉”。以学生为主体,利用企业先进设备,通过校企合作,增强学生与企业的联系,让学生高效接触一线资源,定岗实习。然后学生将实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带回学校,教师及企业技术人员一一答疑解惑,加深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实现实操带动理论,理论升华实操。
  四、结束语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积极探索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互联网 ”的关键是创新及构建与各个关系中的有效桥梁,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郁晗,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和发展趋势[J].电子世界,2014(10).
  [2]孙英飞,罗爱华,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
  [3][美]曼纽尔·卡斯特,夏铸九,王志弘译,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王成勤,李威,孟寶星,etal.智能控制及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J].机床与液压,2008(8).
其他文献
四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能在今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获得如此骄人的战绩,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几年来,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各部门联动竞争成了该校“强校”的特色秘笈。  以发掘自主能力为特色  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是一所有着7000多名在校生的“大校”,如何让学生自主、能动地学习并学有所成,是学校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  指导学生获得计
摘要:新型学徒制属于一种工学交替、双导师教学、双主体育人的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行新型学徒制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高速发展,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及质量,以此来满足新经济常态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应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经验,以此来进一步完善新型学徒制。本研究以企业新型学徒制为视角,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为例,重点探究分析了现代电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发展,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梯
“一定会好好表现,把经过这段时间持续训练后的真实水平发挥出来,争取更好成绩。”2020年6月12日,即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山东省集训队第一次选拔考核赛的前一天,聊城市技师学院2017级建工系学生谷士才、孙德斌面对即将开始的首次考核赛信心满满。也正是他们俩,在2019年12月进行的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项目山东省选拔赛上,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普通教育看高考,职业教育看大赛”。
2009年秋,学校师生开始使用《职业道德与法律》这本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范新教材。结合两年多的教学实践,笔者仅就以下几点浅谈一些个人的观点。  一、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的新尝试  新教材全面贯彻了素质教育思想,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比较2009年版与2001年版两本教材,可以发现新教材在理论体系、阐述方法等方面均作了一些新尝试。  第一,从理论体系来说,新教材摆脱了旧教材的大而空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该法比较适用于《新模式英语》。《新模式英语》系列教材以学生为中心,每一单元和每一课的开头提供清晰的自主学习任务,教材内容围绕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最常使用的技能展开,学习日志为学生所学内容进行自我测评,通过团队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协同完成综合能力训练。学生通过独立完成任务和团队合作完成任务,能够获得更多的自信,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
生活中,好运总是一帆风顺,人人喜欢;而郁闷却常常四处碰壁,个个讨厌。因此,郁闷特别羡慕好运,同时,它还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某一天,郁闷与好运不期而遇了。  郁闷跟好运抱怨说:“你是人人喜欢,而我却人人讨厌。”  好运听了,微笑着安慰它:“其实,你也可以和我一样,得到大家的喜欢。”  郁闷听好运这么说,心里感到非常高兴,但却不知究竟从何做起。于是,它便请教好运:“那应该怎么做,才能被人喜欢呢?” 
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新世纪教育的主题.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不良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被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忽略了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要改变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学生个性多样化,
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内容设置灵活,容量大,特点非常鲜明,是一套非常符合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创新性教材。作为一线教师,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深深体会到这套教材的独特魅力,并在此基础上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简述如下。    一、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的创新点    和以往教材比,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有很大变化,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其更加注重了学生素质的综合培养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这套教材不但在知识信息
浙江省教育厅已举办了两届“职教之星”评选活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亦出版了两辑《职教星光》(浙江版)书籍。这些被评选上榜和编辑入册的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中,有考上博士的、有创业成功的,当然,更有因技能突出而提升为企业中层干部、获岗位技能标兵的。    中等职业学校自成立之初就肩负着为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重任。本期特别策划选取了浙江省宁波市、绍兴市、衢州市的3所中职学校,深入采
摘 要:技工院校的学生对基础课,尤其是英语课的学习必然不会太重视。本文就如何培养与调动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展开了讨论,从五个方面阐述了让技工院校的英语课不再枯燥乏味的具体解决方法。  关键词:技工院校 英语 学习兴趣  技工院校历来是培养国家一线技术员工、高级技工与技师的主要阵地,鉴于其办学特色,多数人上学仅以就业为目的,学生对于基础课,尤其是英语课的学习必然不会太重视。且由于学生在初、高中时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