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了独立学院学生欠费问题的现状和影响,探析了造成当前独立学院学生欠费的多方面原因,针对欠费情况提出了解决独立学院学生欠费问题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生欠费;成因;对策
我国从1993年起开始在部分高校试行收费试点工作,到1996年全国高校招生“并轨”学生开始要交学费。伴随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2001年高等教育大胆探索,依托母体,兴办了独立学院。由于其特殊性一以学养学,独立学院学生学费是否欠缴直接影响学院的生存和发展。然而由于某些原因,近年来独立学院学生欠费问题日趋严重。当前,国家对独立学院缺乏经济投入,学生欠费比重加大的情况下,直接影响学院的正常运转,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高校建设和发展的瓶颈,这一情况在独立学院显得尤为明显。
一、独立学院学生欠费现状及对学院影响
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欠费问题日益突出,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一些发达城市独立学院学费都是一年13000元以上,在中部省份一年是8000-10000元,学生欠费金额越来越大。据对江西省部分三本高校的调查,近两年学生欠费少则四五百万元,多则上千万元。学生欠费人数逐年增多,有的学生欠几千元,有的欠上万元,甚至有一部分从开学到毕业根本就没缴纳过一分钱的学费。欠费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读书的孩子多且经济困难;家庭成员遭受了重大疾病而需要巨大金额的花费;难以认定的贫困生;恶意欠费。对于恶意欠费这一类学生,父母每年都已将学费给了他们,而他们将钱挪着他用,有的同学买电脑、买手机,有的投资做生意,有的同学买基金,炒股票。而有的同学交费呈观望态度,只有当学院催缴时,其他同学缴,他才会缴,这在高校学生中似乎是不公开的秘密。甚至有的同学将钱存进银行获得利息。最令人伤心的是欺骗父母奢侈消费,家里按时给了学费,结果被拿去吃喝玩乐,甚至从事赌博等违法行为,能拖就拖,能欠就欠,许多高校被拖欠的学费每年都在递增,越到高年级欠费现象越严重。
作为独立学院的校方一直在和银行方协商,争取为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办理助学贷款,但迟迟没有结果,其原因首先是国家没有完善对独立学院实行助学贷款资助的政策。其次是当前大学生诚信水平低,“借贷不还、信用缺失”。一是骗贷逃贷:借了贷款不还,甚至压根就没打算还,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比例高达10%,全国100多所高校被银行纳入“黑名单”,部分大学生出具假证明骗取助学贷款。浙江大学法学院的何老师曾经对4000名在校大学生关于拖欠学费作了一项调查。调查中,有17.8%的同学反映自己“不能按时交纳学费”,在这些同学中,有8%的同学对于所欠的学费表示“能拖欠则拖欠”,还有8.2%的同学要“看学校和其他同学的态度”。回答要积极筹钱的同学有76.3%,在申请助学贷款的同学中高达18.3%的同学不准备按时还贷。独立学院是以学养学,学院的经费开支必不可少,要想学院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有办学经费作保证。而庞大的欠费金额,严重影响学院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欠缴学费影响到教职工的工资和福利,教师教学、科研水平。难以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不利于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在一些独立学院里,采取了将欠费指标分配给每一位教职工,在不给学生压力的同时又要按时催缴,未完成任务的教职工暂停发工资。为了学费与学生红脸,损害了良好的师生和谐关系。最后是恶意欠费学生很大程度上会带坏其他同学,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一旦放纵,就会导致欠费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严重影响学院建设和发展,同时给学院安全稳定带来隐患。
二、探析学生欠费原因
1 高昂的学费是造成欠费的首要原因。独立学院的学费将近一二本高校学费的2—3倍,对于占我国人口将近80%的农村家庭以及城镇居民中的低收入家庭来说,每年的学费再加上数目不小的学习、生活费用,确是一笔较大的费用,家庭的经济负担可想而知。像孤儿、单亲家庭,父母一方有重病而无劳动能力、城市双下岗、农村多子女家庭就更难以支付。实际上,大多数贫困家庭每年的纯收入尚不能供给一位大学生读一年的大学所需。
2 高校不完善的助学政策及学生诚信的缺失是欠费重要原因。高校现行的“奖、贷、助、补、勤、减”为主体的多元化助学体系,并不是在每所高校每位学生身上都能得到体现。助学贷款作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最为有效的资助手段之一,其要求也要高的多,独立学院的贫困生根本无法获得助学贷款。而国家为了保证公民平等享有受高等教育权利,要求高校不能让一个贫困学子失学。这種不完善的助学政策,势必会影响到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缴学费,致使学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碍。还有一部分学生,他们平时过着富裕的生活,但总是想方设法将自己“编入”家庭经济困难者的队伍,特别从2007年国家对贫困生资助力度加大以来,他们借对家庭经济困难情况难以认定的机会,在当地政府开虚假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来获取贫困生的指标。还有少数学生恶意欠费,他们有的把学费进行超前消费,购买电脑手机,开学时“有钱不交”,期末时“无钱可交”。有的把学费用于投资。这一现象是当前高等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
