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化学课堂演示实验要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hi9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指出,要提高中专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效果,应充分运用化学课堂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教材,讲课堂演示试验的“五结合” 。
  关键词: 中专化学 课堂演示 基本要求 五个结合
  
  课堂演示实验是教师讲授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化学教学的特色方法。为了加强演示实验,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拟就基本要求和做法,谈谈一些方法。
  
  一、基本要求
  
  (一)实验目的性要明确。教师对每个演示实验应该要明确:(1)这个演示实验要说明什么问题?(2)要得出什么结论?(3)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实验技能?(4)实验的重点、关键、主要现象是什么?(5)哪些部分要求学生特别注意?均应加以深思熟虑,做到心中有数。
  (二)课前预试,准备齐全。课前要做好预习工作,对所有演示实验,预做1至2次,即使认为很简单的实验,也不能忽视。只有这样,对药剂纯度、溶液浓度、装置的气密性等存在的问题才能及时发现,并加以解决。对容易发生事故的实验,要特别注意,仔细考虑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现危险,做好一切安全措施。在预做过程中,应用的仪器、药品及其它用具要一一备齐。
  (三)意外事情要有准备。仪器必须备用一套,尤其是气体发生装置和反应管部分,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如若不慎,容易损坏,从而直接影响实验的进行。
  (四)装置整齐,注意安全。实验装置既要整齐美观,更要注意安全。就整齐来讲,从塞子打孔、玻管弯曲、仪器连接、支持位置都要设计合理、布置紧凑,做到有利于操作,有利于拆卸。就安全来讲,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因为它不仅影响到学生对科学知识探索的兴趣和信心,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师生的身心健康。对一些可能发生意外的实验,要加强措施,防患于未然。
  (五)物品整洁,排列有序。演示台上不要堆满一时还不要用的东西,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应把仪器、药品按实验次序排列整齐,把准备让学生观察的主要部分要尽量突出,面对学生,利于观察。
  同时要养成整洁、用后放回原处的习惯,教师要以身作则,切不可将废物、废液乱倒乱扔,仪器、药品乱放,灯火不灭、瓶塞不盖、桌面不洁等这些都会给学生以不良影响。
  (六)实验操作要规范化。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
  (七)只准成功,不许失败。演示实验的结果会直接关系到学生正确掌握知识和正确概念的形成。实验成功,往往是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的前提;实验失败,往往会影响结论的形成。因此对于教材上规定的演示实验,要千方百计努力做好,使学生通过感觉形成印象和概念。若一旦实验失败,必须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在下一课时补做。
  (八)实验现象要求明显。现象明显性是演示成败的关键。要做到每一个学生都能清晰观察到。在实验中,常常遇到关于物质性质微小的实验现象,这就要增强它的可见度。幻灯投影实验恰好是它的补充和发展,要充分发挥它在教学中的应用。
  (九)用药适当,废物利用。在实验经费不足和仪器、药品不容易买到的情况下,教师每次用药量要适当,注意节约。教师要教育学生注意节约,同时要指出用药过量会影响实验结果,甚至于在某种情况下还会造成事故发生。教师要尽量利用废弃物质,如制氢气所需锌,即可发动学生收集废电池的锌皮;又如可通过化学小组从高锰钾制氧中的废物回收二氧化锰,在节约上要做有心人。
  (十)事后清洗,养成习惯。演示之后,教师应回准备室清洗器皿,清点器材,归还管理室,若有损坏,及时填写清单,以备记帐登记,才能确保器皿清洁,仪器、药品添置,保障供给。
  
  二、课堂演示试验的“五结合”
  
