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引领为教师教育发展评估赋能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y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专业化,核心是有效性,就是你是否促进学生学习,是否能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4月26日,在西南大学召开的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教师教育发展评估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成立大会上,西南大学副校长陈时见、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长田祥平、重庆师范大学教授李祚山等专家学者,围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线学校教师教育发展培育实践以及卓越教师的成长等方面,展开了精彩的学术研讨。
  现场,聚集了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市内各相关高校以及区县(自治县)教研机构、中小学幼儿园、职业院校等有关单位领导专家及教师代表共计120余人。
  西南大学副校长陈时见在大会致辞中表示,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教师教育发展评估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不仅仅对大学的师范专业建设有推动作用,对中小学的教师专业发展也是一个极好的促进。
  “抓住教师教育发展评估,就是抓住了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的‘牛鼻子’。”重庆市教委师范处副处长周建国在成立大会上指出。成立大会现场,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执行会长龚春燕宣读了专委会成立批复,大会审定通过了专委会理事名单,确定理事70余名,理事单位60余家。
  陈时见
  陈时见:有效性是评判教师专业化的直接标准
  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副校长,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副会长。
  教师的专业化有很多评判标准,直接来说,就是教学有效性。教师的教育有没有效,第一看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这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学习和成长规律的把握。第二就是规划适宜的学习时间,这取决于教师科学的教学设计,特别是对知识体系的把握。
  学生从受教育者变成学习者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让今天的学生从过去的受教育者变成了学习者。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教学是为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教,不是为知识的记忆而教。教师要为学生成长不断搭建阶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而不是一步到位和机械的培养学生记忆。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不应只把教师的教学进度是否完成作为标准,而要看学生是否真正学习,是否从学习中获得成功。
  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转向促进学生的学习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与探索,学科知识的传授已经到了一个极致,而今天的社会不是一个缺知识的时代,学校整个课程发展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由学科知识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这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转向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好老师不仅要自己会,还要思考怎么让学生会,甚至让学生比老师还要厉害。
  先解决质量,再谈论公平
  教育发展是否公平,分为很多的层次。即便是在同一个课堂也有公平性的问题,这就是教师的质量。因此,整个教育的公平要落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教育行为当中去,这就对教师的质量提出了要求。
  除了公平之外,还有质量。尤其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要先有优质的教育,才能谈公平。因为只有有了优质的教育,校长、老师们有了示范,看到了什么是好的教育,才知道自己该怎么干。陈时见认为,我们要有教育公平的理念、教育公平的制度,但还是得因地制宜,根据地区发展的节奏来具体实施。
  学生的质量就是学校的质量
  国家、政府、老百姓对我们的教育都有期待。教育工作者要把所有的期待浓缩在课堂,最后决战在课堂,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回事。因为,学生的质量就是学校的质量。
  激励能让学生越来越好
  老师要对学生学习进行持续性的激励。没有哪一个学生是通过惩罚走向卓越的。因为卓越的学生首先是自律、自主的,而激励能让这样的学生越来越好。所以,今天教育的惩罚和奖励很考验教师的智慧。
  只教知识让老师丢掉“好学生”
  今天很多老师花大量的时间,为什么还把一线学生“丢掉”?原因在于这部分教师很多都是只教知识,这样做的成功率最多只有60%。换个思路,当老师们把学生视为学习者后,就更多地强调学生的参与性,教师最后是个指导者。因此,教师的“教”,一要教知识,二要教方法,第三还要给学生的成长提供必要的帮助。好老师就是学生需要你的时候能够找到你,差老师就是学生知道的知识整天教,学生找你的时候找不到,找到又没用。
  好老师既让学生“吃饱”又能“消化好”
