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生物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auv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培养应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学习成果的评价三个方面阐述怎样优化生物教学,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物教学;兴趣;优化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项活动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学习兴趣浓厚,就能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情绪能提高人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使体内器官协调一致,有助于充分发挥整个机体的潜在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兴趣的培养应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近几年来,我从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学习成果的评价三个方面优化生物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优化生物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综合书本内容,引用生动、具体、恰当的实例,使学生对当前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情况有感性认识,进而认识到生物学的重要性,感到有掌握它的实际需要,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一)引入著名科学家的典型事例,培养学习兴趣。如讲到“近亲结婚的危害”时,向学生讲述“达尔文的遗憾”这一故事:达尔文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和表妹玛丽结婚。近亲结婚,祸及子孙。聪明的达尔文和美丽的玛丽生下十个孩子,个个体弱多病,有三个很小就夭折了,其余七个子女都不同程度的患有精神病。三个女儿一辈子都不能出嫁,有三个儿子无生育能力,终身未娶,第四个儿子一生娶了四个妻子,也没能抱上一个孩子。学生听后兴趣盎然,个个若有所思,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我国婚姻自由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重要意义。
  (二)联系社会热点,培养学习兴趣。热点问题最富吸引力。如在讲述“无性生殖”时,联系“克隆羊”技术,简介“克隆人”的情况,继1997年克隆羊“多利”引起科学界的轰动后,1998年初,美国科学家理查德·度德宣布一项克隆计划,表示要在短期内“制造“出第一个克隆人,并打算将生产过程企业化,最终目标是在美国国内及海外设置多个复制诊所。此举引起了全世界对克隆技术的关注和讨论,各国政府及科学家们都对此项计划进行了批驳。为什么大家都要反对“克隆人计划”呢?引导学生从这一技术发展对人类文明和希望的困扰与威胁,从人类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进行讨论,使学生对无性繁殖的概念及无性繁殖技术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样,既活化了课堂教学,又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三)结合生物科学成就,培养学习兴趣。对最新发生的事情怀有强烈的好奇心是人类共有的天性。同时有利于学生了解与生物相关科学的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讲到“生物性状的变异性”时,插入“世界上几乎没有两个人的指纹完全相同的现象”,接着介绍视网膜取款机的发明:英国学者发明了一种自动取款机,人们不必记密码,只凭自己的眼睛就可取款。机器将所有人的视网膜纹存储起来,取款时人在机器前坐下,机器就开始对人的视网膜进行扫描,确认后,钱就会根据所需自动送出,简单方便,绝不会有冒领。因为视网膜和指纹一样,每个人都是绝对不同的,包括亲子代之间。
  (四)贴近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提出一些学生在以往经历中想了解而未了解、想解决而又未能解决的的问题,让学生在尝试用所学知识去解释,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例如:在学完“植物的新陈代谢“后,向学生提出,大棚内种植蔬菜,如何提高产量?让学生分析浇足水,施好肥,保持适当温差、光照,增施CO2肥等措施的理论依据,使学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二、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维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愉快感觉,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直接兴趣。
  (一)多种教法综合运用,实施愉快教学,培养学习兴趣。讲授法可以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最大量的,最系统的科学知识,是常用的教学方法,但是学生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如多采用直观、启发性教学,充分利用电教仪器、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多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如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实验”;采用“分组竞赛法”结尾,这样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可以激发并维持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
  (二)加强实验教学,满足学生亲身实践的愿望,培养学习兴趣。仅学习课本知识,不做接近、探究等有关的实践活动,就不可能使这种学习知识的需要得到满足和产生愉悦感,兴趣也就不可能形成。实践是学生直接接触生物学的一种方式,它能使学生对生物学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是兴趣形成的重要环节。例如在讲完“呼吸作用”后指导学生进行“验证植物呼吸作用能产生CO2”的实验;在做完“观察根对矿物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实验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CL-能和HCO3-发生交换吸附”等。
  (三)注重学法指导,使学生更易掌握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兴趣。正确的学习方法能成功掌握有关的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产生兴奋感、自豪感,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必需注重正确的生物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容易。例如在“生殖的种类”、“减数分裂”等章节中,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列表、画图等方法,比较各知识点的异同及联系。
  三、在学习成果的评价上,重视激励的作用
  正面的评价是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能增加学生学习成功的愉悦感,可以使他们对生物学产生持久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课堂提问时,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能力型的问题,并在回答过程中,根据情况加深问题的难度,以促进他们思考,成绩差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给他为其他同学做示范演示的机会,使这部分同学提高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等。通过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满足感。
  综上所述,兴趣爱好是学习的源泉,教师只要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变换教学模式、优化生物教学、培养学习兴趣,就一定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赵红社(1975-),女,1998年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物理系,从事教育已十二年,中教一级,现任教高三物理。    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这就出现一些“不超出大纲,不拘泥于教材,不一定覆盖多个知识点”的巧建物理模型题、信息题。传统的题海战术已经落伍,如何应对新课标下的高考,下面我就教学实践浅谈自己的复习方法。  一、降低难度,重视基础  
期刊
实行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学校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主要通过学科教学来完成,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的双向交流过程,只有教师将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激励手段,激发课堂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教学过程优化。  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开端,是培
[摘要]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与探究能力有着密切相关。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科学引导学生开展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激发积极获取化学知识的技能,以及认识和解决化学疑难问题等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学生探究活动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胡廷彬,男,福建省屏南县屏城中学教师。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挖掘与开发与探究能力密切相关。本文力求从有效优化化学教学方
在当前的企业发展中,企业货物以物流为载体进行流通,有效实现了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且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物流逐渐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第三利润来源”,有效提
期刊
[摘要]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在一些由2~6人组成的异质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小组中,学生们通常从事于各种需要合作和互助的学习活动。在小学英语课堂上适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非常重要。  [关键词]小学;英语;合作;运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课堂
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我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根据中学教材的内容编排突出了对这种能力的培养,采取了指导性的学案模式,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运用。英语的课堂教学应当反映这种特点,以用为主,树立一种“大英语教学观”,让英语教学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首先是教师观念的转变。英语教师要转变的第一个观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