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是在全新的社会背景下提出来的教学主张。这一教育主张既是对学生成长的全新要求,也是对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尊重和负责的体现。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日益普及,为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巨大的助力。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积极贯彻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广泛利用多媒体手段,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但也难免存在一些不足。文章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电教媒体;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不仅涉及对学生专业化知识的要求,同时也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发展。可见,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基本需求,也是新课改教学的核心方向。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但对于广大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过于抽象,难以消化和吸收。通过合理的电教媒体手段,不仅可以让抽象的知识更加形象化,使学生易于接受,而且有助于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应用电教媒体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对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广大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合理地运用电教媒体,对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以下几点重要意义:
(一)加速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
核心素养的首要要求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能力,在这一方面电教媒体的应用能够帮助小学生快速、高效地吸收数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的最大特点是内容较为抽象,如果采用强行灌输的教学方式,不仅会让小学生对相关知识感到枯燥乏味,甚至还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而通过电教媒体这一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能够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出来,从而能够更好地被学生吸收和消化。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一点和儒家“举一隅反三隅”的教学追求相契合。而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核心素养也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但是,反观当下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沿袭应试教育的思维,采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而忽视了对学生自主探索精神的培养。通过合理的电教媒体教学方式,能够构建更加丰富的教学场景,从而淡化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总之,运用合理的电教媒体手段,能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自主思考,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数学知识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而来的,其终极目的也是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推动社会的发展。电教媒体能够结合画面,将抽象的知识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兼顾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也能够有效打破课堂的界限,将数学知识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引导小学生在客观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而当下所提倡的核心素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学以致用。所以,合理地应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提升学生这一方面的核心素养。
二、应用电教媒体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不足分析
尽管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国内应用电教媒体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日益广泛,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教媒体的应用呈现程式化趋势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电教媒体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教学手段,但是目前电教媒体在很多课堂上的应用,往往呈现程式化的趋势,很多教师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也是出于应付教学大纲的要求。这无疑会从本质上削弱电教媒体的应用效果,无法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电教媒体尚属于新鲜事物,尤其是对很多欠发达地区的教师来说更是如此。教师由于缺乏应用经验无法灵活地运用。其次,很多教师思想过于保守,不能很好地利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从而让这一教学手段沦为形式。
(二)电教媒体使用的频率较低
虽然当下电子设备在全国的小学逐渐普及,但是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运用频率仍然较低。从总体的课程安排来看,电教媒体教学在实践中使用的频率低;很多教师认为,电教媒体仅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教学辅助工具,尚不能成为主流。另外,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广泛采用了电教媒体,却忽视了借助电教媒体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力。
以上种种,固然与很多学校的课程安排不合理、设备配置不齐全等有关,但教师对电教媒体的错误认识才是关键。如果教师不能正确认识电教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最终会影响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落实。
(三)电教媒体应用的方式有待改进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能够促进他们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吸收。但是,很多教师在应用电教媒体时存在方式欠妥的现象。比如,内容单调乏味,不符合小学生的审美特点,或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接受。
由此可见,要想真正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要重视电教媒体这一手段本身,更要重视对这一手段的应用方式。
三、应用电教媒体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对策分析
针对当前小学数学应用电教媒体教学所存在的不足,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以下解决策略:
(一)从知识点出发,活用电教媒体
针对很多教师在应用电教媒体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僵化现象,笔者认为要从具体的课程知识点出发,灵活地运用电教媒体。比如,很多教师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只是将形形色色不同币值的人民币通过投影仪来展示。这就使教学方式显得刻板,不仅会让教学的方向出现偏差,还会浪费师生宝贵的时间。因为,本课程的核心要点是培养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人民币结算的能力,所以,电教媒体应更多地展示人民币的换算过程。
要想灵活运用知识点,广大教师就必须吃透相应的教学内容,花更多的精力去备课,通过合理的电教媒体内容设计来提升教学效率,从而满足核心素养中关于提升基础知识的需求。
(二)转变思想,巧用电教媒体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使用电教媒体教学的不足,除了受客观因素影响外,更多是缘于广大教师对于电教媒体重要性的认知存在偏差。教师应该正确认识电教媒体对数学教学的积极作用。其实当下的小学数学课程,有很多知识点是可以通过电教媒体来展示的,尤其是初级几何知识的教学。
应用电教媒体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还能帮助学生摆脱枯燥的理论学习,获得自由思考的空间,同时有利于落实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
(三)从生活处着眼,善用电教媒体
针对教师在电教媒体的利用过程中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况,笔者认为,广大教师首先应该摒弃“以分数论英雄”的思想,而将教学的侧重点更多放在对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的提升上。广大教师还应该善于观察生活,学会将数学知识巧妙地放置在生活背景中,并通过电教媒体展示出来。
例如,在《圆的认识》一课中有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车轴应装在哪里?如果车轮做成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对于这些问题,如果教师仅靠口头讲解往往会让学生越发感到困惑。但是,如果将生活中有关车轮的情景通过电教媒体向学生展示,学生往往就会豁然开朗。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电教媒体教学可以满足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
四、结语
近年来,小学数学课堂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學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尚未落实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因此,善于发现不足,并且积极改进,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葛江云.电教媒体支持下的小学数学导课[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6(10).
