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教师如何实施诵读教学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55-02
  朗读、背诵是每个老师都会用的方法之一,那么简单的诵读还用得着费心辅导吗?我认为针对性的辅导是必要的。学生的认识能力毕竟有限,他们不可能意识到诵读中更深层的含义,如果仅仅把诵读当作机械的记忆,那么诵读的意义起码失去了一半。
   1.教师应教会他们掌握所学内容的重点
   初一的时候,每天诵读的内容都是一小段当天讲过的对话或一小段课文。这段课文内容中包含着很多语言信息,但每个信息的价值是不同的。同样是单词,有的有变化,有的就不变;同样是动词,后边跟了不同的介词,就表示不同的意思;两句话意思差不多,只是时态不同,谓语部分就有不同的结构……在诵读课文的时候,就应提醒学生,应该特别注意那些用法特殊的单词,含有语法意义的语言点和使用率高的词组,这些重点在讲课时都应标注在书上,要求学生在诵读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这样的指点,简单机械、有口无心的朗诵就成了有意识的课堂教学和复习,与老师讲语法相比较,这种边读边学语法的教学方法更有趣味性,学生不会感到枯燥,而且在同样的时间学完课文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2.教师应注意记忆能力较强同学的特点
   同样是背读,记忆力好、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学得快,背得也快,做题时灵活性也强,这些学生可以很自如地运用通过背读而储存在大脑里的语言信息。可对能力弱的学生来说,掌握和运用所读的内容要困难得多。给这部分学生以必要的辅导,是保证他们能长期通过诵读法并从中受益的关键,也是避免班里出现两极分化的关键。在教学中老师应举各种各样的例子来说明句子可变而句子结构不变的道理,强化学生在背诵中记住句子结构的意识,提高学生运用句子结构的灵活性。在他们积累了一些常用基本句型之后,老师就可以教他们提高理解课文,诵读课文的速度。在诵读前重点放在生词和记语法点上,改下这些新内容,再按着动词发生的顺序,用基本句型把中文句子译成英文,这样反复几次,学生不但能很快学会读,而且能很快的背,用这种方法,既可以省时间,又可巩固句子结构的概念。
   3.要检查学生诵读首先应检查语音
   学习一种语言,首先要做到发音正确。如果语音上出现了问题,本国人听不懂,外国人也听不懂,语言学习也就失去了意义。学生中常犯的语音错误是元音读不准,忽略特殊发音、重读和次重读、非重读、升降调等。如果检查出语音错误要及时纠正,并在书上注明,在适当的时候再重新检查一遍。第二项是检查诵读的流利程度和速度。有些学生比较懒,勉强会读会背,这样的诵读,还达不到真正的储存语言信息的目的,不要说记几天、几个星期,恐怕检查后的几分钟就忘得差不多了,因此,一定要通过控制诵读课文的速度来检查学生用功程度。一篇课文,两分钟背读完和一分半钟背读完相差大约十五分钟的用功量,对于不用功而诵读速度过慢的学生,应要求他们重读,再花5到10分钟,达到流利的程度。凭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采用合适的朗读背诵教学法,通过持之以恒的严格要求,一定能督促学生养成开口朗诵英语的习惯。
   4.要正确处理诵读与书写的关系
   也许有些人会有疑问:强调学生诵读,减少学生抄写,学生们能记住单词的正确拼写形式吗?强调了诵读,减少老师讲授语法的机会,这会脱离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客观实际,会影响教学质量的。
   和汉语方块字不同,英语是拼音文字,拼写和发音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部分单词都符合发音规律,读得出来就应该能正确地拼写出来。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我们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英语拼写和发音之间的关系,强化学生按照发音规律去记单词的意识,把简单枯燥的机械记忆变成有意识的发音规律的运用,培养了学生学英语时的正确思维方式。对个别发音不规律的词,在教学中给予特别的提示,引起学生的重视,在学生诵读的同时,讲解必要的语法现象,避免华而不实的现象。由于学生在大量的诵读中形成了较好的语言感觉,他们只需花很少的时间(可能无需思考)就能很轻松地完成课内外的书面作业了,这样就比较好地解决了诵读和书写之间的关系。
   总之,教师作为初中生学习英语的指导者,我们的教学改革应有鲜明的时代意识。初中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培养学习兴趣,获得简单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打好扎实的基本功,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提供坚实的基础知识。"诵读法"正是符合这些原则的,在传统朗读、背诵的基础上,注入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教学方法,高效率地诵读课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53-0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发展能力的契机。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进行感兴趣的活动时,总会带着一种积极的、愉快的情绪体验,并能较为容易地掌握所学内容;反之,学习效率就很低。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摘要】本文介绍了对以学习者"主体性"为特征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过程。本文对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内涵和教学思想进行研究,并对高等院校公共英语课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学习者"主体性"为特征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如何进行改革。  【关键词】学习者主体性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52-02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55-01  整体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方法,它不仅仅是指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教学,而主要是指把语言形式教学与语言基础知识结合起来,获得丰富的语言信息,从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坚持把学生作为主体,坚持精讲多练,确保学生有足够的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56-01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重视直观的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的掌握英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氛围,而且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动手、动脑的并用过程,是培养技能,有效促进思维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学具、教具教操作,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边动脑边动手,大胆想像,主动探究。如我讲小学英语第三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