3 其他因素影响的欠费。当代大学生富于理想,但缺乏艰苦奋斗的意识,追求物质享受,任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某校有一名农村的学生,开学时家长已把学费给他,可他老是拖着不交,对老师说家里没有钱,把学费都用在买电脑、买手机、上网、吃喝谈恋爱上了;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信心缺失,据了解,部分欠费学生认为所学专业将来毕业后并无多大作用,也就把学费先欠着,等觉得需要毕业证的时候再说;还有就是同班同学有不缴学费可以照常上课、参加各种考试和评优评先。于是,不少学生争相效仿,甚至部分学生已经带足学费,但受未缴学费同学影响,等待观望;催缴学费没有更好落实到基层,使得基层管理人员对学生欠费问题不够重视,催缴力度不大,大大减弱催缴学费的成效。
三、缓解欠费问题的对策
1 落实宣传教育、建立长效机制。学生管理干部要做好宣传教育,增强缴费的自觉性。教育部财务司巡视员兼资助中心主任崔邦炎指出,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实行成本分担机制,是世界惯例,同时他还强调,现在在高等学校学习的广大在校学生一定要树立按规定缴费是我们国家每一个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的意识。不能说国家要资助,高等教育学生上学收费已成为一项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学费。让接受高等教育都承担一部分教育成本已成为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学习消费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消费中最主要的部分,学习和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一种高效投资,这已成为整个 社会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共识。在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打消欠费学生的侥幸和攀比心理,使缴费成为大学生自觉履行的法定义务。
每年新生一进校,学生工作老师要对自己所带班级学生家庭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做好困难学生人数和贫困程度指数的统计,形成电子档的明细表,并进行跟踪调查,确保每学期核查一次,对突发事件要做好纪录。任何义务的履行,单靠自觉是不行的,离开必要的强制,义务的履行只能是一句空话。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不能欠资严重时抓一下,欠费数目不大时就放任自流。学生学费的交缴工作从新生入学就开始抓起,不要等到学生要走出校门了才想尽办法催缴。收费问题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它牵一发而动全身,要针对欠费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同时,要建立校内收费项目、标准的公示制度,接受社会、家长和学生的监督,不得变相收费,强行推销书籍、资料等。
2 突出重点、完善资助体系。笔者认为可通过班干部、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利用他们的力量去感化那些恶意和犹豫不决的欠费学生。班主任要第一时间掌握那部分群体并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可以将其作为诚信分直接与每年一度综合测评挂钩。据了解,在许多高校综合测评每隔0,5分都会将排名甩后十名左右,然而综合测评成绩是评优评先重要指标,这一事实无疑给那些恶意欠费学生的精神和物质利益带来直接的冲击。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是当前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已建立的以奖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国家奖学金、助学金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政策体系中,积极争取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面向包括经济困难学生在内的全体优秀学生;勤工助学面向全体学生,但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经济困难学生;临时困难补助主要作为应急性资助手段,如学生突然生重病、家庭突然受重灾、不可抗力的意外事件等。推进勤工助学工作,学校尽可能减少外聘临时用工岗位,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通過勤工助学活动改善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发挥勤工助学的助学、育人的作用。做好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不仅是学校的事情,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必须转变政府、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建立全社会都来关心、都来参与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机制,形成政府、社会、学校一体的大学助学体系。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生欠费;成因;对策
