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作品中女性悲剧主义解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ag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萧红,近现代著名女作家。她的一生颠沛流离,饱经风霜,这形成了她看待生活的独特角度和方式,这也是萧红文学作品中悲剧意识形成的重要因素。《呼兰河传》是萧红的晚期巅峰代表作,本文以此为例,通过分析萧红个人悲剧意识的成因以及本文中典型女性的人生轨迹,解析出其整体悲剧意识在《呼兰河传》中的体现。
  一、萧红与《呼兰河传》
  萧红,她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近现代文学领域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她有着敏感脆弱却又倔强任性的灵魂,生存于国家动荡不安之际,萧红的一生注定坎坷、曲折。她在充满了不幸、苦难和毁灭的人生经历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意识,并用其细腻入微的笔触创作了《生死场》《商业街》《呼兰河传》《马伯乐》《小城三月》等充满了悲剧意识的作品。
  《呼兰河传》写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战争的残酷与痛苦让远在香港避难的萧红越发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在生命最后的岁月里,在物质和精神双重匮乏的状况下,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经历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广为流传的经典小说。
  《呼兰河传》具有比较独特的艺术形式,粗看起来,它写人物,却没有主角;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但实际上,它的叙事结构非常严谨,全书分七章,各自独立却又俨然一体。这部中长篇小说用带有诗意的散文化的结构和语言,向我们叙述了以“呼兰河”为中心场景的乡土人生的小城故事,展示了20世纪初小镇群众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
  在萧红悲剧的一生中,男性的伤害是最主要的原因,因而她常常对个人命运,尤其是女性的命运感到悲伤又心酸,她曾说“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呼兰河传》中表现出的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怜悯,以及对男性给女性身心带来巨大创伤的敌意,便是萧红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感受的巨大投影。
  二、萧红女性悲剧意识的形成原因
  悲剧是对现实生活中的苦难以及造成这些苦难的如实反映,悲剧意识则是对人类生活的悲剧性进行文化上的上升,即悲剧意识是理性的产物,是作者在观照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不幸、苦难和折磨时产生的审美意识。萧红自身坎坷多难的女性的人生阅历,以及敏锐的生存体验和对历史的感悟,是其女性悲剧意识形成的重要原因。
  (一)颠沛坎坷的人生经历
  萧红出生于一个经济条件良好的封建地主家庭,她生来性格便细腻又敏感,倔强又任性。童年时,父亲对萧红的打骂,以及祖母用东北老太太吓唬小孩子的方法,扎了一下她的手指,这些在当时东北农村长辈对待子女极为普遍的现象,却深深地刺痛了萧红敏感的心灵,年纪尚小的她敏感地感受到了亲人的嫌弃与疏远。在《呼兰河传》中她经常会写道“我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亲情的匮乏在她生命中烙下了最初的苦难印痕,这也形成了她日后对待人和事上习惯性的否定观念。而萧红的祖父是唯一一个一直爱护着她、庇护着她的人,却因此,这位老人又将“任性”这一因素注入到了萧红的性格中。孤独、敏感、好强却又任性、倔强,萧红一生都在服从与反抗、逃离与追逐中循环。
  为了读书,萧红逃婚,逃离家庭,最后却为了不被冻死、饿死,选择与已经退婚的未婚夫同居并怀孕。惨遭抛弃后,她身陷绝境。窘境中的她向报社求救,并结识萧军,与他相爱。可大男子主义的萧军可以救萧红于生死,却做不到给她尊重与平等,不愿成为附属品的她最终决定分手。因对安定的向往,萧红嫁给了端木蕻良,然而胆小懦弱的端木蕻良并不能在困难时陪伴在萧红身边,这让敏感脆弱的她再次受到了情感上的创伤。萧红一生都在寻找一个充满平等与爱意的家,却被残酷的现实抽打得遍体鳞伤。
