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藏红花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123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了建德市藏红花产业发展现状,并针对当前现状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藏红花;现状;发展对策;浙江建德
  中图分类号S567.23 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2-0081-02
  
  藏红花又称西红花、番红花,为鸢尾科番红花属多年生球茎草本植物,原产于西班牙、希腊南欧各国及伊朗等地。其红色干燥柱头在我国医药上的应用始载于《本草纲目》,传统中医学认为,生药蕃红花味甘,性平,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等功效。近几年研究发现,藏红花酸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对帕金森症有治疗和预防作用。藏红花在伊朗素有“红色金子”之称,在我国被列为珍稀名贵药材,目前国内医药上所用的藏红花主要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且货源较缺。
  1建德市藏红花产业发展现状
  浙江省建德市藏红花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2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分别在建德市的三都、梅城等8个乡镇建立了拥有藏红球茎1 900t、种植面积253hm2、产值达6 000万元的生产基地,实现了藏红花产业化。从2003年起,以根法西红花合作社为龙头,逐步将无公害生产的要求纳入藏红花基地的管理中,不仅开展了公司及产地收购站的人员培训、队伍建设,而且对基地的软件、硬件进行了完善与改造,制订了DB33/530-2005《无公害中药材 西红花》省级标准,建立了统一的加工、仓储设施等,初步形成了“合作社 基地 科研”的基地运作模式。
  1.1地理位置优越,孕育优质藏红花
  藏红花主产于伊朗,原产地靠近地中海地区,适宜在冬天气候温暖、生育期有适当降水量、后期气温缓慢上升的环境中生长。建德市藏红花生产基地位于富春江库区,主产地三都、梅城、大洋、乾潭、杨村桥、下涯等6个乡镇,受库区小气候影响,气候温和,雨水调匀,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加上库区水体的调温作用,形成得天独厚的小气候,适宜藏红花生长发育。
  1.2政府重视,实施规范化管理
  大田实施藏红花—稻轮作模式生产,真正实现了“亩产千斤粮万元钱”的目标,藏红花生产引起了建德市各级政府和广大农业生产者的重视,在20世纪90年代曾掀起全市各地种植藏红花的高潮,但由于当时种植技术不成熟,销售体系未完善,藏红花种茎大面积腐烂,花丝产量下降,种植户出现亏损。从1990年开始,各级科技和农业部门每年拨专款,对藏红花的生产和研究进行扶持,有关部门领导亲自挂帅,组织成立了藏红花技术专家小组。把藏红花球茎腐烂病防治、提纯复壮和增进产量的试验研究列为建德市重要的农业科研项目,组织农业科研推广单位协作攻关;并制定了省级藏红花生产标准,在种植区内全面组织实施。
  1.3完善配套栽培技术,实现稳产高产
  藏红花属无性繁殖,农户自已提纯留种球茎腐烂、生产性能退化,一直困扰建德市藏红花生产。针对这些问题,建德市科技和农业部门积极展开藏红花农业综合防治方法的研究,并投入大量资金,会同省市农科院开展科研协作,通过多年的不断试验和实践,目前已摸索出一套定期异地换种、水稻田土壤消毒、大田综合防控的系列配套技术。
  1.4狠抓基地建设,实现产销一体化
  为使建德市藏红花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建德市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对建德市藏红花生产基地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发展规划,面积要有规模,生产要有标准,产品要达到无公害食品要求。支持鼓励种植大户、企业以租赁、承包土地的方式在规定区域内进行规模化生产,并且在资金、政策、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通过政府引导、科研单位和农业主管部门积极配合,形成了合作社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生产模式,并实行统一种子、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种植管理、统一加工包装、统一销售、统一标准控制产品品质,实现了建德市藏红花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
  1.5打造品牌,提升产品档次
  建德市藏红花销售龙头建德市根法藏红花合作社委托上海药品检验所对本地藏红花和进口藏红花作甲醇提取液吸收度的比较,测定结果为:建德市产的藏红花吸收度一般在0.8~0.9,极端最低值为0.51,最高值为1.10,而进口藏红花的吸收度在0.4~0.6。由此证明,建德市产藏红花的质量明显优于进口产品。近几年合作社还对藏红花做了重金属、农残、微生物等方面的检测,每项值均优于绿色标准,目前建德市根法藏红花合作社销售的“根发”牌干花丝已成为日本客商指定的产品。
  1.6创建合作组织,规范营销体系
