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儿童诗诵读欣赏和创作的优化策略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wboy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童詩具有生动的韵律,同时有着丰富的情感,在音韵平仄之间带有节奏感。在童诗的学习中,要强化对诗歌形象的掌握,同时在熟读成诵中,对诗歌的语言有涵咏品鉴。教师从吟哦的朗读,结合诗歌中的演绎真情,最后才到创作的灵感迸发,不断探索童诗诵读和创作的规律所在,从而让学生能更好地去热爱写作,勤于写作,并在童诗诵读和创作的天空中大显身手。
  关键词:童诗;阅读;策略
  童诗具有现代诗歌的韵律美和生活美,以童诗为媒可以赢得诗歌学习的进步。童诗天真烂漫,富有诗情,可以启迪学生获得真善美的启迪,从而引领学生走向诗歌的汪洋。
  一、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儿童诗诵读欣赏的实践意义
  部编教材中对儿童诗的收录较之旧教材有了数量和质量的突破。在知名的诗人作品的收录中,如冰心的《繁星》《春水》还有诸多富有生活气息的童诗作品,还有诸多诗人的童诗如《听听秋的声音》《池子与河流》《秋晚的江上》《花牛歌》《绿》《白桦》,让儿童在短小精悍的诗歌中感悟到独特的魅力,同时感悟到成长中需要汲取其中真善美的养料。
  (一)润朗读,提取童诗中丰富的朗读素材
  童诗具有生动的韵律,同时有着丰富的情感,适合朗读,同时在音韵平仄之间带有节奏感。在童诗的学习中,要强化对诗歌形象的掌握,同时在熟读成诵中,对诗歌的语言有涵咏品鉴。教师从朗读和表演法结合入手,可更好帮助学生学会品鉴现代诗歌。如在学习《在天晴了的时候》中,诗歌内容较长,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分组结合配乐朗读的方法,同时给“小白菊、小路”等寻找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诗行推荐一位学生,形成朗读的序列。
  (二)养品格,润化童诗中真善美的品格教育
  儿童诗歌,隽永可鉴,可以在引领学生阅读的时候,体验到其中的形象之美。包括丰富的人物美还有多样的动物美。在引导学生自己来体验中,内化自己的精神养料,激发学生获得多样的品格体验。如在学习《池子和河流》的时候,教师创作了池子和河流的头饰,引导学生来扮演,将池子和后的不同特点进行展示。在请不同学生扮演不同的“池子”时,注意给池子起名字,表现出池子是井底之蛙的个性,满足现实中的安逸。
  (三)激创作,激发学生做“小诗人的体验”
  童诗的创作遵循先大量赏读,有了一定的储备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我创作,激发对生活美的观察和体验。同时引导学生对现代诗歌的诗行和诗韵有自己的体验。如在学习《繁星》的时候,教师注意一定的示范朗读,同时让学生来表演“月明的藤萝叶下”,在《母亲》中示范读句子“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并引导学生表演“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从而体验这里感情的真挚。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来创作,如《母亲》“小时候,母爱在棉花糖里;小时候,母爱在奶茶里;小时候,母爱在妈妈的目光里。”
  二、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儿童诗诵读欣赏和创作的实践策略
  童诗诵读具体到每篇童诗诵读和创作童诗诵读积累的指导方法仍应细化。童诗诵读的优化策略落实在对具体的主题,童诗诵读积累和创作运用指导上仍应有具体方法。
  (一)读童诗——让童诗吟哦有韵
  在朗读中,适当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角色特点,合理将人物进行角色的归类和划分,让学生获得生活的角色体验。配乐读更是美读的一种,美读中融入音乐带来的配乐读,更有着生动的魅力。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在语文的朗读教学中融入一定的音乐元素,可以使得朗读教学中充满一定的音乐美。如在学习《听听秋的声音》中,诗歌内容较长,教师引导学生对秋天的特点进行感悟,对秋天的不同声音进行分角色朗读,同时播放音乐《秋日私语》引导学生形成朗读竞赛,最终对诗歌中表达的“爱秋”深刻体验。
  (二)演童诗——让童诗活灵活现
  童诗中融入朗读,带来了诗歌朗读的节奏美,又融入表演使得诗歌富有形象感和直观感。
  在小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进行头饰的佩戴,同时结合各种朗读方法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童诗阅读的精细理解,在这个童诗理解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感悟到一种独特的语言魅力。在朗读童诗的过程中,学生结合教师的语言指导,同时佩戴一定的头饰,可以更好地实现对童诗形象的理解,从而带来一种生动的阅读体验,实现阅读过程的有效化。
  如在学习《童年的水墨画》的时候,教师创作了学生钓鱼的情境,同时制作了渔翁的头饰,引导学生来扮演,将孩子在水池边的快乐展示。同时在引导学生来表演“下水游泳”中,更是展现了孩子水性好。再在引导学生扮演“山间”的小蘑菇中,展示孩子们可爱的性格,神气的样貌。最后引导学生自己来演绎“童年的水墨画”,在现场表演中,展示丰富的意境美。在表演作画中,体现童心的宝贵。
  (三)写童诗——让诗心爱满笔端
  读儿童诗到演儿童诗,再到激励学生自己来创作儿童诗歌,教师在层层递进中,创设各种方法,激励学生自由创作,不断提升自己的儿童诗歌创作能力。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童诗的创作,在帮助学生收集灵感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来畅所欲言,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进行表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朗读学生的佳作,领略儿童诗歌中传递的情感。在分享彼此的感动中,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意象来作,表达自己内心的诗情。如儿童对太阳的情感,有时候喜爱,有时候怀念,有时候渴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表达自己对太阳的情感,让自己内心对太阳的感情充分表达。如创作《花》“路边的小花好幸福啊!微风一吹,她就好凉快。太阳一照她就好温暖。”
  通过“童诗诵读和创作体验”帮助学生感悟到自己的阅读是带有一定目的,也是有一定的方向的,更是有乐趣的。最终带来童诗诵读的审美化和创作的自由灵动。
  参考文献
  [1]迮恒良.诗歌中数学元素的挖掘及运用[J].江苏教育研究,2021(10):62-67.
