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膀胱复发灶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caohuozi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膀胱复发灶出现肌层浸润、高级别和膀胱多次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确诊为UTUC且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后出现膀胱复发的148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9例(46.6%),女79例(53.4%)。年龄34~82岁,中位年龄67岁。83例(56.1%)有肾积水,68例(45.9%)肿瘤直径>3 cm,80例(54.1%)最大肿瘤位于肾盂,32例(21.6%)有吸烟史。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膀胱复发灶出现肌层浸润、高级别和膀胱多次复发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曲线对UTUC膀胱复发情况做单因素分析,并行log-rank检验,对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的危险因素再行Cox回归分析。

结果

本组148例中,非肌层浸润性UTUC(Tis、Ta和T1) 51例(34.5%),肌层浸润性UTUC(T2~T4) 97例(65.5%);膀胱复发灶中非肌层浸润性(Tis、Ta和T1)患者119例(80.4%),肌层浸润性(T2~T4)患者29例(19.6%);原发UTUC和膀胱复发灶中高级别肿瘤(G3)分别为41例(27.7%)和53例(35.8%)。膀胱复发1次者94例(43.5%),多次(≥2次)者54例(36.5%)。148例随访时间为8~142个月,中位时间59.5个月,48例(32.4%)死于UTUC,中位死亡时间为41.5个月(8~115个月)。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膀胱复发灶肿瘤高级别与原发UTUC肌层浸润(P=0.002)、肿瘤高级别(P=0.046)和肿瘤形态(P=0.034)相关;膀胱复发灶肌层浸润与原发UTUC肌层浸润相关(P=0.009);膀胱多次复发与性别相关(P=0.0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原发UTUC肌层浸润是膀胱复发灶肿瘤高级别(HR=3.948,95%CI 1.589~9.813, P=0.004)和肌层浸润(HR=5.512,95%CI 1.654~18.37, P=0.004)的危险因素,且女性更容易发生多次膀胱复发。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原发UTUC肌层浸润(HR=3.498, 95%CI 1.569~7.803, P=0.002)是肿瘤特异性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膀胱复发灶肿瘤肌层浸润和高级别常发生于原发UTUC肌层浸润的患者,女性与男性相比容易发生多次膀胱复发。原发UTUC肌层浸润是UTUC膀胱复发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的性别差异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42例UTU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24例,女518例。年龄20~93岁,平均64.5岁。根据患者性别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男性年龄(63.7±16.8)岁,既往有UTUC病史11例(2.6%),膀胱癌病史25例(5.9%),肾移植病史6例(1.4%),术前有吸烟史126例(29.7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如果教育脱离了现实生活便成为空中楼阁,我们这些教书先生变成了象牙塔里做学问的老古董。  那怎样抓住生活中的活的有生命力的教材呢?  一、你要变成一个小孩子,成为小孩子队伍里的一分子。只有和他们一起成长,你才能发现他们的烦恼、忧愁和彷徨,才有像行知先生所倡导的那样“能够教,教得其所,是整个的教育,平等的行动的教育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程资源,有两大核心组成:一是课堂文本资源,二是课外文本资源。课堂文本资源是有限的、单一的,用叶老的话说“教材永远只是一个例子。”要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单靠课堂文本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大课外阅读。那如何进行课外拓展,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强化文本主题对学生的心灵冲撞力呢?  一、围绕主题,课前指导阅读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有些课文所讲述的事情,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难以很好的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现实中考的形势下,初中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主要是靠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来完成,而初中地理课的课时又非常有限。因此,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的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重点追求的目标。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产生了一些体会,下面就着重从三个方面谈谈。  一、熟悉教材,精心编写教案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中学生对于人与地的关系应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目的:观察和分析冠心病患者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duced protein 8 like 2,TIPE2)表达水平及其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和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