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课不再枯燥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e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技工院校的学生对基础课,尤其是英语课的学习必然不会太重视。本文就如何培养与调动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展开了讨论,从五个方面阐述了让技工院校的英语课不再枯燥乏味的具体解决方法。
  关键词:技工院校 英语 学习兴趣
  技工院校历来是培养国家一线技术员工、高级技工与技师的主要阵地,鉴于其办学特色,多数人上学仅以就业为目的,学生对于基础课,尤其是英语课的学习必然不会太重视。且由于学生在初、高中时的学习陋习及厌学心理等,对英语的学习普遍缺乏兴趣和积极性。鲁迅先生曾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如何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让技工院校的英语课不再枯燥乏味是值得每位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一、让学生发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
  例如,开学初期的新生教育活动便可带领学生进入企业,参加企业面试,认识到许多求职者正是由于英语不好而落选;带领学生进入外企车间,让其参观设备机床的英语操作流程及说明,让学生明白英语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让学生明白,在这个知识飞速发展的时代,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都渗透着英语,VIP、CF、Bingo等日常英语的普及也十分重要。只有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唤醒学生沉睡的英语学习细胞,才能使他们主动学习。
  二、关注学生英语学习,树立学习信心
  专业课向来被众多技校工作者视为首屈一指的课程,而基础课尤其是英语课常常被忽略。教师的不重视,势必会导致学生的不在乎、不关心。来校就读的学生在学习、能力、素质等方面普遍低于高中生,大部分学生在初高中时就是被冷落和排斥的对象,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中都缺乏自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其树立信心,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应给予一些奖励,往往一些小的赞许或是认同就会赢得学生内心对自我的肯定,也就会多一些英语学习的动力与热情。
  三、建立奖惩措施,完善英语教学体系
  学生之所以淡薄对英语的学习,另一个客观原因就是无关痛痒的期末考试,大多数学生更是抱着“期末不过,还有补考”的心态。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对积极学习的同学做出奖励,让英语成绩成为学生毕业成绩的参考标准之一;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教师要切实了解每位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兴趣爱好、学习目的,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我们还可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开设电工英语、汽车英语、机械英语等,让英语真正和学生所学专业息息相关。总之,建立一套完善的英语教学体系是提高技工院校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及学生素质的重要保证。
  四、丰富教学形式
  目前多数技工院校的英语教学仍采用陈旧的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聊天、玩手机、睡觉等。针对这样的现状,可以使教学模式多样化:首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声形并茂的图片、视频、录音等,让学生切实感受英语的魅力,教师还可以播放些经典电影片段,如《Gone with the wind》《Spider Man》等,边播放边讲解里面的单词、语法等,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掌握英语知识。其次,走出课堂。例如走进电工实习车间,在工作台旁可以贴上一张小纸条(The electrical work station)、在学生的工具箱上贴上electrical tool等等,使英语变得生活化,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与记忆。总之只有充分调研与挖掘,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技工院校的英语教学效率。
  五、提高教师素质,优化师资队伍
  受社会不良风气等的影响,有些教师存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甚至有些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严重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因此,有必要提高教师素质,优化师资队伍。通过定期培养、学习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职业道德水平。同时,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选派英语教师到相关企业或单位进行工作与学习,将最新最热的第一手资料与知识传授给学生,让技工院校的英语师资力量更上一层楼。
  总之,如何更好培养与调动技工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仍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课题,我们只有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为国家与企业培养出更多优秀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谭少玉.技校英语教学初探[M].北京:时代教育出版社,2009.
  [2]顾小华.浅析技校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方法[J].青年文学家,2011(1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就技校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进行分析阐述,提出技校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未来职业生活及时纳入课程与课堂,让学生着重掌握好语文“听说读写”的工具作用,才能使技校语文学习不再枯燥,从而达到语文教育教学目的。  关键词:语文功能 生活化 教学方法  社会长时间赋予语文课程低到尘埃的“纯粹应试”功能,又或者高入云霄的“人文素养提升”功能。因此,针对目前
四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能在今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获得如此骄人的战绩,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几年来,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各部门联动竞争成了该校“强校”的特色秘笈。  以发掘自主能力为特色  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是一所有着7000多名在校生的“大校”,如何让学生自主、能动地学习并学有所成,是学校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  指导学生获得计
摘要:新型学徒制属于一种工学交替、双导师教学、双主体育人的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行新型学徒制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高速发展,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及质量,以此来满足新经济常态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应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经验,以此来进一步完善新型学徒制。本研究以企业新型学徒制为视角,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为例,重点探究分析了现代电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发展,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梯
“一定会好好表现,把经过这段时间持续训练后的真实水平发挥出来,争取更好成绩。”2020年6月12日,即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山东省集训队第一次选拔考核赛的前一天,聊城市技师学院2017级建工系学生谷士才、孙德斌面对即将开始的首次考核赛信心满满。也正是他们俩,在2019年12月进行的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项目山东省选拔赛上,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普通教育看高考,职业教育看大赛”。
2009年秋,学校师生开始使用《职业道德与法律》这本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范新教材。结合两年多的教学实践,笔者仅就以下几点浅谈一些个人的观点。  一、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的新尝试  新教材全面贯彻了素质教育思想,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比较2009年版与2001年版两本教材,可以发现新教材在理论体系、阐述方法等方面均作了一些新尝试。  第一,从理论体系来说,新教材摆脱了旧教材的大而空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该法比较适用于《新模式英语》。《新模式英语》系列教材以学生为中心,每一单元和每一课的开头提供清晰的自主学习任务,教材内容围绕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最常使用的技能展开,学习日志为学生所学内容进行自我测评,通过团队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协同完成综合能力训练。学生通过独立完成任务和团队合作完成任务,能够获得更多的自信,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
生活中,好运总是一帆风顺,人人喜欢;而郁闷却常常四处碰壁,个个讨厌。因此,郁闷特别羡慕好运,同时,它还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某一天,郁闷与好运不期而遇了。  郁闷跟好运抱怨说:“你是人人喜欢,而我却人人讨厌。”  好运听了,微笑着安慰它:“其实,你也可以和我一样,得到大家的喜欢。”  郁闷听好运这么说,心里感到非常高兴,但却不知究竟从何做起。于是,它便请教好运:“那应该怎么做,才能被人喜欢呢?” 
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新世纪教育的主题.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不良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被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忽略了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要改变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学生个性多样化,
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内容设置灵活,容量大,特点非常鲜明,是一套非常符合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创新性教材。作为一线教师,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深深体会到这套教材的独特魅力,并在此基础上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简述如下。    一、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的创新点    和以往教材比,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有很大变化,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其更加注重了学生素质的综合培养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这套教材不但在知识信息
浙江省教育厅已举办了两届“职教之星”评选活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亦出版了两辑《职教星光》(浙江版)书籍。这些被评选上榜和编辑入册的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中,有考上博士的、有创业成功的,当然,更有因技能突出而提升为企业中层干部、获岗位技能标兵的。    中等职业学校自成立之初就肩负着为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重任。本期特别策划选取了浙江省宁波市、绍兴市、衢州市的3所中职学校,深入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