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校分析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来源 :化工时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2784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课是在信息化时代和新教学理念下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大众化和智能化的特点受到人们的认可和关注.其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又可以表现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近年来深受高校师生的青睐.本文通过对高校分析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分析了课堂教学的现状,探究了如何将微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以期提高分析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本文以灵芝孢子粉作为原料,通过水解-活化两步法制备了生物质基电容炭,氮气吸附脱附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电容炭以微子为主,孔径主要分布在0.8~1.0 nm.循环伏安(CV)测试得到该电容炭的比容量为150.8 F·g-1(扫描速率为5 mV·s-1).在恒流充放电(GCD)测试中,当电流密度由0.5A·g-1增至20A·g-1,该电容炭的容量保持率为67.0%.较小的阻抗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表明,该方法制电容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重金属的危害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水体中重金属元素的检测是监测、治理、预防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对水体中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的常见方法,并讨论各种方法的特点、局限与发展方向.
MAPR蛋白家族在中枢神经系统大量表达,在神经细胞中具有神经营养作用.孕酮受体膜组分1(PGRMC1)、PGRMC2、神经营养因子蛋白(neudesin)和细胞色素b5结构域蛋白(neuferricin)都属于MAPR家族,是细胞色素b5家族的一个亚家族,由具有Cyt-b5样血红素/类固醇结合结构域的血红素结合蛋白组成.但与经典的核或膜结合类固醇受体缺乏同源性.除了结构上的相似性,PGRMC1、PGRMC2、neuferricin和neudesin表现出多功能的生理特性,涉及胆固醇/类固醇生物合成、药物代
通过一实际案例介绍了如何选择罐区废气收集方式,如何确定储罐呼吸量.废气预处理采用了深冷回收,末端尾气治理设施采用了新型的超低排放燃烧系统.该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尾气浓度适应性强,经济性好等优点,可作为储罐区尾气集中处理的一类有效处理方式.
化工原理是化工、制药、环境和食品工程等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文章分析了化工原理课程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自然有机融合的难点、介绍了“三位一体”教学理念引导下的思政元素挖掘,详述了授课过程中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实践.以期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自噬是细胞应激条件下出现的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正常反应,是利用溶酶体降解自身细胞内受损物质成分的过程.近年研究发现,自噬在糖尿病引起的睾丸损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糖尿病男性生殖功能损伤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就糖尿病引起的睾丸损伤的发病机制、自噬在男性生殖系统的作用以及调控自噬的相关信号通路对糖尿病男性睾丸损伤发生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物理化学课程是化学、材料、环境等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偏导数、全微分等数学知识贯穿着物理化学的各个章节,偏导数之间的简化运算与证明是热力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本文专门探讨循环关系用于偏导数的简化运算,并通过实例说明循环关系在简化热力学公式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测试技术课程在机械、电气、化工等相关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介绍了测试技术课程的现状,针对实验内容设置、教学模式、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测试技术的三阶梯式实验方案,希望对测试技术相关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任务,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有机化学是化学、化工、制药及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为用人单位输送合格人才,必须不断对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对课程考核进行完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思政建设和考核方式方面进行了探索,致力于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
在“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中,利用“云班课”平台将线上课堂与线下课堂有效结合,优势互补,形成混合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提高课堂效率及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