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种萜类化合物对胶孢炭疽菌和链格孢的抑制活性

来源 :植物保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p_dre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炭疽菌Colletotrichum和链格孢Alternaria是引起植物病害的重要真菌,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本研究选取13种萜类化合物,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胶孢炭疽菌、链格孢进行抑菌活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香芹酚、丁香酚、异丁香酚、枯茗醛、百里香酚对两种病原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其中香芹酚对胶孢炭疽菌和链格孢的抑菌活性最强,IC50分别为40.89 μg/mL和18.19 μg/mL。本试验为植物精油和天然杀菌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萜类化合物; 抑菌活性; 胶孢炭疽菌; 链格孢
  中图分类号: S43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05291542.2017.02.034
  Abstract Colletotrichum and Alternaria are the important plant pathogenic fungi, which have caused great loss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13 terpenoid compounds were selected to test their antifungal activity on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and Alternaria sp. by mycelium growth rate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arvacrol, eugenol, isoeugenol, cuminaldehyde and thymol had good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n the two pathogens, and the antifungal activity of carvacrol was the strongest with the IC50 values of 40.89 μg/L and 18.19 μg/L,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provide theory basis fo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plant essential oil and natural fungicide.
  Key words terpenoid compounds; antifungal activity;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Alternaria sp.
  炭疽菌Colletotrichum和链格孢Alternaria引起的植物病害,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12]。在长期的选择压力下,病原菌抗药性不断增强,常用药剂防治效果逐年下降。因此,寻找新型农药、加强病原菌抗药性治理成为病害综合防治的迫切需要。
  精油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具有挥发性、分子量较小的次生代谢物质[3]。其成分较为复杂,包含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萜类化合物、含硫含氮化合物及其含氧衍生物如酮、酚、醛、醇、酸、酯等[4]。研究表明:精油具有抑菌活性强、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天然杀菌剂[57]。本文选取酮、酚、醛等13种萜类化合物,研究其对胶孢炭疽菌和链格孢的活性,筛选活性好的萜类化合物,以期为植物提取物的利用和天然杀菌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萜类化合物
  丁香酚 (eugenol)、百里香酚(thymol)、香芹酚 (carvacrol)、异丁香酚(isoeugenol)、薄荷酮[(-)menthone]、香芹酮[(-)carvone]、长叶薄荷酮[( )pulegone]、马鞭草烯酮[(-)verbenone]、小茴
  香酮[(-)fenchone]、莰酮[( )camphor]、柠檬醛(citral)、香茅醛(citronellal)、枯茗醛(cuminaldehyde)均购于梯希爱(上海)化成工业发展有限公司,纯度大于95%。
  1.1.2 病原菌
  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链格孢Alternaria sp.从湖北孝感市区油茶病株上采集,利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病原菌,观察其形态学特征,结合其 rDNAITS 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分子鉴定[8]。
  1.2 试验方法
  1.2.1 萜类化合物抑菌活性的测定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萜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在无菌条件下,将灭菌的PDA培养基(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琼脂15 g、纯净水1 000 mL)冷却至50℃左右,将40 mg萜类化合物加入100 mL培养基中,配成浓度为400 μg/mL的混合物,充分摇匀,倒入直径9 cm 的培养皿中,每皿大约20 mL。用6 mm的打孔器在培养好的供试菌菌落边缘打取长势相同的菌饼接入培养皿中央,每皿一枚,3次重复,以PDA为空白对照。倒置培养,培养条件为28℃。待对照长满培养皿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萜类化合物对供试菌的抑制率。
  1.2.2 不同浓度萜类化合物抑菌活性的测定