[2]蒋文和.例谈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7(11).
[3]丁振燕.优化小学数学电教媒体导入新课的方法探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7(11).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电教媒体;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不仅涉及对学生专业化知识的要求,同时也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发展。可见,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基本需求,也是新课改教学的核心方向。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但对于广大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过于抽象,难以消化和吸收。通过合理的电教媒体手段,不仅可以让抽象的知识更加形象化,使学生易于接受,而且有助于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应用电教媒体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对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广大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合理地运用电教媒体,对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以下几点重要意义:
(一)加速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
核心素养的首要要求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能力,在这一方面电教媒体的应用能够帮助小学生快速、高效地吸收数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的最大特点是内容较为抽象,如果采用强行灌输的教学方式,不仅会让小学生对相关知识感到枯燥乏味,甚至还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而通过电教媒体这一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能够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出来,从而能够更好地被学生吸收和消化。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一点和儒家“举一隅反三隅”的教学追求相契合。而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核心素养也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但是,反观当下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沿袭应试教育的思维,采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而忽视了对学生自主探索精神的培养。通过合理的电教媒体教学方式,能够构建更加丰富的教学场景,从而淡化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总之,运用合理的电教媒体手段,能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自主思考,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数学知识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而来的,其终极目的也是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推动社会的发展。电教媒体能够结合画面,将抽象的知识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兼顾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也能够有效打破课堂的界限,将数学知识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引导小学生在客观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而当下所提倡的核心素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学以致用。所以,合理地应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提升学生这一方面的核心素养。
二、应用电教媒体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不足分析
尽管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国内应用电教媒体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日益广泛,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教媒体的应用呈现程式化趋势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电教媒体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教学手段,但是目前电教媒体在很多课堂上的应用,往往呈现程式化的趋势,很多教师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也是出于应付教学大纲的要求。这无疑会从本质上削弱电教媒体的应用效果,无法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电教媒体尚属于新鲜事物,尤其是对很多欠发达地区的教师来说更是如此。教师由于缺乏应用经验无法灵活地运用。其次,很多教师思想过于保守,不能很好地利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从而让这一教学手段沦为形式。
(二)电教媒体使用的频率较低
虽然当下电子设备在全国的小学逐渐普及,但是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运用频率仍然较低。从总体的课程安排来看,电教媒体教学在实践中使用的频率低;很多教师认为,电教媒体仅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教学辅助工具,尚不能成为主流。另外,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广泛采用了电教媒体,却忽视了借助电教媒体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力。
以上种种,固然与很多学校的课程安排不合理、设备配置不齐全等有关,但教师对电教媒体的错误认识才是关键。如果教师不能正确认识电教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最终会影响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落实。
(三)电教媒体应用的方式有待改进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能够促进他们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吸收。但是,很多教师在应用电教媒体时存在方式欠妥的现象。比如,内容单调乏味,不符合小学生的审美特点,或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接受。
由此可见,要想真正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要重视电教媒体这一手段本身,更要重视对这一手段的应用方式。
三、应用电教媒体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对策分析
针对当前小学数学应用电教媒体教学所存在的不足,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以下解决策略:
(一)从知识点出发,活用电教媒体
针对很多教师在应用电教媒体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僵化现象,笔者认为要从具体的课程知识点出发,灵活地运用电教媒体。比如,很多教师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只是将形形色色不同币值的人民币通过投影仪来展示。这就使教学方式显得刻板,不仅会让教学的方向出现偏差,还会浪费师生宝贵的时间。因为,本课程的核心要点是培养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人民币结算的能力,所以,电教媒体应更多地展示人民币的换算过程。
要想灵活运用知识点,广大教师就必须吃透相应的教学内容,花更多的精力去备课,通过合理的电教媒体内容设计来提升教学效率,从而满足核心素养中关于提升基础知识的需求。
(二)转变思想,巧用电教媒体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使用电教媒体教学的不足,除了受客观因素影响外,更多是缘于广大教师对于电教媒体重要性的认知存在偏差。教师应该正确认识电教媒体对数学教学的积极作用。其实当下的小学数学课程,有很多知识点是可以通过电教媒体来展示的,尤其是初级几何知识的教学。
应用电教媒体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还能帮助学生摆脱枯燥的理论学习,获得自由思考的空间,同时有利于落实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
(三)从生活处着眼,善用电教媒体
针对教师在电教媒体的利用过程中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况,笔者认为,广大教师首先应该摒弃“以分数论英雄”的思想,而将教学的侧重点更多放在对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的提升上。广大教师还应该善于观察生活,学会将数学知识巧妙地放置在生活背景中,并通过电教媒体展示出来。
例如,在《圆的认识》一课中有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车轴应装在哪里?如果车轮做成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对于这些问题,如果教师仅靠口头讲解往往会让学生越发感到困惑。但是,如果将生活中有关车轮的情景通过电教媒体向学生展示,学生往往就会豁然开朗。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电教媒体教学可以满足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
四、结语
近年来,小学数学课堂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學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尚未落实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因此,善于发现不足,并且积极改进,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葛江云.电教媒体支持下的小学数学导课[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6(10).
[2]蒋文和.例谈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7(11).
[3]丁振燕.优化小学数学电教媒体导入新课的方法探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