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学业减负何以越减越重?——复杂理论视阈下中小学减负阻力研究

来源 :教师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g61367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小学生学业减负存在着“越减越重”的悖论。通过将复杂理论的非线性、开放性、动态性、自组织性特点和减负阻力现象的联结考察,高考“指挥棒效应”、外部环境氛围、教育导向力量的调整、有限教育资源的高强度竞争是造成当前中小学生减负“越减越重”悖论的主要阻力所在。因此,真正解决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需要高考制度、教育环境、教育资源、社会导向等多方面优化和改革。
其他文献
烘钢炉的闸门打开了,工人们紧张地从一片火海中拖出500公斤重的钢坯,借着活动地辊的推送,轧钢机敏捷地捉住钢坯,送入档口,钢坯冒着火焰直射过去,接着又从第二个眼口中钻了回来。  当钢坯从最后的眼口中吐出来的时候,已是十多米长呈T形的火红钢轨了。热锯机呼呼作响,火星直冒地把它两头切平,再送入冷却场中,现出了青黑的钢铁本色。  “第一根钢轨做出来了!”现场响起兴奋的欢呼声。  这是1950年5月10日,
本文以中学歌唱课《雪绒花》为例,探索柯达伊首调唱名体系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与应用,解释此法在本国音乐课堂中的实践意义与理论意义,阐明其因何缘由传入中国以及教法本土化研究现状,比较“柯尔文手势”“首调唱名法”与“固定调唱名法”这三种柯达伊教学手段,并且得出结论,柯达伊首调唱名体系应用于国内音乐课堂实践中,可有效辅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音乐水平能力发展,是适用于我国各年龄阶段音乐课堂的宝贵经验及合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