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下学生体质增强干预性措施研究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研究通过对“生本教育”理念的认识,分析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及学生体育锻炼的状况,介绍体育运动干预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旨在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研究与分析较为科学的运动方法,指引学生进行科学运动,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身体形态等得到全面有效地发展,从而增强学生体质。并通过分析篮球运动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为大、中、小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 学生体质 干预措施 校园篮球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1(b)-0009-02
  近年来,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呈持续下降的趋势。面对我国学生当前的体质健康状况,需要国家及各级政府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小学生、中學生、大学生均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生存与发展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我国学生的健康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其身体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产生影响。因此,完善与加强体育政策及保障措施,对减缓学生体质健康下滑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1 “生本教育”
  1.1 “生本教育”的提出
  “生本教育”理念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式,也是一种教育理念,20世纪90年代末,由郭思乐(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1.2 “生本教育”的本质内涵
  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的依据:依据人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在教育中发挥人的潜能;依据人的学习天性,在教育中应顺应学生的学习天性;依据人的发展需要,充分实现其社会价值。
  “生本教育”的三个原则: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为学生而设计的教育,更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
  2 学生体质
  2.1 体质的概念
  关于体质的概念,大约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黄帝内经》一书中对于“体质”就有相应的描述。除此之外,毛主席在《体质之研究》中指出:“强筋骨”是指体质增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含义更加明确,完整地体现了“体质”的含义;日本的《体质研究法》中,将体质理解为体力,而“体力是指人体和精神的能力,使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基础,体力不仅表现在运动能力和工作能力方面,而且也表现在对疾病和环境的应激反应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上”。美国相关教材找中,一般把体质解释为“适应能力和激烈运动后的恢复能力”。《体育理论》中指出:“体质是人体的有机体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依据上文对体质概念不同的分析,在这里将体质定义为:“体质是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其包括:身体发育水平、心理发育水平、身体素质水平、身体功能水平、运动能力水平、适应能力水平。
  2.2 学生体质健康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也受到相应的重视。依据目前我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身高体重呈现增长趋势的同时,学生的肥胖率也较之增长;体育运动状况不良,主要表现在力量、速度、耐力、爆发力等素质的下降,直接导致了身体体能的下降。总之,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整体呈现不良现象,解决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是当务之急。
  2.3 学生的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自我选择,通过运用各种体育手段,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是增进其身体健康、增强体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方法。”
  3 学生体质健康干预
  3.1 运动干预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学生体质健康的不断重视,我国的众多学者将研究的方向转向了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研究。其研究重点在于:何种运动干预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有提高效果、何种测试指标能客观、准确地反应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通过对众多学者的研究分析得出:(1)有计划、有目的并科学地运动安排,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学生体质的增强有较为明显的效果;(2)坚持长跑运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3)校园篮球课程的开设,篮球运动的练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体能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力量素质、灵敏素质)。
  由此可看出,体育运动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具有干预性,且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教学理念的革新,体育运动对体质健康的干预手段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其中,跑、跳、投类运动对体质健康的干预效果较为明显。
  3.2 篮球运动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
  在篮球运动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变化,篮球运动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成为人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运动项目,随着其不断地发展,也被人类赋予了不同的特征。在当今社会阶段,篮球运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存在性:一是因竞技而存在的存在性,提高竞技水平与竞技能力;二是为提高参与者的身体素质水平与健康水平存在。这既是篮球运动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篮球运动本质属性的回归。
  3.2.1 篮球运动对学生体质形态的干预
  身高、体重作为反应人体长度与重量的变化指标,是人体体质形态的表面现象。学校开设篮球运动课程,一方面促进了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的多样化,是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进步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从而增强体育意识,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与体质健康水平。篮球运动作为一项较为受欢迎的体育项目,其对身体形态的要求较为严格,除了身高必须高以外,还需要身体协调能力较强。长期进行篮球运动,有助于学生强身健体。
  3.2.2 篮球运动对学生心肺功能的干预
  在篮球运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运动强度不同对发展呼吸系统的功能也不相同。运动负荷不同,对心肺功能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强度大的运动会对心肌细胞有损,功能受到影响;有规律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会改善和提高心脏功能。
  3.2.3 篮球运动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干预
  篮球运动具备最基本的跑、跳、投特征,对于身体素质的锻炼来说,跑可以锻炼学生的速度素质与耐力素质,跳可以锻炼身体的柔韧素质,投可以锻炼身体的力量素质。学生进行篮球运动,能够全面有效地锻炼身体各项素质,从而提高身体的整体机能。
  4 结语
  现今,学生的体质健康总体处于“不太乐观”的状况,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家长给予高度的重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生,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是祖国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是当务之急,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殷恒蝉.运动干预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学,2012(2):14-27.