  (二)封建思想及五四新文化的碰撞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男性一直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写道,“所以男人打老婆的时候便说:‘娘娘还怕老爷打呢?何况你一个长舌妇!’可见男人打女人是天理应该,人神齐一。怪不得那娘娘庙里的娘娘特别温顺,原来是常常挨打的缘故。”由此可见,在那个闭塞的宗法专制的封建社会中,连神都是要遵从男尊女卑的思想束缚的,男性的权威和女性的卑微随处可见,受这种封建落后思想的影响,女性的悲剧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将稳固如城墙般的封建思想砸开了一丝裂缝,萧红是一位女性意识非常强烈的作家,她自觉地接过了鲁迅“改造民族灵魂”的大旗,以女性作者细致观察和越轨的笔触,细致地描画着我们民族的沉默的灵魂。在《呼兰河传》中,她将自身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男权压迫的痛苦感受,融入到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情节的設计中,她的一字一句都在表达对男权社会男尊女卑以及奴化女性的控诉。萧红的焦虑与愤慨隐藏在她对“国民劣根性”的冷静批判中,深刻揭示了中国封建思想中的病态对鲜活生命力的瓦解。
  三、悲剧意识在呼兰河传中的体现
  在《呼兰河传》中,作者通过讲述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姑娘两位女性被黑暗社会所吞噬的悲剧命运,将女性在那个封建社会所拥有的命运的悲凉、痛苦和无奈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她们生是不被重视与祝福的,死同样失去了应有的壮烈和悲哀,作者倾注于她们身上的女性悲剧意识是强烈的、猛烈的。
  (一)命运的悲剧
  小团圆媳妇刚来时,只有十二岁,因为她性格活泼,做事大方,邻居们便开始议论,说她不像个团圆媳妇。深受封建思想荼毒的婆婆,按照几千年来传下来的规矩,不分黑天白夜地打了她一个月。在精神和肉体双重痛苦的折磨下,小团圆媳妇终于被折腾得病倒了。愚昧的婆家并没有请来医生为她治病,而是听从周围邻居东一嘴西一嘴的讨论,给她吃各种奇怪的偏方,请巫医来跳神,把她扒光了按在装满沸水的缸里驱邪,直到把刚满十二岁的小团圆媳妇折磨致死,所有人才肯善罢甘休。
  小团圆媳妇每次受折磨时都会说她想回家,可在那样一个愚昧腐朽的社会里,哪里会有一个她的家?父母拿她当物品,在八岁时就将她订给了老胡家,来到婆家后,周围邻居从头到尾都拿她当热闹看,婆家更是拿她不当人看,婆婆几次将她与鸡相比,比来比去她哪里会有鸡重要。作者并没有描写小团圆丈夫的行为,可在那时的男权社会中,若丈夫愿意护她,她也不会落得被折磨致死的下场。   作者用小团圆媳妇的悲剧命运,影射出整个封建社会女性被压迫、被歧视、被制约的命运,这样悲剧的描写,同样触动着作者内心深处的苦痛,充满着强烈的女性悲剧意识。
  (二)思想的悲剧
  女性的悲剧不仅来自封建男权的迫害,也来自女性本身的自我扼杀,且后者更为可怕。王大姑娘是《呼兰河传》第七章的主要人物,在她待字闺中时,人人都对她赞不绝口,说她以后会是兴家立业的好手。而当王大姑娘冲破世俗,自己做主嫁给了磨官冯歪嘴子,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传统后,杨老太太、周三奶奶等人,没有一个不说王大姑娘坏的。社会的舆论,将有反叛意识的王大姑娘杀害了。
  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姑娘的悲剧命运,从根本上说,是封建礼教迫害了她们,但不能否认的是,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周三奶奶、杨老太太等处于封建家长地位的女性是封建礼教的主要帮凶。愚昧封建思想的束缚和男权社会的压迫,使女性的命运已经极为悲惨,可有些女性,当她们面对比自己更弱小、更可怜的个体时,不但不对她们施以同情之心,反而用更加冰冷的态度对待她们,用更加残酷的方法迫害她们,以此来获得一点儿心理上可怜的快感。女性在这种封建社会下逐渐扭曲的思想,是造成中国女性悲剧命运周而复始、轮回不止的重要因素。
  作者在这里展示了女性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期封建思想荼毒下女性产生的奴性思想。在封建社会男权统治的长期禁锢下,女性放弃了自我思想,放弃了对自己命运的掌控,她们适应了封建社会,认可了封建思想,接受了自己的悲剧命运。正如张抗抗所言:“在一个愚昧落后的社会里,妇女的解放总是最先遭到妇女的反对,因为传统的意识往往在妇女头脑中沉淀得更加深厚。”
  (三)社会的悲哀
  《呼兰河传》中描写的呼兰河城中的人们很喜欢看热闹,如在小团圆媳妇刚嫁来时,人们都赶着去看她,治病时人们也围在旁边看,死时身边也围满了看客。王大姑娘有同样的遭遇,在打破封建束缚嫁给磨官冯歪嘴子后,邻居们冒着严寒,探访作论、左传,还有给她作日记的。人们就这样站在旁边,七嘴八舌地讨论着,眼睁睁地看着两位风华正茂的女性悲剧地死去。“小团圆媳妇还活着的时候,她像要逃命似的。前一刻她还求救于人的时候,并没有一个人上前去帮忙她,把她从热水里解救出来。现在她什么也不知道了,什么也不要求了。可是一些人,偏要去救她”。在《呼兰河传》中,作者用平淡的语气写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麻木与迂腐。长期封建思想的荼毒,中国社会变得麻木又呆板,作者在叙述时,并没有刻意描写人们的坏,人们只是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他们是良善的,会在人快要死时,想着去救人;他们也是愚昧、蛮横的,并不会将别人的痛苦放在心上,只是将其看作打破他们平淡生活的一场闹剧。