  建德市藏红花过去销售多为种植户自产自销,使其生产规模受到很大限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尽快解决这一难题,由根法种植场牵头,群众自愿,组成了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合作组织。由合作社组织生产、技术培训、质量监督、产品包装,对外联系销售,解决了种植户产品销售难、好产品卖不上好价钱和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科研单位也积极与合作社、生产基地合作,对建德市藏红花生产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建德市藏红花产业发展前景及对策
  2.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促进藏红花产业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加大藏红花品种提纯、新品种选育和新技术推广力度。重点抓好藏红花生产稳定性品系的提纯复壮,尽快选育出在本地能连续5年稳定生产、抗病性强的新品种。重点抓好不同栽培条件下藏红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的落实。加大对合作社、协会基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支持合作组织开展烘房、仓贮等场地建设,开展副产品开发和深加工 ,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进一步加大藏红花标准化生产推广力度,鼓励并保护好“根发”牌藏红花商标的规范使用,支持参与优质农产品即著名商标的评比,打造知名品牌。在适当时机和季节举行“建德藏红花”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建德藏红花的知名度,促进建德藏红花向更高层次发展。
  2.2加强新型配套栽培技术的开发力度,进一步稳定和提高藏红花生产效益
  开发和改善保护地栽培设施条件,引进新型肥料、生物农药、多功能薄膜,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通过改进栽培管理技术,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病虫等措施有效控制藏红花病虫害发生,加快绿色藏红花配套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控制各种病虫害和生理性病害的发生,提高藏红花产业的生产效益。
  2.3大力开发副产品深加工,提高西红花副产品的附加值
  大力开发藏红花芽、花瓣及其他废弃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吸纳国内外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开发生产藏红花系列保健食品和美容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2.4组建国家级藏红花换种中心,继续扩大藏红花产业化经营规模
  以合作社为纽带,建立起内联农民、外接国内外销售市场,各省市基地、产品加工企业、科研单位的国家级藏红花换种中心。以网络为平台,加大搜索国内外藏红花生产基地,扩大藏红花异地换种或引种规模,立足建德,面向全国,建立更大的藏红花生产基地。
  
  3参考文献
  [1] 李琳琳.藏红花的研究概述[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08(2):46-52.
  [2] 李祥睿.活血养颜的藏红花[J].中国食品,2005(20):48.
其他文献
我们都记得在小学美术课上,老师告诉我们:任何美丽的色彩都是由三原色组成。从那以后,我们知道了绘画时常常离不开红、黄、蓝三原色。后来,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我,一直在思索,
龙上村高岭土矿位于广东河源,是以高岭土为主的非金属矿床。矿体产于钠长石化细晶岩脉中。矿床矿石分为地表风化残积型高岭土和深部硬质高岭土两种。深部矿体延伸稳定,矿石质
现代家庭寄养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和美国,我国家庭寄养也在不断探索中开展并迅速发展,形成了多种家庭寄养模式。同时,家庭寄养也产生了有别于院舍寄养的特点与优势。社会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强调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以及科学态度与责任。文章充分利用“电磁学”知识的生活化特征,构建生活化教学策略。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目标,通过创设生活
清楚了解荷叶降脂、抗氧化的作用情况。检索、查询近十年国内外荷叶研究文献,并按荷叶不同活性成分的降脂和抗氧化作用情况、提取工艺对荷叶降脂、抗氧化作用的影响进行列表
摘要总结了固原市保护地土壤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化肥和农药施用过量、有机肥施用较少、土壤元素不平衡和地膜污染等。提出了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减少农药用量、施用有机肥等有效改良措施,以期为固原市土壤改良提供借鉴。  关键词保护地土壤;存在问题;改良对策;宁夏固原  中图分类号S15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8-0069-01    近年来,保护地生产由于连作重茬、不合理灌
分析了花生死棵的原因,主要包括花生青枯病、花生茎腐病、花生根腐病、花生黑腐病等,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葡萄套袋可以明显防止病虫为害、减少农药残留、改善果实风味、提高果品质量。从葡萄袋选择、套袋时期、套袋前管理、套袋、套袋后管理、摘袋等方面总结了庭院葡萄套袋技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