  (一)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我们认为主要是指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这四种能力结合起来,构成“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通过“看、记、想、归”四条途径,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1.看:即观察能力,实验开始时,应使学生明确“观察什么?”“为什么要观察?”“怎样观察?”“注意什么?”“记录什么?”等,让他们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和思考。例如:镁的燃烧。为了说明化学变化,这一实验主要目的是为了要看到新物质——氧化镁的生成。因此突出地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观察“冒烟”和“掉下的渣”上。不然,学生往往把“耀眼的光辉”作为重点,这样就错误地根据发光、发热来形成化学变化的概念。
  2.记: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实地记录下来,并把它牢固地记忆在头脑之中,作为去掌握“双基”知识的依据。
  3.想:观察仅仅是先导,我们要引导学生把所得感性知识,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使之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形成概念。
  4.归: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找出它们的共性,总结归纳一般规律。如做葡萄糖和新制氢氧化铜共热,产生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的实验,让学生归纳出,这一反应是检验醛类物质,含有醛基官能团的有机物都有这一反应的规律。
  (二)与幻灯投影结合。投影实验能增强实验效果的可见度,使原来看不清的实验现象看得清晰,达到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到实验现象的目的。例如“原电池”、“钠和水反应”、“电解和电镀”、“物质结晶”、“分子的极性”等十几个内容。如电解的教学,把惰性电极和铜作电极分别电解氯化铜溶液投影在屏幕上,启发学生把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从微观角度去思考、比较、概括,了解惰性电极本身不参与反应,非惰性电极即阳极本身参加氧化反应,得出“阳极氧化”的非惰性电极放电能力大于阴离子放电能力的规律。
  幻灯投影,不仅能增强实验效果的可见度,更重要地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发展抽象思维是极其有利的。
  (三)与学生的演示相结合。课堂演示应以教师为主。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力的培养,可以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到讲台上动手操作。这样做的优点是:(1)学生错误的操作方法能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和纠正。(2)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实验技能和技巧能教育其他同学。(3)及时发现教师在平日教学中实验操作规范化的不足之处。(4)为学生分组实验培养骨干力量。例如“甲烷的实验室制取”一节教学,由学生到讲台上对取药、装药、安装、加热、收集等全部过程进行操作,让其他学生随着实验进行观察。
  (四)与课堂提问结全。实验提问可用在复习旧课和巩固新课中进行,学生只有通过认真观察和积极思维,才能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例如,讲完SO2性质后,第二节课做了这样的演示实验;分别取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各2毫升于两支试管中,往试管中通入SO2,均能褪色,再加入BaCl2溶液,均产生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让学生写出盛溴水的试管内反应的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回答能否肯定二者褪色是SO2漂白的结果?为什么?回答这样的问题,只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这就迫使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积极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与实验复习课相结合。这是以实验为手段来复习化学知识的一种课型。它比单纯靠教师讲述、讨论来归纳总结新学知识效果更好。这样做可使学生将知识掌握得更牢固、更深刻。
其他文献
摘要: 中学政治对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起着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作用。然而,必须承认的是随着社会发展,其实际效果越来越不容乐观。中学政治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更新中学政治教育的突破口就是实施中学政治研究性学习。这已成为广大中学政治教育工作者所认同的政治教育理念,其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教学改革和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 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 改革必要
摘要: 本文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分析,提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立体式教学法,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 初中历史 立体教学 改革    新课改之后,对初中各个学科的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对初中各门学科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各个方面的素质。对于初中历史来说也将面临着这样的一个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应该从教学方式的
摘要: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培养全面发展和具有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每个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高中 地理 多媒体 教学    20世纪末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随着国家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水平已成为各类学校所关注的大事,把多媒体用于教学已成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流。一些有条件的学校相继建立了一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有许多聪明的、天赋很好的学生,只有当他的手和手指尖接触到创造性劳动的时候,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能觉醒起来。”即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直观教学法,利用和借助实物、图片、模型、标本、动作、语言和电化教学设备等进行具体形象的教学的方法。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强调要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物理实验不仅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还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
摘要: 教师都希望自己教的学生是最棒的。本文探讨了优秀物理学生的培养方法:重视物理定律的建立过程,指导学生自学,加强实验指导,多一些能力方面的要求,注重情感交流。  关键词: 物理 教学 学生 培养    物理教学中培养优秀学生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我在物理教学中努力探索了培养物理优秀学生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1.重视物理定律的建立过程    学生学习物理,首先接触到的就是物理定律。因此,怎样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以单一的传授科学知识为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过分追求形式,教学方法上过分强调讲授,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少,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关注与培养,教学内容不能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要着眼于每一位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针对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特点,在科学的教育理念支配下,形成了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课堂实施策略。    
摘要: 针对初中生中考或各类物理竞赛,就功率这一专题,文章给出了重要的基础理论的论述,同时结合具体实例,给出了这些基础理论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功率 时间 定义式 压强    物体做功的快慢或者说功率问题,是历届中考或各类物理竞赛常考的一类问题,如何做好物体做功的功率这一部分的教学,是十分值得重视的一个教学环节。笔者汇集这一部分多年的教学经验,简略地介绍了一些教学中的心得体会,以期对初中物理教
目的:应用分布式动态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对支气管哮喘进行系统化、标准化管理,为支气管哮喘的的防治及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并评价其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