  将1.2.1测定的抑菌率大于50%的萜类化合物进行不同浓度梯度活性测定,浓度梯度为50、100、200、400 μg/mL,方法同1.2.1。
  1.2.3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处理采用Excel 2010和SPSS 19.0統计分析软件。抑菌率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Duncan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多重比较(P<0.05)。IC50利用SPSS软件中回归分析的Probit进行计算。   抑菌率(%)=[(对照菌落直径-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菌饼直径] ×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13种萜类化合物对两种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以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3种萜类化合物对胶孢炭疽菌和链格孢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1)表明除薄荷酮、莰酮和香茅醛对胶孢炭疽菌无抑菌活性;小茴香酮、薄荷酮和香芹酮对链格孢无抑菌活性外,其他精油对两种病菌均具有抑制活性,其中丁香酚和香芹酚的抑菌效果最好,对2种病原菌的抑菌率均为100%。其次为异丁香酚、枯茗醛和百里香酚。
  2.2 优选出的5种萜类化合物对两种病菌的IC50
  根据2.1结果,香芹酚、异丁香酚等5种萜类化合物在浓度400 μg/mL时具有较好的抗病菌活性,为了进一步探索其抑菌活性,将选出来的5种萜类化合物进行浓度梯度活性试验,测定其对胶孢炭疽菌和链格孢的抑菌率,结果(图1~2)表明:这5种萜类化合物对胶孢炭疽菌菌丝生长抑制活性为:香芹酚>丁香酚>异丁香酚>枯茗醛>百里香酚,其对应的IC50(表2)分别为40.89、42.95、88.86、170.58、348.56 μg/mL。经5种萜类化合物不同浓度梯度处理后菌落生长情况见图3。精油对链格孢菌丝生长抑制活性为:香芹酚>异丁香酚>丁香酚>枯茗醛>百里香酚,其对应的IC50分别为18.19、22.43、114.64、339.35、384.65 μg/mL。
  3 讨论
  本文研究了13种萜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香芹酚、丁香酚、异丁香酚、枯茗醛、百里香酚对两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较好,其中抑菌活性最好的是香芹酚。
  香芹酚,又名香芹芥酚,它是百里香油、牛至油、山地椒油等植物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因其具有抑菌、杀虫、抗氧化等作用[911],引起人们的关注。王新伟等[1213]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双倍稀释法研究发现香芹酚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面包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Ultee等[14]研究发现香芹酚可以改变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细胞膜中脂肪酸的结构和比例,从而抑制其生长。香芹酚不但对植物病害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对植物虫害同样具有活性,如王玲等[15]研究发现香芹酚对黏虫有较好的毒杀活性,用其处理24 h后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12.7 mg/L。张静等[16]研究发现香芹酚对朱砂叶螨有较强的毒杀活性,在供试浓度为1 g/L时,处理24 h后其校正死亡率达到100%,还可以抑制朱砂叶螨产卵,产卵抑制率高达87.95%。
  本文首次发现香芹酚对胶孢炭疽菌、链格孢具有抑制活性,这不仅为下一步研究其抑菌机制和作用方式奠定基础,也为将香芹酚开发成天然杀菌剂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高芬, 吴元华. 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 2008, 34(3):16.
  [2] 刘晓云, 景耀, 杨俊秀. 植物炭疽菌研究文献综述[J].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5(4):105111.
  [3] 胡林峰, 许明录, 朱红霞.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1,23(2): 384391.
  [4] 王巨媛, 翟胜. 植物精油应用进展及开发前景展望[J]. 江苏农业科学, 2010(4): 13.
  [5] 李永刚, 文景芝, 郝中娜. 植物源杀菌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33(2): 198202.
  [6] 王树桐, 曹克强, 张凤巧, 等. 中药丁香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抑制作用及生防效果[J]. 植物病理学报, 2005, 35(6): 9194.
  [7] Di Vaio C, Graziani G, Gaspari A, et al. Essential oils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peel ethanol extract in 18 lemon cultivars[J]. Scientia Horticulturae, 2010, 126(1): 5055.
  [8] 史紅安, 傅本重, 张志林, 等. 侵染油茶的两种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5(23):59085911.
  [9] Lambert R J, Skandamis P N, Coote P J, et al. A study of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and mode of action of oregano essential oil, thymol and carvacrol [J]. 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 2001, 91(3): 453462.
