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应在有效理答上着力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920997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理答,是指教师能够认真听取学生的表达,敏锐地从学生所提问题中发现问题所在,引导学生进行独立钻研、讨论切磋,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回答问题的关键,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分析,做恰如其分的评价、指导,使学生完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从而达成教学的目标。
  一、深刻反思理答行为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课堂教学的理答方式来看,部分教师的课堂提问的针对性不强,提出的问题缺乏思考的价值,选用的理答方式又不够恰当,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形成和发展。
  1. 追求热闹,忽视思维
  在课堂理答时,很多教师追求学生回答问题的人数,同一个问题,指名回答的学生数量过多,课堂提问的面很广,但冷静下来细细思考一番,其实这种形式仅仅是走过场。如在教学二年级《算24点》一课时,教师提问:“任意选三个数字,能算出24点吗?谁来说说刚才你利用哪三个数字算24点的?是不是任意三个数字、四个数字都能算出24点?”教师先后让9位学生进行了回答。其实,学生经历了实际操作后,很快就会发现有时能算出24点,有时不能算出24点。教师在倾听学生的回答时,应该集中时间来处理“为什么有的三个数字、四个数字不能算出24点?”。因此,教师在学生充分操作、经历计算“算24点”的过程中,要重点思考“为什么这样算?”,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三个数字、四个数字进行加、减、乘、除法分析、思考,这才是真正的“数学化”的过程!而学生也只有在操作、思考中寻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发现其中的规律,才能显示真实的思维过程。
  2. 追求结果,忽视发现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往往希望学生的回答能一步到位,殊不知这样的理想境界在我们的现实教学中是不会如期出现的,往往对学生的错误的挖掘开发,反而会有智慧的显现。
  二、科学优化有效理答的策略
  1. 多激励,给动力
  教师在课堂上富有激情的鼓励,往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自信心十足,并能够主动去探究知识,让整个课堂充盈着生机与活力。
  案例:《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片段。
  开始上课了,教师说:“今天在我们班会产生几名数学家。”同学们十分惊讶。教师接着说:“只要你们能仔细观察,提出问题,认真解决,数学家就会在你们中间产生。”同学们充满了信心。
  教师摆好15朵花,问:你们谁知道这里一共有多少朵花?(生迫不及待地举手,说是15朵)
  师: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答案?
  生1:3 3 3 3 3=15朵。
  师竖起大拇指说:咦,这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带领鼓掌)还有其他解决方法吗?
  生2:我的方法比他的快一点,5 5 5=15朵。
  师微笑着说:你真会动脑筋,这种方法写的短些,节省了时间,真棒!大家还有更好的办法吗?(其他学生的手都没有放下,而是举得更高了)
  师:还有啊?故意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方法确实不错。
  生3:我是用3乘5等于15。
  生4:5×3=15 朵。
  教师运用激励赏识的方法让一堂练习课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不断产生快乐,让他们的思维不断闪现智慧的火花,让上课成为一种享受,让课堂教学充满了魅力。
  2. 重启发,明思路
  教师提出问题后,有时学生不能及时作出反应,一片茫然,分析其原因,在于学生不能彻底理解内容,没有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遇到这样的局面,教师应适度加以引导、启发、点拨,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疑难,引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生成。
  如在执教二年级《认识除法》一课时,拓展练习中安排了这样一道题:妈妈买了12个苹果,小林每天吃( )个,可以吃( )天。题目读完教师问学生:“题目你们读懂了吗?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面露难色。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因势利导,带领学生们动手进行实际操作。
  师:题目要求我们怎么做?
  生:要我们分12个苹果。
  师:你想怎样分?
  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小林每天吃2个,可以吃6天。
  师:还可以这样分?有什么新的想法?
  生1:我认为小林每天吃3个,可以吃4天。
  生2:我认为小林每天吃4个,可以吃3天。
  生3:我认为小林每天吃6个,可以吃2天。
  师:是这个意思吗?谁再来说一说。
  接着教师又分别请了几位学生回答,终于点头会意了。最后得出结论:因为每天吃的个数少,吃的天数就多。
  这样一个处理方式,不但有效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让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迟评价,给空间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整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中,对学生的反馈并不是都需要我们及时进行评价,有时过早的评价,反而会扼杀学生智慧的火花。富有创造性的见解,往往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期。教师应合理利用学生的心理期待,巧妙地运用“延迟评价”,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样常常会产生更多精彩的问题,引发更多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宝应县广洋湖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应该是让学生感到快乐和愉悦的。但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使得课堂上只有灌输,本应富有人文性、趣味性的课堂教学,却失去了活力;学习本应是一种享受,却被学生视
细胞凋亡也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其特征在于特定的形态学和生物化学变化。胱天冬酶是半胱氨酸蛋白酶,其在特定的天冬氨酰残基后催化有限的蛋白水解。它们通过切割必需的细胞蛋
为什么在有些时间段或者有些国家中,地方财政征收相对水平(地方政府征收的财政收入相对于中央政府征收的比例)比较高,而在有些时间段或者有些国家中,地方财政征收相对水平比较
生猪饲养过程中要搞好圈舍卫生,加强饲养管理,做好计划免疫。猪群接种后,常常出现免疫失败的情况,即采用某种疫苗接种后仍然发生该传染病,给养猪业带来经济损失。
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碳金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一些国家以及国内许多地区相继建立了一些碳金融交易平台,碳金融正成为新的区域竞争热点。本文基于“三维立体建设”思路和多维
互动教学强调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交互性,这种互动,是教师将学生同时作为主体的一种理念,这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同时在教学中尽量将教学的一切与学生相联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发展学生的主动性。  前不久,我了一堂研究课——苏教版的《像山那样思考》,在语文互动课堂中,关注学生主动性的调动、提高、发挥;也意在探寻互动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的一些可操作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