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农业工程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gyues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振兴战略是现阶段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优秀人才是振兴乡村的重要因素。近几年,随着中国教育的深化普及,农村籍大学生数量持续提升,这些大学毕业生是否愿意返乡工作与创业,对于乡村战略的实施成效具备较大影响。该文对乡村振兴战略之下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影响原因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其他文献
为试验35%绿速达代替尿素做追肥,喷后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田间追肥试验。从试验结果可知,35%绿速达代替尿素做追肥能明显提高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玉米籽粒百粒质量,对玉米的生长及产量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玉米是中国的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于满足人们饮食需要以及推进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此,该文分析了农业信息化背景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并探讨了玉米常见病虫害的防治办法,以供专业人士参考与借鉴。
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上,植保无人机与飞防助剂应用给小麦赤霉病发病率和病情控制带来了一定的帮助。为了探究其具体效果,该文结合防治的具体实施过程,对植保无人机遇飞防助剂所带来的具体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采用变量控制的方式,对植保无人机和助剂进行了有效测验。期望通过此分析,可以提高人们对于植保无人机与飞防助剂的认识,实现该技术的良好应用。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下广大乡村地区涌现出了一股创业的潮流,与此同时,大学生面临就业困难的问题,怎样引领大学生到乡村进行创业?在这一进程中存在哪些困难?该文阐述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进行创业的困境,旨在为相应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建议与思路。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向前推进,互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和应用,并转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极大地给予我们生活的便利。中国是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农业是中国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十分大的比重,农业健康发展对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有很大作用。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发展,依托先进农机设备,更好地推进了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互联网信息技术背景下农机推广工作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传统的农机推广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阶段的实际需求,对此就需要转变传统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农业发展速度的加快。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中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必须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并有效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同时要利用信息技术有机整合农业资源,进一步提高中国农业经济发展质量。
为研究温室气象要素变化对作物光合速率的影响,以坐果期草莓植株为试验材料,设计嵌套试验,利用回归型支持向量机算法(SVR)实现多种气象环境因子输入条件下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拟合,建立光合速率预测模型,采用异校验分析方法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模型充分考虑了各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模型决定系数为0.9552,斜率为0.9761,截距为0.2756,拟合度较好,模型精度高。
为探索冬荪林下种植高效栽培技术,给冬荪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奠定基础,进行了不同栽培料用量、树种、播种时间对冬荪生长情况以及产量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栽培料用量为30~40 kg/m2时既节约资源,又有利于提高冬荪产量;主材以青冈树种最优,但柳杉、刺槐可作为替代树种进行冬荪种植;冬荪种植的最佳播种期为每年的3月左右,此时既能提高冬荪产量,又能节约管理成本。
【总体情况】5月新闻舆情总量11.3万余条,较4月减少10.2%;微博总量39.9万余条,较4月减少6.1%。本月,“三夏”生产是关注重点,农业农村部对“毫不放松抓好‘三夏’生产”的全面部署引发持续报道,麦收全程机械化作业、冬小麦种植面积增加等向好态势也广泛吸引舆论目光。乡村振兴话题备受关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等配套政策的密集出台受到舆论广泛肯定,“红色资源”推动乡村振兴的积极实践引发集中宣传。
发展有机旱作就是打造农业的“绿水青山”。该文论述了山西大同从2018年以来实施有机旱作农业的发展现状与主要做法,总结了取得的成效亮点,为进一步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规程、标准体系,积极探索更加高效、经济的发展模式,提升第一产业发展后劲,走出具有大同特色的有机旱作农业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