  [10]Chami N, Bennis S, Chami F, et al. Study of anticandidal activity of carvacrol and eugenol in vitro and in vivo [J]. Oral Microbiology
其他文献
2018年12月1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先是作出了“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这一重要判断,紧接着又打了一针清醒剂——“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这意味着,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将“严”字长期坚持下去,反腐败没有休止符。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  2018年12月1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总结了十九大以来中纪委的工作成果,研究部署了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其中出现了很多新提法,
故宫为苏轼办过一场名叫“千古风流人物”的书画特展,在为数不多的几幅苏轼真迹前,围着许许多多高低错落的脑袋,争相一睹东坡风采,可见苏轼的人气。  苏轼的寿命不算长,60多岁,生平也不是很传奇,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他自己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概括得很全面了。简历惨不忍睹,是一步步失败最后也没能逆袭的故事。“没车没房没事业,但是人好”,苏轼让无数人懂得了什么叫纯粹的喜欢,而不掺杂其他。 
摘要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E.Smith)是2019年新入侵我国的一种重大迁飞性农业害虫。田间监测时,其覆毛卵块易与绒茧蜂茧块混淆。本文利用数码显微系统(VHX6000,KEYENCE)对草地贪夜蛾覆毛卵块和绒茧蜂茧块的识别特征进行了观察与描述,发现两者在颜色、质地、形状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掌握这些区别特征,有利于提升田间草地贪夜蛾卵的调查准确率。  关键词
摘要 我国出口欧盟的蔬菜产品屡受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本文以农药残留超标出口受阻的典型蔬菜品种西兰花为例,研究中欧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及农药登记情况,通过对比西兰花农药登记情况、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农药管理差异,分析中欧差距,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提出以下建议: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农药登记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法规;增强农药信息开放性;积极应对欧盟WTO/SPS通报;以及设置贸易壁垒限制劣质产品的进口
摘要 我国华南地区植物资源丰富,为快速筛选和检测具有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的植物资源,本研究采用甲醇冷浸提取法制备植物提取物,并采用TLC-生物自显影法快速检测其抗细菌和抗氧化活性。活性测定的结果表明,豺皮樟和桂木的抗细菌活性最强,对所有供试细菌均表现出抑制活性,且抑菌斑的最大直径均大于10 mm。红果仔、锡叶藤和山油柑也对所有供试细菌表现出抑制活性,但其活性弱于豺皮樟和桂木。粪箕笃、海金沙和小蜡未表现
摘要 在植物病原菌的常规培养中,经常会遇到杂菌污染和培养基干燥的问题。本文介绍一种简易而有效的解决方法,其要点是利用密封式普通塑料保鲜盒盛放培养基平板,再转移到培养箱中培养。该方法特别适合需要长期培养的测试工作。除了平板培养外,该方法还可用于其他形式的培养,以防止培养皿内试验材料的水分散失和杂菌污染。  关键词 病原菌; 培养; 污染; 水分散失  中图分类号: Q 939.95  文献标识码:
摘要 大麦条纹花叶病毒Barley stripe mosaic virus(BSMV)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为提高大麦条纹花叶病毒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缩短检测周期,根据该病毒不同分离株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建立了BSMV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本检测方法特异性强,对南方菜豆花叶病毒Southern bean m
摘要 马铃薯在我国是继水稻、玉米和小麦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精准扶贫、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马铃薯优势产区包括北方一作区(东北、华北、西北)、中原二作区、西南混作区以及南方冬作区,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位居世界首位。本文概述了我国马铃薯各优势产区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及防控措施。  关键词 马铃薯; 病虫害; 防控策略  中图分类号: S 435.32 文献标识
摘要  以向日葵锈菌330生理小种为材料,研究了夏孢子萌发的适宜条件和培养载体。向日葵锈菌夏孢子萌发适宜温度范围10~25℃,最适温度15℃。15℃下在琼脂薄膜上1 h即可萌发,12 h达到萌发高峰,萌发率最高可达97%。孢子在无菌水中萌发最适浓度为20 mg/L,萌发率随浓度增大而降低。光照在前5 h均抑制夏孢子萌发,但7 h后光照对夏孢子总萌发率基本无影响。新鲜夏孢子萌发率较高,在室温放置27
摘要 为了探究高温逆境条件下丽蚜小蜂在田间的释放效果及高温对丽蚜小蜂生长发育、生殖及存活的影响,设计了田间及室内验证试验。在夏季高温季节监测棚内温度,并释放丽蚜小蜂,测定其对粉虱的防治效果。在室内周期性重复高温(26、30、35、40、45℃),测定高温对丽蚜小蜂羽化率、寿命及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高温季节释放丽蚜小蜂,其对粉虱的控制效果较差,并且在田间寄生率较低。温度升高,丽蚜小蜂蛹羽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