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伟大的画家塞尚曾说过:“只有一条路来重现出一切,翻译出一切,色彩!色彩是生物学的,我想说的只是它使万物生气勃勃。”我们要致力于大自然中环境与光线的研究。只要我们睁开眼睛看看周围的世界,不难发现,它是一个充满色彩的世界。
[关键词]印象派 色彩表现 色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9-0196-01
19世纪中后期,在欧洲近代绘画史上出现了一次巨大的革命。法国自然科学中光学与色彩学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时代,在处理光和色彩的变化上有了新的突破,并且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绘画潮流——我们现在所说的印象主义。
提及到印象派,首先我们想到了莫奈,他作为印象派中的核心人物,是印象主义绘画潮流中的勇士,因为他的《日出·印象》使得印象派的名字诞生了。莫奈深刻影响了近代的绘画艺术,当时的法国评论者曾评价说:“印象主义者这个词是因为他而开创的,也最适合他。”隐含着一种新的生活观和世界观。他的艺术中的美不是我们通俗意义上所说的漂亮,它更像是一种会心的领悟,就像《日出·印象》中捕捉到了色彩的音符一样,打破了原来油画风景写生以褐色为主的格式,也不再强调以宗教题材为主的故事情节。用艳丽的色彩以及生动夸张的、大胆的笔触来描绘阳光下、暴雨中等自然状态下的物象。充分体现了画家细致的观察以及通过画面所呈现出来的情感。同时也给观看者留下深刻印象,心灵的碰撞。
尽管莫奈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之后,才征服了画坛。一切不再是黑暗,看那满眼幻化的色彩,是耀眼的青春的生命力,是清澈的天空在赋予生命自然的美好;那是瞬间的感动,永驻着色彩,把自然生命的温暖引向各个世界。他的倔强和热情,质朴和纯真,给人们留下心灵的永久财富。
所以说艺术品是生活的写照,同时油画也离不开生活。表现生活的艺术只有认真细致的心灵才能发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用心去体会,不只要体会生活提高自己,也要用心地去体会学生,从课堂状态到作业质量,各个方面用心发现问题,因材施教。努力做到教学相长。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时也提高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追求新的高度。
在带领学生油画创作课和下乡的课程中贯穿着我们对油画的体会。这在在训练我们的色彩表现和色调感知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学生在观察农村生活的体验中,每个人内心都有不同的感悟与感受。在细心的描绘下都呈现出不同的对自然人文的感知,是有意义的训练和体验。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艺术源于生活。
写生与创作过程中,我充分强调色彩的对比。在画面表达中。对比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有对比才有内容。比如在风景写生中,一棵绿色的树单独看,尽管能看出绿色带黄或者带蓝,冷或是暖,如果同时有三块绿色的物体:绿树,绿草,绿色的河,它们的含色量是取决于其他两块绿色物体的相比较而存在的。不仅这样,各块绿色物体若是分别处于临近物不同色彩的包围之中,周围的环境色又会对它有影响。所以色调板上的颜色不等于画面上的颜色。画面上的颜色是把色彩一块一块地摆在画面中进行对比的。那么在这些对比之中我们也要遵循着一个规律,那就是色调,色调是对象在特定的光源和环境条件下的画面色彩和相互对比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多变的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其实是总体与局部的关系,把每一笔认真出色地完成,最终才有整幅画面的精彩和谐。同理,色彩的迷人之处就在色调中体现出来。在写生创作过程中不仅自己要抓住纲领与重点,也要通过教学把科学理论不折不扣地教给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始他们的创作。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正确的思维开始创作与创新。
“色彩问题不是一个量的问题,而是一个选择的问题。”(马蒂斯)不同的色彩与不同的情感有关,无论是悲哀还是欢乐,是愤怒还是爱慕,都可以用不同的色彩表达出来。毕加索认为:“刺激观念,鼓励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必由之路。”他很懂得运用色彩,在他年轻时经过印象派色彩分解的浪潮后,创造了“蓝色”“粉红色”两个带有明显情感色的绘画作品,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每个画家都有其风格和艺术语言,在写生与创作中每个人也是有其偏爱的颜色。一个人为什么喜欢那几种颜色?这当然与个人喜好和修养有关。偏爱就是个性,就是风格,就是创建。
通过在油画写生与创作的训练中,得到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在今后的绘画道路上,我也都会保持一种认真严谨的态度。
【参考文献】