  我国所经历的漫长的封建社会就好比一场场的人肉盛宴,长期教化人们的封建思想,就如同鲁迅所说的“吃人”的封建礼仪。麻木呆板,男尊女卑,迂腐封建,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女性的悲剧性命运似乎变得合情合理。
  四、结语
  从《呼兰河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萧红敏感的女性意识,她的作品即使今天读来都會让我们感受到深入骨髓的悲凉,而隐藏在萧红作品女性悲剧意识深处的,是一种对人性觉醒的召唤,正是这一点,使萧红小说中的女性悲剧意识获得了长久的吸引力,引导着读者进行无尽的思考与探索。
其他文献
文学评论是对作品以及作者的最终感悟以及探究,一些文学作品能够起到鼓励作者的作用,而一些文学评论能够有效抨击作品,就整体而言,文学评论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对文学作品展开的二次创作。然而,当下现当代文学评论的环境十分混乱,导致一些有意义的评论丧失了价值,因此应当从文学评论存在的问题展开探究,找到问题的根源,最终回归创作本身。  一、现当代文学概述  文学评论是对文学的研究活动。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
一、外交辞令的界定  外交活动发展历史悠久,早在氏族社会就已产生,但古代外交的含义不同于今天,主要是指人臣私见诸侯,例如《谷梁传·隐公元年》:“寰内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会诸侯;不正其外交,故弗与朝也。”范宁注为:“天子畿内大夫有采地谓之寰内诸侯。”而现代外交的含义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如参加国际组织和会议,跟别的国家互派使节、进行谈判、签订条约和协定等。“辞令”最早出现在《左传·
掬一把日月之光  种植在长长的银河里  借用星星的眼腈  探索蒼穹的秘密
让一个吻 不要留痕,  就像秋天的枫叶,  红透了倒影,  却 寂寞得最深。  绽一束灯,  把爱幻成温存。  结束了漫天的落絮,  唯有空白的书页,  依然可爱 温暖每颗伤心。  似吹动爱的颜色,  在最好的日子,  不是相擁 而是找到归来的感觉。  用蓬勃的胸怀 接受预定的感动,  接受 你的体温。  让一个吻 不要留痕,  就像洁白的樱树,  美丽着美丽,  却 寂寞得最深。
夔州是杜甫生命中最重要的地域,“狂”是其性格中不容忽视的一面,两者的连缀也当引起注意。史书中把杜甫之狂限定在漂泊西南时期。《新唐书》卷201《文艺上·杜审言传》附《杜甫传》云:“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入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常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杜甫夔州诗中不能忘却家国君主和个人理想的复杂情感,成为种种狂态下的底色和他诗歌中反复言说的话题。  他在唐大历元年(76
我用孤独的灵感  书写心中的悲伤  我用生活的诗意  拭去痛苦的眼淚  秋风吹走了落叶  我用枝头的青梦做笔  写一首诗送给自己  这么多年  一个人走过风风雨雨  用坚强的心  面对所有的不幸  用孤独的灵魂  承受生命的残缺  始终没有忘记  在心底种下  一枚阳光的种子  将所有的苦难  倔强地活出树的姿态  写一首诗送给自己  美好的向往就在远方和春天里
太乱了。太多的暗流和险滩  太多的明枪和暗箭  太多的虚情和假意疏影横斜  太多的落红被枯叶覆盖  亂过我的头发  将我寻求的平和、快乐和爱  挤到鬓角,变成白色  恰逢劳动节。恰逢大师兄  把一截沉香木,一截拳头大小的  沉香木,做成梳子,做成艺术  我用五百文人民币盘下来  像盘下一座城。更像盘下  助我亲手劳动的利器  劳动节,我劳动  我慢慢梳、细细梳  把心上的暗流和险滩梳成明渠  把心
《雪国》是由日本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所著,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日本古典文学,同时也借鉴并运用了西方现代派艺术表现手法,确保整个故事将现实与幻想交织起来,同时也利用日本古典传统四季美作为人物情感的旋律。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川端康成作品《雪国》中的审美意识。  一、现实与虚幻之美  在川端康成所著的《雪国》这一作品中,将意识流的描写方法和手段加入其中,采用自然联想、暗示等多种方式,确保整个故事
白天还是阳光微笑  晚上就开始狂风咆哮  突然冻雨浇头  稚子直呼不要  女人系上围巾  男人裹紧外套  抵挡凄风冷雨的围剿  冬天真的来了  愿我的爱  如眼前的炭火  温暖你  挺過冬的煎熬
喝一口黑咖啡  喝下一口夜色  暗暗地活着,像青蛙  我的头发,在夜晚深陷  一片一片亮出白旗  我聽见它们一根一根断裂的声音  用咖啡提起尘事,或者忘记  并非明智之举  人们都在向水靠近  而我偏要和镜子里的人  摆开战场  提着月亮的刀收割叫灵魂的东西  蛙声一阵一阵断续而来  我把孤独一寸一寸地涂炭  黑咖啡策划了另一个夜晚  断了那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