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各种课程资源,促进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ossus198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性学习是对传承式教学方式的一种改革,是现代学习方式的一种重要模式。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深化和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创新和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高。哪如何开发与利用生物学探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呢?
  一、开发与利用生物实验室资源
  生物实验探究教学是让学生的心智和客观事实发生联系的最直接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学校要从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和为我国未来生物科技发展奠定基础的高度出发,努力创造条件,按照《课标》的要求搞好生物实验室的建设。作为中学生物教师,一方面要从生物课程资源的建设出发,积极参与到实验室的建设中去,为实验的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实验室的建设更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生物实验室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教学中首先要完成《课标》中要求的基本实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开展科技探究性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我们知道,DNA模型诞生于英国剑桥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该实验室是12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实验场所,它的特别环境给一批杰出的人才的发展创造了优异的条件。实验室资源的建设和利用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改进实验室管理体制和方法,发挥实验室的最大效益,使实验室能全面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使生物实验室成为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乐园。
  二、生物园也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乐园
  教育经验证明,对大脑的有效刺激,图片不如动画,动画则不如实物。前苏联教育学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就主张学生到自然中去探究学习,而我国的学生学习时间大多在学校,如何在校内有效地开展生物实践活动呢?生物园就是最好的活动基地,它为学生提供一个“绿色”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直接体验生命现象,构建一种“天人合一”、“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此外生物园还可以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呈现出更大的实践性、开放性、多样性、参与性和主动性,可见,生物园是具有很高价值的课程资源。
  生物教师要积极参加生物园的建设,扩大生物园的功能。例如增设或扩大实验实习区、完善动物养殖区域、设置苗圃区、盆景区、开辟生态区、组建组织培养室和无土栽培室等,将各个功能区有机地安排和布局,建设有特色的生物园。也可以把生物园的空间拓展到整个校园,使校园园林化、人文化,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实现天人合一的美好景象。建园为用园,用园为育人,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生物科特有的课程资源,精心开展生物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挖掘和利用社区的生物课程资源
  社区的课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如科技馆、动植物标本馆、动植物园、少年宫、科技馆、科研究机构、环保机构、卫生防疫站、园林绿化部门等,还有广阔的田野、山林、河流等,也为学生学习生物学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利用社区课程资源开展学习活动是使生物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领域和自然环境延伸,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特点,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结合高中生物教材的相关内容并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来开展学习活动的方式有多种,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可请有关专家来校开讲座或座谈等,还可发动学生走出教室,走出书本,走向自然,走向社会,开展调查研究,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这是利用社区课程资源的最好的方式,这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为学生今后重视生活经验的获得和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四、学生本身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开发课程资源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学生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阅历、生活环境等都可以成为有效的课程资源,这类资源包括:一是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所了解的生物科学信息,例如学生普遍接种过疫苗,对身边的动、植物大都进行过一定的观察,一些学生有过饲养动物或种植植物的经历,一些学生体验过野外考察的甘苦,一些学生参观过动物园、植物园,有的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读物、看电视等途径,了解了许多生物科学信息等等。二是学生家庭中往往也有不少课程资源可以利用,有的学生家长能够指导或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的家庭栽种植物、饲养动物;农村学生耳儒目染积累一些作物栽培、禽畜饲养、病虫害防治等感性知识。这类资源来自学生的体验往往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使学生重视在实践中学习,增进与社会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使教学更加生动、有效。
  在新课程中教师是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建设者和实践者,教师最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和需要,也较了解本地区的生产生活实际,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如何使用课程资源大都是教师来进行决策的。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中具有其他角色无法替代的作用。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建设,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身到课程资源开发建设中,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学生开发出有实效、有特色的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
  我们深感,探究性学习活动是落实并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本着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的高度出发,不断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按照《课标》的要求坚持不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就会逐步形成,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就会不断提高。
其他文献
经济越发展,技工教育越重要。人社部副部长汤涛在2017年3月15日人社部召开的《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专题视频会中表示要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着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后备产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在极其艰苦的农村、战争环境里,创办了为数众多的小学,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依靠拨款、设立教款筹募资金、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形式,为小学教育提供
相传宋代永兴地方,有一财主姓赵,名开.rn这一年,他的儿子得中举人,全家欢喜.为了感谢先生,他特地办了一桌筵席作招待,并请了邻居老农一家和女婿、女儿、长工作陪客.rn先生满
期刊
丁坝保护海塘在钱塘江整治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一般丁坝建设于软土地基上,施工技术难度较大,沉降控制难。本文由此出发,以某海塘丁坝为例,选择合理参数,计算软基上丁坝的沉降值,分析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投入于基础建设领域的资金呈逐年增加趋势。水利工程建设是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计民生,既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也关系到千万百姓的切身利益。水利工程建设是百年大计,其最重要的命脉是工程质量,只有保证工程质量,方能实现预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因此,水利工程质量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和关注。要控制水利工程质量,其关键环节在于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
期刊
“节能降耗,机关先行;小处着手,细处抓实,稳步推进.”万宁市近年提出的这一理念和付诸实践的举措,为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作出了表率,有力地促进了全市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银行中间业务结构,是银行金融业务与社会发展相对接的重要渠道,与社会金融、房地产等多方面都有密切性关联.基于此,本文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基层支行中间业务结构在实践中遇到的
本文将对高校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应用进行研究,进一步阐述这种教学方式在高校的意义,希望对拓展训练的开展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 This article will study the applicatio
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人均持车量上涨,导致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质增多,直接影响社会环境状态.在这种条件下,必须按照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趋势和人们心理需求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