  [2]吴建明.新媒体融入儿童诗教学的实践[J].天津教育,2021(09):137-138.
其他文献
老年人白内障是我国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年龄相关的白内障盲亦增加.2003年统计,我国白内障盲人的积存量估计为290.00万人,预计2020年我国白内障盲人数将达506.25万人[1]。
期刊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现代化水平的发展,我国也步入了信息化的时代。我国社会已经将信息、文化及公共信息作为了发展的核心,所以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是各个企业的必然发展趋势。在信息化大数据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开始发展起来,制造业也不甘落后地对自身不足之处进行积极改善,其中企业管理方面就投入了较大精力。本文就针对制造企业在管理模式上进行的改革创新工作进行探析,并由此看到管理模式的创新为该行业带来的竞争地位。  关键
梅毒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全球范围分布,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梅毒的诊断依赖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梅毒螺旋体被动颗粒凝集试验(TPPA).我们在工作中发现许多无临床症状、无疾病接触史及发病史的老年人TP-ELISA阳性,对此我们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具有独特生物学和临床特征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具有特征性的t(15;17)染色体异位及PML/RARa融合基因,有严重的出血倾向,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敏感。
期刊
目的 分析社区获得性军团菌肺炎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与非老年患者的异同.方法 收集2001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社区获得性军团菌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实验室资料及转归情况,通过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的方法比较老年组与非老年组间的差异.结果 (1)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患者更多并存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更多应用免疫抑制剂(均P<0.05);(2)老
硫酸钡误吸早在1904年就有文献记载,此后,屡有老年人进行胃肠道钡餐检查发生非食管气管瘘误吸钡剂致死的临床个案报道[1-4],但有关老年人钡剂误吸预防及救治的报道较少.我们回顾分析了1988年6月至2008年6月我科住院及门诊老年人钡剂误吸的临床资料11例,并复习了相关文献,以期对老年人钡餐检查中发生误吸的预防与救治有所裨益。
期刊
摘要: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下,我国的职业教育现代化体系框架已经基本完成。会计专业作为一个老牌黄金专业,由于其实用性强、就业范围广,仍然被很多学生所选择,是高职院校不可或缺的技能型专业。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或将从事与会计相关的职业,因此,在会计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显得日益重要。同时会计专业也处于向大数据接轨的转型时期,新的课程体系中融入思政的改革将对会计专业课程的的教学内容、教学模
期刊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KD)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NKF)工作组的资料表明,在肾脏病的各个阶段中,心血管疾病(CVD)都是死亡的首要原因。大多CKD患者在尚未进入终末期肾病之前可能已存在心血管病变,并可先于CKD疾病本身死于心血管相关并发症。我们研究通过简化肾脏疾病饮食改良试验(MDRD)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FR),探讨肌酐正常老年群体GFR与冠心病患病率之间的关系
期刊
目的 观察硼替佐米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炎性反应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1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硼替佐米组各5只.脑缺血2 h再灌注即刻给予硼替佐米0.2 mg/kg尾静脉注射,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再灌注后24 b取材.免疫组化法测组织核因子(NF)-κBp65、白细胞介素(IL)-1β;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假手术组偶见NF-κBp65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二线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2005年12月至2009年12月住我院的139例既往至少接受过1次含铂化疗且最近1次化疗后肿瘤进展或复发的NSCLC的病理组织行EGFR基因检测,根据检测的结果把患者分为EGFR突变型口服吉非替尼组(31例)和EGFR野生型口服吉非替尼组(50例)及EGFR野生型口服吉非替尼组(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