  很多老师批评学生“傻”,考试的时候花极短的时间把能做对的题做错,然后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自己并不擅长的压轴题上,导致最后不理想的结果。实际上,很多老师跟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学生的学情不一样,优等生需要120%才能“吃饱”,中等生学习100%刚好到位,学习困难的学生则只能搞懂80%的内容,那么对所有学生都按照100%的标准讲,就只照顾到了其中一部分学生,导致还有一部分学生“吃不饱”或者“消化不良”。因此,教育不能只面对知识而背对学生,只面向教材而背對需求。好老师首先要会把知识分解,把不同难度的知识和不同学力程度的学生相对应,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
  田祥平
  重庆南开中学校长,中学化学特级教师,国家督学,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南开中学每一位校级干部每周必须听2节课,临到上课前才能告知老师要来听课。听完课后,不能听完就完,一定要与老师交流,哪里上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老师们刚开始时有些抵触,但随着观念的转变慢慢发现,校长们来听课不是来拿错的,也不是吹毛求疵,而是通过发现问题,一起探讨怎样提高课堂效率。因为老师是学校最重要的财富,只有老师把课堂教学质量掌握好了,学校的质量才能上得去。
  教而不研则浅
  老师们一般会觉得科研很“高大上”。我们在学校实行“草根科研”,就是每个教研组、每个备课组都搞科研。这些科研是“草根”的,比如在课堂上发现什么问题就研究这个问题,而不是这个问题研究出来要去报什么科研奖。为了让这个“草根科研”能够做下去,我们每年的学术年会每个备课组都要来介绍各自的研究情况,然后进行评价,这样促使老师们慢慢形成了科研的习惯。   培训是对老师最好的福利
  对老师来说,最好的福利就是培训。因为老师是一个特别的职业,需要“独自上场”。再能干的校长都不能陪着老师上课。我们要让他真正能够胜任这份工作,独自面对教育教学,面对学生,面对家长,培训就非常重要。教育是未来的事业,对学校来说,在老师培训上的投入,就是对未来的投入。
  让新老师一年站稳讲台
  对于新老师的发展,我们强调“一年站稳讲台,三年走通教材,六年独当一面”。南开中学有个传统,不调动老师,新招聘老师几乎均为应届毕业生。从新教师入职开始培训,虽然培训压力大,但有个好处,老师成长快,很年轻就能成为骨干。新老师正式入职后,学校会为这名老师指定学科师傅带三年,要求必须听师傅所有的课,所有教案师傅都要检查。如果担任班主任,还会指定班主任师傅,与学科师傅类似,包括班会课的教案也要检查。
  数据评价改进“服务”
  教师评价很难,因为教学太具有个性。但我们还是在做,所有的课都会有学生对老师进行直观评价。半期、期末的时候会有问卷,学生填写后会有数据,这个数据只有老师自己和校长能看到。我们的观念是,你要知道你的服务对象对你的看法,以便改进。校长会根据数据和老师进行交流,现在大部分老师的数据满意度都会超过90%。
  李祚山
  重庆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心理掌系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援助专家,重庆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卓越教师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李祚山教授从人格品质、知识技能、教学技能、自身发展等方面总结了卓越教师的特点。在他看来,卓越教师是能够创新而卓著地开展教研活动的优秀教师,可以是研究型教师、学者与专家型教师、魅力型教师、个性化教师的合体。
  厘定“德-知-能-身”四维评估标准
  李祚山教授在研究中按照教师的职业取向,以“德一知一能”为基本框架,厘定了教师专业的评估指标。其中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共涉及到14个具体方面。在此基础上还加入了教师自身身心结构素质,共同构成教师专业素养结构。具体实际操作中还应该如何评价,值得更多思考。
  影响教师成长的三大因素
  影响教师从新手教师成长为卓越教师的因素有三个,第一是个人因素,涉及教师自身的职业与能力特征,包括教师的自我评价、师德状况、人际关系、认知能力、职业发展和动机水平等。其中,认知能力是关键因素,决定其今后的发展。第二是情景因素,即教师学习与工作的环境,分5个层面:社会与社区、学校体制、学校氛围、教学小组与部门、课堂。第三是系统过程,即有目的地影响教师成长的特定方法和手段,具体有:课堂教学观摩、教师评课与教学笔记、合作小组、专家指导等。
  教师专业发展360度评估
  这是建立在教育评价的理念之下的,是学校通过主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以及专业人士的,有步骤地、系统地从数量和质量上对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价。这种多主体、多角度、多层面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估反馈,不仅能够实现诊断、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更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适应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适应教育对象的需求以及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培育的需求。
  深入实施教师教育评估“四大行动”
  据悉,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是由重庆市范围内的教育评估与质量监测机构、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幼儿园和教育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教育评估与质量监测专家等组成。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学术與教育评估活动,促进教育评估工作的发展,为重庆市及其他有关地区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加强教师教育发展与评估工作,对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新成立的专委会将从开展教师教育发展与评估模式的设计、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着力,促进教育主管部门、社会与学校的联动;并在课程设计、评估监测等方面开展专业研究和引导,推动教师教育发展与评估工作科学、规范、有序进行。