  [3] 徐坚.两国学校体质健康研究现状的比较[[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86-88.
其他文献
摘 要:“医体结合”是指使用医疗计划与体育运动方式结合促进身体恢复健康的一种模式。一般个人的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的评估根据医疗测试和体质测评,制定科学、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和按照有关指标,实现科学健身运动损伤预防和控制的同时,是康复、疾病、症状、亚健康等人群恢复健康的最佳方式。本文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调查方法,基于对长株潭城市群医体结合公共服务需求现状的调查,探索医体结合的公共服务创新模式构建的必要
摘 要: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调查问卷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校园足球推广中家长-学生的行为与态度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分析得出校园足球的推广离不开学校的宣传与家长的支持,最主要的当然还是学生的喜爱。通过分析还提出了一些关于推广校园足球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学生-家长 校园足球 态度与行为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9(
摘 要: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MPS)是一种常见于骨骼肌系统的表现为局部疼痛或牵涉性疼痛的慢性疾病,嚴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当前常采用口服药物、激痛点注射、针刺、推拿按摩和其他物理治疗方法进行干预,但仍难完全治愈。运动干预由于其安全、无创和无副作用等优点,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在整理前人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运动干预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进行
摘 要:当今世界的篮球水平随着日渐激烈的竞争,也在稳步提高,最高的比赛级别就是美国的NBA,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超级联赛,最高的比赛殿堂。在中国也不例外,那就是CBA。但在中国的大学生中的超级联赛则是CUBA,大学生对篮球的热爱也随之增加,那么大学生球员的个人能力与大学的训练密不可分,影响大学生球员实力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教练、训练的体制、学校的条件和队友的整体实力,当然也包括比赛中的执法者,裁判员的
摘 要:高职院校体育校本教材开发滞后,且理论研究缺乏体系。该文从“业群式岗位体育“概念入手,对体能主导类业群的定义、特征、模块设置进行深入探讨,详细阐述了体能主导类业群岗位应用性、补偿性、拓展性校本教材开发的具体内容,为高职院校针对职业岗位进行体育教育提供思路。  关键词:业群 体能主导类 高职院校 校本教材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1(c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对趣味田径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趣味田径教学法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运动技能的掌握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趣味田径教学法课堂组织形式多样且具有趣味性,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运动的欲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运动兴趣。  关键词:趣味田径教学 高校体育 身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徐、雷约架”事件发生以来,大学生对武术课程中的太极拳和散打的关系产生疑问,研究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调查大学生对该事件的认识、态度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多数大学生对太极拳、传统武术、传统文化有正确的认识;能够独立思考、理性判断该事件的是非;对传统武术的未来发展有较为合理的见解;但关于太极拳或传统武术的实战性认识还存在疑惑,这对大学公共武术课程的目标设置、内容选择、教学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
摘 要:以笔者学校15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对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篮球课学业情绪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篮球课堂学业愉快情绪处于中等水平,而学业自豪情绪较低;高中生篮球课堂学业愉快、学业自豪情绪的总得分以及各维度得分均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学业自我效能感 学业情绪 高中生 关系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
摘 要:“全民健身路径”是全民健身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建设项目,社区居民是全民健身路径的直接受益人,只有客观了解居民的意愿与态度,才能更好地从时间、空间等方面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地将路径投放社区中,更好地为居民服务。本论文以三线城市郴州市社区居民对全民健身路径的满意度为切入点,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全民健身路径总量、质量、布局三个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为郴州及其他省市全民
摘 要:2022年北京、张家口共同举辦冬奥会的背景下,京津冀地区在我国户外运动资源开发整合中具有典型意义和示范价值。为了推动户外运动的发展,本文以京津冀地区户外运动资源为研究对象,媒体通过科学合理手段与方法并依据国家发展政策和京津冀地区特点,通过媒体具有的宣传手段与传播功能,对京津冀地区户外运动资源整合及区域融合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媒体 京津冀 户外运动 资源规划整合  中图分类号: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