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你有晒物癖吗?

来源 :科学Fans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uwu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晒物:为了社交


  板栗:我家铲屎官,不管是旅游、做饭、吃甜点还是喂我,都要拍个照发朋友圈,配图配字写了删删了写。发完还盯着手机看有没有人留言点赞,这别是得了啥病吧?
  蛋黄:唁!别瞎担心了,这就是新时代的社交模式。铲屎的跟我们这种高贵的生物不一样,他们从树上混到草原,从四脚着地到两脚直立,一直都是混社会的,可害怕孤单了。他们一个人待不住,一定要每天跟其他人交流,不然过个几天就要蔫掉了。
  板栗:啊?那为什么他们不能像我们一样,每天自己待着,晒晒太阳追追尾巴也活得很开心呢?
  蛋黄:没办法呀,他们进化得不行。爪子也没我们这么锋利,牙口也不好,又不像我们一样会卖萌靠别人养着,只好靠凑在一起抱团捕猎采果子维持生计。久而久之,想要和别人在一起交流,获得别人的肯定就变成他们的天性啦。
  板栗:那我家这个铲屎官是不是因为没人跟她抱团交流所以憋疯了,才每天盯着朋友圈刷存在感的?
  蛋黄:当然不是,现在这种人可多了。在如今这移动互联网时代,人跟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很多都移到手机里去了。拍照,晒这个晒那个的,无非就是换了种方式在跟别人社交。本质跟打完猎回来吹嘘自己的猎物没啥区别。

晒物:为了自尊


  板栗:那我就放心了。不过我家铲屎官时常都会不开心,可她的朋友圈里都是好吃好喝好看好玩的东西,还有我。这社交内容也太单一了吧?
  蛋黄:你家铲屎官或许是有晒物癖吧?不同的人在分享的内容上也有不同,有人喜欢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生活经历,有人就喜欢分享这些“好物”。
  板栗:那我家的就属于后者了,但这有什么成因呢?
  蛋黄:有心理学理论认为,人们会把属于自己周遭的事物,甚至身边的人,认作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换句话说,他们会觉得,自己吃的喝的玩的用的,交往的人,供养的猫主子,都是他们自我的一部分。在朋友圈里分享晒出这些事物,能让他们在朋友间展现自己积极向上、生活品质高的一面。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就能变相地对自我进行肯定,忘记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挫折和对于自尊的挑战了。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在朋友圈里,展现一个他们理想中的自我,去摆脱在现实中自我遇到的否定与困境。

晒物:印象管理


  板栗:按你这种解释,我家铲屎官的晒物是有益无害的咯?
  蛋黄:倒也不能这么说。换个角度来看,她这么看重朋友圈里的点赞和评论,说明她的自我价值很多都依靠他人的评判,而不能靠自己内在的价值观驱动,这就没有一个健康的自我成就动机。如果这种情况发展比较极端的话,还是会出现问题的。
  板栗:为什么呀?
  蛋黄:去年有个热点新闻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就是出现了一群叫“拼单名媛”的人。这群人一起团购定个餐馆酒店什么的,就是为了分时间使用这些高端场所拍照发朋友圈,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有相应的消费水平。这其实就牵涉到另一个心理学概念了,叫作印象管理。也就是说昵,人们会想要控制在他人眼中自己的形象。当然,自然就是积极的形象啦。在朋友圈里发五星级酒店的海景房,高级的精致餐点,或者飞机头等舱的照片,都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塑造一个高端人设。
  板栗:那我家的铲屎官一定不属于这一类了。
  蛋黄:倒也未必。分享居家厨艺、宠物的照片,也可以是另一种类型的印象管理。只不过你家铲屎官可能想塑造的不是高端上流社会的人设,而是温暖的顾家人设。其实印象管理本身也没什么错,谁也不想把自己抠脚邋遢的一面展现给别人,都希望能在别人眼里有一个好印象。毕竟,就像上面我说的,这些铲屎官天生就是想混社会的,要跟人打成一片。只是,印象管理还是要符合自己的生活,可以略微夸张,但如果展示的是一个跟自己平常生活完全不同的人设,就会变成一种病态的负担了。