我国从1993年起开始在部分高校试行收费试点工作,到1996年全国高校招生“并轨”学生开始要交学费。伴随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2001年高等教育大胆探索,依托母体,兴办了独立学院。由于其特殊性一以学养学,独立学院学生学费是否欠缴直接影响学院的生存和发展。然而由于某些原因,近年来独立学院学生欠费问题日趋严重。当前,国家对独立学院缺乏经济投入,学生欠费比重加大的情况下,直接影响学院的正常运转,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高校建设和发展的瓶颈,这一情况在独立学院显得尤为明显。
一、独立学院学生欠费现状及对学院影响
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欠费问题日益突出,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一些发达城市独立学院学费都是一年13000元以上,在中部省份一年是8000-10000元,学生欠费金额越来越大。据对江西省部分三本高校的调查,近两年学生欠费少则四五百万元,多则上千万元。学生欠费人数逐年增多,有的学生欠几千元,有的欠上万元,甚至有一部分从开学到毕业根本就没缴纳过一分钱的学费。欠费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读书的孩子多且经济困难;家庭成员遭受了重大疾病而需要巨大金额的花费;难以认定的贫困生;恶意欠费。对于恶意欠费这一类学生,父母每年都已将学费给了他们,而他们将钱挪着他用,有的同学买电脑、买手机,有的投资做生意,有的同学买基金,炒股票。而有的同学交费呈观望态度,只有当学院催缴时,其他同学缴,他才会缴,这在高校学生中似乎是不公开的秘密。甚至有的同学将钱存进银行获得利息。最令人伤心的是欺骗父母奢侈消费,家里按时给了学费,结果被拿去吃喝玩乐,甚至从事赌博等违法行为,能拖就拖,能欠就欠,许多高校被拖欠的学费每年都在递增,越到高年级欠费现象越严重。
作为独立学院的校方一直在和银行方协商,争取为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办理助学贷款,但迟迟没有结果,其原因首先是国家没有完善对独立学院实行助学贷款资助的政策。其次是当前大学生诚信水平低,“借贷不还、信用缺失”。一是骗贷逃贷:借了贷款不还,甚至压根就没打算还,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比例高达10%,全国100多所高校被银行纳入“黑名单”,部分大学生出具假证明骗取助学贷款。浙江大学法学院的何老师曾经对4000名在校大学生关于拖欠学费作了一项调查。调查中,有17.8%的同学反映自己“不能按时交纳学费”,在这些同学中,有8%的同学对于所欠的学费表示“能拖欠则拖欠”,还有8.2%的同学要“看学校和其他同学的态度”。回答要积极筹钱的同学有76.3%,在申请助学贷款的同学中高达18.3%的同学不准备按时还贷。独立学院是以学养学,学院的经费开支必不可少,要想学院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有办学经费作保证。而庞大的欠费金额,严重影响学院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欠缴学费影响到教职工的工资和福利,教师教学、科研水平。难以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不利于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在一些独立学院里,采取了将欠费指标分配给每一位教职工,在不给学生压力的同时又要按时催缴,未完成任务的教职工暂停发工资。为了学费与学生红脸,损害了良好的师生和谐关系。最后是恶意欠费学生很大程度上会带坏其他同学,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一旦放纵,就会导致欠费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严重影响学院建设和发展,同时给学院安全稳定带来隐患。
二、探析学生欠费原因
1 高昂的学费是造成欠费的首要原因。独立学院的学费将近一二本高校学费的2—3倍,对于占我国人口将近80%的农村家庭以及城镇居民中的低收入家庭来说,每年的学费再加上数目不小的学习、生活费用,确是一笔较大的费用,家庭的经济负担可想而知。像孤儿、单亲家庭,父母一方有重病而无劳动能力、城市双下岗、农村多子女家庭就更难以支付。实际上,大多数贫困家庭每年的纯收入尚不能供给一位大学生读一年的大学所需。
2 高校不完善的助学政策及学生诚信的缺失是欠费重要原因。高校现行的“奖、贷、助、补、勤、减”为主体的多元化助学体系,并不是在每所高校每位学生身上都能得到体现。助学贷款作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最为有效的资助手段之一,其要求也要高的多,独立学院的贫困生根本无法获得助学贷款。而国家为了保证公民平等享有受高等教育权利,要求高校不能让一个贫困学子失学。这種不完善的助学政策,势必会影响到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缴学费,致使学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碍。还有一部分学生,他们平时过着富裕的生活,但总是想方设法将自己“编入”家庭经济困难者的队伍,特别从2007年国家对贫困生资助力度加大以来,他们借对家庭经济困难情况难以认定的机会,在当地政府开虚假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来获取贫困生的指标。还有少数学生恶意欠费,他们有的把学费进行超前消费,购买电脑手机,开学时“有钱不交”,期末时“无钱可交”。有的把学费用于投资。这一现象是当前高等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