[1]汝信.论西方美学与艺术[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陆琦.从色彩走向设计[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3]斯蒂芬·戴维斯,王燕飞.艺术哲学[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关键词]印象派 色彩表现 色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9-0196-01
19世纪中后期,在欧洲近代绘画史上出现了一次巨大的革命。法国自然科学中光学与色彩学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时代,在处理光和色彩的变化上有了新的突破,并且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绘画潮流——我们现在所说的印象主义。
提及到印象派,首先我们想到了莫奈,他作为印象派中的核心人物,是印象主义绘画潮流中的勇士,因为他的《日出·印象》使得印象派的名字诞生了。莫奈深刻影响了近代的绘画艺术,当时的法国评论者曾评价说:“印象主义者这个词是因为他而开创的,也最适合他。”隐含着一种新的生活观和世界观。他的艺术中的美不是我们通俗意义上所说的漂亮,它更像是一种会心的领悟,就像《日出·印象》中捕捉到了色彩的音符一样,打破了原来油画风景写生以褐色为主的格式,也不再强调以宗教题材为主的故事情节。用艳丽的色彩以及生动夸张的、大胆的笔触来描绘阳光下、暴雨中等自然状态下的物象。充分体现了画家细致的观察以及通过画面所呈现出来的情感。同时也给观看者留下深刻印象,心灵的碰撞。
尽管莫奈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之后,才征服了画坛。一切不再是黑暗,看那满眼幻化的色彩,是耀眼的青春的生命力,是清澈的天空在赋予生命自然的美好;那是瞬间的感动,永驻着色彩,把自然生命的温暖引向各个世界。他的倔强和热情,质朴和纯真,给人们留下心灵的永久财富。
所以说艺术品是生活的写照,同时油画也离不开生活。表现生活的艺术只有认真细致的心灵才能发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用心去体会,不只要体会生活提高自己,也要用心地去体会学生,从课堂状态到作业质量,各个方面用心发现问题,因材施教。努力做到教学相长。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时也提高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追求新的高度。
在带领学生油画创作课和下乡的课程中贯穿着我们对油画的体会。这在在训练我们的色彩表现和色调感知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学生在观察农村生活的体验中,每个人内心都有不同的感悟与感受。在细心的描绘下都呈现出不同的对自然人文的感知,是有意义的训练和体验。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艺术源于生活。
写生与创作过程中,我充分强调色彩的对比。在画面表达中。对比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有对比才有内容。比如在风景写生中,一棵绿色的树单独看,尽管能看出绿色带黄或者带蓝,冷或是暖,如果同时有三块绿色的物体:绿树,绿草,绿色的河,它们的含色量是取决于其他两块绿色物体的相比较而存在的。不仅这样,各块绿色物体若是分别处于临近物不同色彩的包围之中,周围的环境色又会对它有影响。所以色调板上的颜色不等于画面上的颜色。画面上的颜色是把色彩一块一块地摆在画面中进行对比的。那么在这些对比之中我们也要遵循着一个规律,那就是色调,色调是对象在特定的光源和环境条件下的画面色彩和相互对比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多变的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其实是总体与局部的关系,把每一笔认真出色地完成,最终才有整幅画面的精彩和谐。同理,色彩的迷人之处就在色调中体现出来。在写生创作过程中不仅自己要抓住纲领与重点,也要通过教学把科学理论不折不扣地教给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始他们的创作。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正确的思维开始创作与创新。
“色彩问题不是一个量的问题,而是一个选择的问题。”(马蒂斯)不同的色彩与不同的情感有关,无论是悲哀还是欢乐,是愤怒还是爱慕,都可以用不同的色彩表达出来。毕加索认为:“刺激观念,鼓励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必由之路。”他很懂得运用色彩,在他年轻时经过印象派色彩分解的浪潮后,创造了“蓝色”“粉红色”两个带有明显情感色的绘画作品,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每个画家都有其风格和艺术语言,在写生与创作中每个人也是有其偏爱的颜色。一个人为什么喜欢那几种颜色?这当然与个人喜好和修养有关。偏爱就是个性,就是风格,就是创建。
通过在油画写生与创作的训练中,得到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在今后的绘画道路上,我也都会保持一种认真严谨的态度。
【参考文献】
[1]汝信.论西方美学与艺术[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陆琦.从色彩走向设计[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3]斯蒂芬·戴维斯,王燕飞.艺术哲学[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