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平衡车电磁兼容标准解析及验证

来源 :安全与电磁兼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2y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电动平衡车的EMC测试方法都源于电磁兼容通用标准,没有针对电动平衡车的使用特点做具体要求.针对电动平衡车产品的特性,分析相关电磁兼容标准提出的要求的正确性,并结合试验验证进行论证.讨论了测试方法的正确性及可行性,有利于后续标准的推广及宣贯.未来,电动平衡车国家标准的发布及实施,将提高电动平衡车产品EMC测试的准确性及复现性.
其他文献
为了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风险,从模糊语言视角对城市轨道交通施工风险进行分析.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和现场调查,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区间直觉模糊区间熵计算专家权重和准则权重;然后,利用区间直觉模糊不确定语言集进行风险因素排序和风险评价;最后,以西安地铁1号线五路口车站施工为例,与FANPCE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所构建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所构建模型有助于同时表达风险数据的模糊性和语言描述性,计算结果采用区间值的形式能够弱化风险数据的不确定性,使计算结果更符合工程实际,有助于
为了对公务航空进行有效的安全风险管控,基于公务航空运行特点,构建基于Spearman秩相关系数-云模型(SR-CM)的公务航空运行安全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对近8年国内外公务航空事故事件进行分析整理统计,建立基于人-机-环-管系统的安全风险指标体系;针对单一赋权造成的随机性和模糊性,构建Spearman秩相关系数(SRCC)组合赋权模型,结合云模型(CM),将定性指标定量化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最后运用SR-CM模型对A公务航空公司进行试点验证,计算该公务航空公司的安全风险等级与安全风险等级标准之间的隶属度.结果
由于连续波幅值限制、额外时-频转换等问题,IEEE Std 1309-2013中的频域校准方法很难应用到瞬态强电磁场传感器的校准上,为此提出了一种更加适用的时域联合校准方法.经过分析,在时域校准中,可以采用脉冲上升沿来等效时域校准中的频带宽度,利用不同幅值的脉冲信号进行激励后得到的校准系数在时域和频域校准中也是相同的.根据标准电磁场产生装置场强均匀性和上限频率的差异,时域联合校准方法采用镜面单锥进行上升沿校准,采用TEM小室进行传感器系数校准,并详细介绍了其校准及操作流程.
高速磁悬浮系统是未来轨道交通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其电磁兼容特性关系到高速磁悬浮系统运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高速磁悬浮系统的无接触运行方式使系统的电磁环境更为复杂、电磁骚扰特征难以判定.针对此问题,结合高速磁悬浮系统的电磁悬浮技术特点,分析了高速磁悬浮系统内的稳恒及低频磁场分布,采样点的磁场仿真结果满足ICNIRP及EN 45502-2-3-2010中稳恒及低频磁场的限值要求;阐述了车载电网谐波骚扰的时频特性、磁悬浮列车的接地特点及高频泄流原理,为高速磁悬浮系统电磁兼容优化设计和电磁骚扰防护研究提供参考.
调谐区是无绝缘轨道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其在故障诊断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栈式自编码的无绝缘轨道电路调谐区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CEEMD方法完成不同故障模式下的轨面电压信号分解,形成原始特征数据集.其次,利用SDAE进行数据“提纯”,获取同一故障下的相关性,并采用BP神经网络从标签层对模型进行微调,实现故障分类.最后,利用测试集数据对模型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基于SDAE算法的调谐区故障诊断模型在准确率和召回率上均超过98%,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为解决保德煤矿81505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选择联巷埋管抽采瓦斯方式进行治理.使用COMSOL模拟软件建立采场物理模型,研究瓦斯埋管抽采前后采空区和工作面O2、CH4体积分数分布、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采空区最高温度与工作面风速的关系,分析采空区瓦斯分布和采空区“三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瓦斯抽采流量增加,工作面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降低;抽采位置距工作面距离增加,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体积分数降低.根据保德煤矿81505工作面采空区的最短自然发火期,选择抽采流量为40 m3/min,在距工作面40 m处进行瓦
为解决通信系统天线罩的角度敏感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超小型化、多频带、全角全极化稳定的强耦合型频率选择表面(SC-FSS)设计方法,通过引入两种层间强耦合谐振结构,先后研制了高选择性双阻带、双通带型SC-FSS天线罩,其单元尺寸小于0.03λ.研究了不同工作模式下SC-FSS的电场和表面电流分布,建立了相应的等效电路模型,提取计算了精准的等效电路参数,解释了SC-FSS结构的物理机理.加工制作的双通带天线罩样品测试结果表明,天线罩的两个通带分别在2 GHz和5.8 GHz,并分别有一个4 GHz的低阻带和7
电场探头是电磁辐射测量的关键仪表,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定期校准探头.依据IEEE 1309-2013规定的电场探头校准方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搭建了频率范围9 kHz~40 GHz,场强范围0.5~800 V/m的电场探头自动化校准系统.利用系统对两款不同频段和场强范围的电场探头进行了校准,频率响应、场强和各向同性的校准结果证明了校准系统的可行性.系统校准能力获得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及NVLAP(美国国家实验室自愿认可程序)认可.
为了开展舰船电磁环境效应研究及防护,以某型舰船为对象,提出了适用于电大尺寸复杂平台电磁环境仿真的高低频(时域有限积分法和高频弹跳射线法)混合求解计算方法.通过CST仿真软件,对短波天线和搜索雷达天线采用时域有限积分法仿真计算得到精确的天线电磁特性;对电大尺寸舰船采用高频弹跳射线法仿真计算甲板上和舱室内电磁环境.与实船测试对比,仿真预测精度误差小于6dB,满足某型舰船电磁环境仿真应用需求,同时也为舰船电磁防护设计提供依据.
为了进一步探究瓦斯爆炸压力的传播特性,搭建拱形60°单分岔管道瓦斯爆炸试验平台.在支管道内分别增加阻塞率为20%、40%、60%的拱形环状阻塞板,阻塞率为40%的矩形和圆形通道阻塞板.监测不同位置处测点的压力变化,研究瓦斯爆炸时拱形单分叉管道内测点的压力峰值变化特性,定性分析阻塞板对分叉前管道内不同测点最大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距离增加,管道内的测点最大压力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没有阻塞板的条件下,传播管道内瓦斯爆炸的最大压力出现在8 250 mm处,且大于增加拱形环状阻塞板条件下8 250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