3 其他因素影响的欠费。当代大学生富于理想,但缺乏艰苦奋斗的意识,追求物质享受,任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某校有一名农村的学生,开学时家长已把学费给他,可他老是拖着不交,对老师说家里没有钱,把学费都用在买电脑、买手机、上网、吃喝谈恋爱上了;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信心缺失,据了解,部分欠费学生认为所学专业将来毕业后并无多大作用,也就把学费先欠着,等觉得需要毕业证的时候再说;还有就是同班同学有不缴学费可以照常上课、参加各种考试和评优评先。于是,不少学生争相效仿,甚至部分学生已经带足学费,但受未缴学费同学影响,等待观望;催缴学费没有更好落实到基层,使得基层管理人员对学生欠费问题不够重视,催缴力度不大,大大减弱催缴学费的成效。
三、缓解欠费问题的对策
1 落实宣传教育、建立长效机制。学生管理干部要做好宣传教育,增强缴费的自觉性。教育部财务司巡视员兼资助中心主任崔邦炎指出,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实行成本分担机制,是世界惯例,同时他还强调,现在在高等学校学习的广大在校学生一定要树立按规定缴费是我们国家每一个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的意识。不能说国家要资助,高等教育学生上学收费已成为一项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学费。让接受高等教育都承担一部分教育成本已成为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学习消费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消费中最主要的部分,学习和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一种高效投资,这已成为整个 社会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共识。在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打消欠费学生的侥幸和攀比心理,使缴费成为大学生自觉履行的法定义务。
每年新生一进校,学生工作老师要对自己所带班级学生家庭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做好困难学生人数和贫困程度指数的统计,形成电子档的明细表,并进行跟踪调查,确保每学期核查一次,对突发事件要做好纪录。任何义务的履行,单靠自觉是不行的,离开必要的强制,义务的履行只能是一句空话。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不能欠资严重时抓一下,欠费数目不大时就放任自流。学生学费的交缴工作从新生入学就开始抓起,不要等到学生要走出校门了才想尽办法催缴。收费问题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它牵一发而动全身,要针对欠费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同时,要建立校内收费项目、标准的公示制度,接受社会、家长和学生的监督,不得变相收费,强行推销书籍、资料等。
2 突出重点、完善资助体系。笔者认为可通过班干部、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利用他们的力量去感化那些恶意和犹豫不决的欠费学生。班主任要第一时间掌握那部分群体并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可以将其作为诚信分直接与每年一度综合测评挂钩。据了解,在许多高校综合测评每隔0,5分都会将排名甩后十名左右,然而综合测评成绩是评优评先重要指标,这一事实无疑给那些恶意欠费学生的精神和物质利益带来直接的冲击。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是当前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已建立的以奖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国家奖学金、助学金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政策体系中,积极争取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面向包括经济困难学生在内的全体优秀学生;勤工助学面向全体学生,但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经济困难学生;临时困难补助主要作为应急性资助手段,如学生突然生重病、家庭突然受重灾、不可抗力的意外事件等。推进勤工助学工作,学校尽可能减少外聘临时用工岗位,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通過勤工助学活动改善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发挥勤工助学的助学、育人的作用。做好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不仅是学校的事情,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必须转变政府、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建立全社会都来关心、都来参与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机制,形成政府、社会、学校一体的大学助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