晒物有技巧


  板栗:这么看我家铲屎官还是没啥问题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小问题,铲屎官经常拍我的照片上传朋友圈,我自认为我还是美貌过人、倾国倾城的,但是为什么有的照片点赞多,有的点赞少呢?
  蛋黄:……你怕是对倾国倾城这词有什么误解!我猜你是想问怎么让自己的照片点赞数增加吧?好吧,我传授你一点心理学小技巧。虽然在上传分享的人眼里,关注点是照片本身好不好看,内容有多高大上,或者东西好不好吃,但是从心理学的研究来看,真正能吸引人眼球的东西,未必需要在形式和内容上有多么完美或者上档次。最重要的其实是,分享的东西能不能唤起观看者的情绪。换句话说,能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比如说,你分享的是一段大家都会有的童年经历,小时候吃辣条的回忆配上一幅辣条的图片,或者小学操场的图片配上运动会的趣事。只要能让大家产生情绪上的反应,不管是悲伤、愤怒、高兴还是后悔,能让他們感同身受,点赞就哗哗地来了。
  板栗:懂了!我这就去亲我家铲屎官一口,照片配字“舐犊情深”。用这个发朋友圈一定就火了!
  蛋黄:……
其他文献
小贴士:搞定这些单词才能顺利读懂原文,加油吧。  关键词  NiMn-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n.层状镍锰双金属氢氧化物  hierarchical adj.层状的  nanosheets n.纳米薄片  urea n.尿素  ultrathin adj.超薄的  specific capacitance n.比电容  supercapacitor n.超级电容器  英语
期刊
电脑用多了,总会出点意外,比如游戏玩到一半没存档,电脑蓝屏了;论文写到一半没保存,程序崩溃了……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已经越来越少,但是程序出错时的画面和系统自带的那声“叮”,却始终盘旋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最近,一个脑洞奇大的日本内容创作方就制作出了恶意满满的“Error Playing Cards”。虽然本质上是普通的扑克牌,但是所有的图形都被替换成了令人崩溃的Windows XP
期刊
上回书说到,宇宙诸子陆续从虚空中诞生又湮灭。而宇宙也是一边膨胀,一边降温。这种“子”那种“子”轮流坐庄,直到到了轻子王朝的末尾,实在冷得连质子和中子也绷不住了,纷纷抱到一起,这就是开启辐射王朝序幕的“太初核合成”。  太初核合成登台的时候,宇宙芳龄约为100多秒,整个合成的阶段又花了它大约100多秒。大约300秒过去,宇宙还是个单纯明朗的小小少年。  所谓单纯,指的是它的物质组成,除了一大堆原子核
期刊
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考古学界曾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以拿破仑远征当时奥斯曼帝国治下的埃及为契机,埃及学开始蓬勃发展;二是独立后的墨西哥与中美洲诸国为了建立起自己的国家认同感,也开始大力发展历史研究,随着考古学家的队伍进入茂密的雨林,那些被遗忘已久的中美洲文明遗迹开始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之中。  这两件大事虽然相隔千里风马牛不相及,它们却因为一个名字而被联系在了一起——金字塔。在之后200年左右,
期刊
独居世界尽头的地理位置,神奇多样的地理现象,让冰岛在人们眼中充滿迷幻又原始的色彩。最近,一个鲜为人知的小众景点成了冰岛的“新晋网红”,它就是静静坐落在冰岛东部约屈尔河谷(Jokuldalur,意为“冰川山谷”)内的Stuolagil峡谷。  第一次见到Stuolagil峡谷,你一定会惊呼这是电影或游戏中的异世界,峡谷中整齐划一的柱状节理玄武岩石在河道两岸一字排开,高耸于河面之上,气势恢宏,仿佛遗失
期刊
开发商:黑曜石娱乐公司(OBSIDIAN)  发行时间:2020.7  1989年,一部科幻电影《亲爱的,我把孩子缩小了》让我们跟随四个被意外缩小的孩子,在危机四伏的院子里展开了一场奇妙的生存冒险。当人体变小后,周围的一切都被放大,世界变得新奇又危机四伏。如果把主角换成我们自己,在面对这种环境时,能顺利活下来吗?  由黑曜石娱乐公司开发的一部生存冒险游戏Grounded,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游戏
期刊
火车作为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传统交通工具,与科幻的交集并不是很多。说起火车与科幻,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美队”克里斯·埃文斯2013年主演的电影《雪国列车》。今年上半年,由詹妮弗·康纳利主演的电视剧版《雪国列车》如期上映。至于评价嘛,IMDb(互联网电影资料库)评分只有6.7,并不如电影反响热烈。尽管如此,该剧的第二季也已经预定在路上了。  在漫画和电视剧的设定中,整个世界处于严寒之中,地表已无
期刊
什么是AI艺术?  2018年10月,全球艺术巨头佳士得拍卖行拍卖了一件特殊的艺术品。一幅名为《爱德蒙·贝拉米的肖像》的AI画作最终以4325万美元的价格成交。巴黎艺术团体Obvious使用名为生成对抗性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简写为GAN)的人工智能算法创建了一组虚构的贝拉米家族肖像。在纽约佳士得进行拍卖的《爱德蒙贝拉米的肖像》就是其中一幅。Obvio
期刊
本期神秘物种线索大公开  线索1 犬科中唯一一种在冬季休眠的动物。体型短而肥,大小介于浣熊和狗之间。  线索2 前额和鼻吻部位为白色,眼周为黑色,四肢也呈黑色,尾巴粗短,脸上有一块黑色的“海盗一般的面罩”。  线索3 生活在平原、丘陵及山地部分,原产地为中国、日本、朝鲜、韩国等亚洲国家。  线索4 在一个以“一”开头的贬义成语中出现过这种动物。它是谁?  这么多线索,你有没有猜出这个可爱的物种是什
期刊
上回书说到,弥漫在整个宇宙中的带电粒子终于正负两两婚配,变成了电中性的原子,于是光子从带电粒子的海洋中挣脱出来,宇宙发起的“光子解放战争”大获全胜。这些在一百多亿年前被解放出来的光子,无拘无束地在宇宙中穿行。从那时起,它们在宇宙中飞行了137亿年,从未与其他物质发生任何作用,直到今天。这种“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逍遥状态,天文学家有个行话叫“解耦”。  而在这个过程中,宇宙不断地在膨胀。要知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