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道高考题谈谈地理新课程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oxin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们现在是否过于关注提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论证探讨问题等方面的训练而忽视了一个同样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存量知识的学习呢?
  关键词:新课改 提取解读信息 调动运用知识 论证
  有一道安徽新课程高考题如下: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图12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
  32. 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 )。
  A.大西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
  图示信息显示降水由东南向西北减少,通过调动东南季风的知识,我们会得出选项C。但是正确选项却是D。很多人觉得此题信息具有误导的嫌疑,与新课改的考察方向背道而驰。开始我也这样认为,但是经过思索之后,发现我们是否走进了新课改的误区?我们现在是否过于关注提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论证探讨问题等方面的训练而忽视了一个同样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存量知识的学习呢?
  如果这不是一道错题,没有过度解读的话,那么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应该作为存量知识教给学生。不仅如此,季风区里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分界线也应该作为存量知识学习,而这一点历来都被我所忽视了,算是我们的一个教学盲点。因为我们对这两类季风的分界线不清楚,为此,我查了以下资料:
  首先分析题目:“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指的是哪呢?肯定不是柴达木盆地。这里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印度洋还是太平洋呢?图A中显示四川西部是东南风啊。继续查资料:“西南季风,可过横断山脉,于7、8两月以极微弱的湿气进入柴达木盆地,……”得选印度洋。
  看下文:“5-10月玛曲地区上空水汽主要有两个来源:在高层主要是从孟加拉湾及周边海域北上进入青藏高原东南部,然后直接进入玛曲地区的西南水汽输送带,它属于南亚季风的偏南气流输送带;在低层则是经我国南海和东海海域北上到达川渝地区,然后进入玛曲地区的东南气流水汽输送带,它属于东亚季风的偏南气流输送带。”
  再看下文:“5-10月输送到中国大陆的水汽主要有四个来源:第一支为印度西南季风经孟加拉湾和中印半岛流向中国大陆西南部的水汽;第二支为沿105°E附近经南海北上进入中国大陆的跨赤道气流带来的水汽;第三支为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南侧的东南季风从热带西太平洋所带来的水汽;第四支为中纬度西风带气流输送到我国西部的水汽。与前三支水汽输送路径相比,第四支水汽输送通量要小得多。这四支水汽输送汇合于我国东部,然后又向朝鲜半岛和日本输送。玛曲地区则位于中国东西部交界处,青藏高原的东北边坡地区。玛曲地区5-10月主要受前三支水汽输送影响,其中第三支影响最弱。这三支水汽输送通道路经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最终到达玛曲地区。这样也间接地印证了玛曲地区5-10月强降水的集中分布调整和水汽来源。”
  看来,此处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分界线究竟是怎样的呢?
  分界1:“……热带气团在6、7、8三个月几乎控制我国111°E以东的广阔地区,成为我国东南季风降水体系。而100°-110°E之间为高原季风降水体系。”这是以大约110°E经线为界。
  分界2:“西南区地处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交会处,深受两类季风的影响。大致以二郎山——大相岭——凉山——大关——威宁——兴仁——南盘江一线为界,东部受东南季风影响为主,西部则以西南季风影响最大。”
  显然,这条分界线并没有延伸到青海东南部。结合图A中的风向示意及相关资料,我认为分界线2更为合理。
  通过这一案例,我发现在现在的新课程教学中,我们中学教师按大纲的要求,非常注重对高中学生在关注提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论证探讨问题等方面的训练,特别关注对各年高考题的分析,及对书本内容的发掘,但在对课外知识的学习积累方面以及对地理学科前沿的教学引导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该加强自身课外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师生对广泛的课外材料的把握,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这样我们才不会走进新课改的误区,从而发现地理教学的真谛。
  参考文献
  [1]《中国自然地理图集》.P45,1998。
  [2] 伍光和 等《柴达木盆地》.P36,1985。
  [3]《玛曲5-10月水汽通量及强降水水汽来源分析》.兰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4]伍光和 等《柴达木盆地》.P36,1985。
  [5]李涛《中国地理》.P159,2007。
  [6]柳鉴容 等《我国南部夏季季风降水水汽来源的稳定同位素证据》.自然资源学报,2007年,第6期。
其他文献
目前,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的素质。然而,实际上多数初中毕业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差异很大,势必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从“教”的方面来看,仍有不少教师仅考虑面向占多数的中等生施教,在教学中采用一个统一的教学目标、一种教法、一种作业、一种评估测试。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必然不能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不利于
期刊
我自参加工作以来,今年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根据自己这些年的教学,我发现对于高中生来说,物理一直是大部分同学最头疼的一门学科。为什么这部分同学学不好呢?其原因何在?实际上归根结底是这些同学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从而使自己成为班上所谓的差生。  作为物理教师,我们该有怎样的对策?根据这几年的教育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心得:  一、学生厌学情绪、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  同学们之所以学不好物理,原因主要
期刊
自新课改以来,历史教材在学科体系、内容设置、评价方式等诸方面更趋于科学、适用、规范、合理。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历史史实的久远性,使得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意志、情感等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障碍。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障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本文通过对文本的强化,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一、让活动走进文本  新课改以来,我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根据文本知识创设较真实的历史情境,
期刊
教师教学行为的随意性不可能建设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必须用科学的眼光来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个片段。新课改强调现代课堂教学设计要更多地强调师生间的相互作用,注重调动教学系统中各要素的能动作用,即教师要有效运用各项课堂教学技能,优化教学过程,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发展学生智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导入、讲解、提问、强化、调控、结束和反思七大部分,这些是中小学课堂教学所必需的、
期刊
目前的高中数学教育仍然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这种教学思路在一段时期内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传统教育显然落伍了。为此,要求广大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传统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大致有“六种途径”可以提高高中的数学质量。  一、解读教材中培养创新  要重新认识教材,从中挖掘创新素材,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从而创设教学活动
期刊
摘 要: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是一种准确性比较高的语言直觉。本文拟从读、思、说三个方面探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  关键词:语感培养 读 思 说  语感是语言学科最显著的特点,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丰富的积累,培养语
期刊
在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学生在课堂中能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能掌握当堂所学的内容,并且有质量地完成了作业,然而单元检测或期中期末测试时,却对所学内容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缺乏学习之后的反思。正因为缺乏反思,使所学知识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样所学知识就容易遗忘,形成知识脱节,从而造成了以上现象。  那么,什么是反思能力?如何在新课标的数学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反思
期刊
教学的创新是课堂教学发展的不竭源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教学机智灵活机动地动态生成新的提问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教学研究。恰当地运用提问,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情,诊断学习障碍,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有效提问已经成为当代课堂教学的一项基本功,而且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实现课堂教学质量“增值”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期刊
摘 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一轮接着一轮,但其核心内容仍然是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策略很多,设计和使用学案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本文作者在新课程改革中针对化学复习学案的设计和使用进行了重新思考和再实践,从学案的设计、使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实践、创新,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践案例,这对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化学复习 学案设计使用 高效课堂  长期以来
期刊
2011年5月14日,我有幸在山丹城关小学参加了山丹县教育教研培训活动。活动期间观摩了城关小学两位老师的生本课,在这两堂课上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两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