  课堂内外杂志社总经理、总编辑,专委会理事长简渠介绍,接下来专委会还将在深入开展教师教育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实施“四大行动”,包括推进教师教育分类横向课题研究,加强教师教育发展评估理论与技能培训,推动《重庆市区域教师教育发展评估蓝皮书》汇编,打造“重庆好老师”平台等工作,开创重庆教师教育评估新局面。
其他文献
再过几天,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便将正式落下帷幕,鹿死谁手即将揭晓,无论结果怎么样,操劳多时的美国选民们终于可以歇一口气了。两位候选人一路走来真是步步惊心,双方的支持者们不仅要担心自家候选人被爆黑幕,还要担心敌人的黑幕被揭得不够彻底。    据不正经统计,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已成为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群众自虐事件。  比竞选美国总统更累的是当美国的选民,每天都要起早贪黑地接受那么多辣眼睛的新闻
俗话说,“天灾难违,人祸可免。”面对洪水、火灾、地震……这样的天灾,我们很难去避免和从容应对。但是,面对中暑、气管异物堵塞、突发心脏骤停这些生活中突发的小状况,牢记下面这些急救知识,就可以在关键时刻救人一命!中暑,“搬、擦、服、掐”是要点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
千百年来,犹太人恶劣的生存环境、强烈的危机感,铸就了犹太人特殊的生存智慧及对教育的重视。  犹太人的教育成果举世闻名。全球1300万犹太人,占世界人口的千分之二,却取得了29%的诺贝尔奖。而且不限于金融家和富商,也不限于科学家和发明家,而是分布在各个领域,如大卫·李嘉图、卡尔·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毕加索、卡夫卡、卓别林、门德尔松、普鲁斯特、茨威格、基辛格、巴菲特、比尔·盖茨……  犹太人的
误区1:眼睛前面有东西飘,是白内障吗?  眼前有蚊子飘的症状是飞蚊症,由玻璃体混浊引起,提示眼底疾病,与白内障无关。  误区2:白内障可以点眼药水治疗吗?  白内障的药水不能根治白内障,可能会有一些早期的预防作用,但根治最好的方法是手术。  误区3:白內障要“熟”了才能做手术?  过熟的白内障不仅可能会诱发青光眼和眼内炎症,而术中超声乳化所用的能量也会加大,使手术风险增加,所以提倡白内障手术宜早做
我80岁了,近两年两手前臂外侧经常有出血点,血点小时数量多,针眼般;血点大时数量少,花生米大小,形状不规则,颜色紫红,一两个月后变淡消失,反复出现。请问这是什么疾病?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  湖南 吴女士  吴女士:  根据您描述的情况,怀疑是过敏性紫癜,又称IgA血管炎,是一種常见的可累及全身多处小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本病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以2~6岁的儿童常见,男性较女性多见。老人由于免疫功
摘要:童话是受小学生喜爱的文学体裁,阅读童话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积极作用。它能扩大低年段学生的识字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帮助学生养成健全人格以及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教师应有效利用这些积极作用,一方面将童话融入语文教学,另一方面对孩子的读书方向正面引导,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童话;小学生;语文学习;积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旧称高血脂),俗称“三高”。由于其用药、治疗知识非常繁杂,很多人一旦被诊断为“三高”,便陷入六神无主的境地。吃药,怕终生服药难免有副作用。不吃药,怕“三高”带来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后果。怎么办?其实,再强大的敌人,只要我们摸清敌情,做到知己知彼,同时制定正确的作战策略,必将赢得最后的胜利!  为此,本期《家庭医药》特联合专家独家发布“三高作战路线图”,告诉您在确诊为高血压、
摘要:在信息化的时代下,微课渐渐进入教师和学生的视野下。微课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下,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不断进步,微课不断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下面就信息化的初中数学微课教学反思进行探究。  关键词:信息化;初中数学;微课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6-099-1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总是被动
他脾气不好,可以为一件小事和学生家长吵架;他斤斤计较,运一次砖都要讨价还价;他“假私济公”,常耍无赖,面对各方的催款,总是想尽办法拖着;他“挥霍”校长形象,修桌椅、打井水、植树、搬砖头……几乎学校里能做的事都做过……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一位好校长。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香格里拉。张学勇,也不例外。  关键词 临危受命  特别的校园里有着特别的教育  2009年9月1日,是我“临危受命
2017年12月22日,第二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选拔”高校高中教育发展论坛在重庆巴蜀中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20余所知名高校和100余所重点高中的近千名专家学者、校长名师集聚山城,畅议新时代新高考背景下人才培养与选拔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本届论坛由北京大学中文系与课堂内外联合主办,以“新时代、新高考、新人才”为主题,旨在创新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交流方式,解读教育改革政策,落地研讨成果,建立人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