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我国的农业经济体系中,水稻种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它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也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就目前我国现有的水稻栽培技术来看,水稻产量的大幅度提高还有一定难度,因此加大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就优质水稻育种现状及发展情况,分析了改进优质水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希望对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 水稻 优质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9-0177-01
我国在世界水稻种植方面占有一席之地,也是栽培稻主要的发源地之一,据统计,每年我国水稻的栽培面积约3300万公顷。我国的地域辽阔,水稻种植面积所占比例很大,其播种面积约占全国的25%~30%,粮食总产量则占全国的40%~50%。[1]同时,水稻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它的平均单产也是最高的。但是目前我国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前景并不乐观,其主要表现在我国对水稻栽培和种植技术研究欠缺,水稻栽培缺乏先进的技术指导;部分农民在水稻生产及管理上很随性、盲目,没有掌握优质水稻的栽培技术,导致了水稻的低产量和低品质。所以,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必须掌握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
1 分析我国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近况
目前我国在水稻栽培技术方面主要放在选育优良品种方面,虽然能选出产量高、抵抗能力强的水稻品种,但是对于先进的栽培和种植技术研究少之又少,这就导致在种植水稻过程中,农民缺乏先进的技术指导,常常遇到一些技术性难题;二来是我国的地域辽阔,生产水平每年在不断提高,粮食生产完全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人们缺乏对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重视;再者是农民想要栽培高产优质水稻,要投入更多的的精力和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最后我国地域差异导致水稻产量上也存在着很多差异性,加之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处于摸索时期,有用的信息不能实时得到反馈,水稻质量也得不到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水稻的推广。
2 优质水稻品种应具备的特性
选育优质水稻品种,不仅需要具有一般水稻品种的良好特性,还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2.1 外观好
精加工的,圆润饱满,整颗大粒,富有光泽,胚乳呈透明乳白色,无昏暗或黄色杂质,外观美丽洁净。
2.2 适口性好
煮饭时能闻到香味,饭粒完整,净白有光泽,又软又弹,不粘锅,纵使冷后也不会变得生硬。
2.3 营养价值高
稻米中富含的蛋白质,是营养价值最高的谷物蛋白之一,容易被人体吸收,所以稻米的营养价值取决于蛋白质含量的多少。
2.4 卫生指标
优良稻米的卫生指标,必须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卫生标准》的各项指标。
3 规范栽培技术
水稻栽培技术的规范是在播种工作完成后进行。首先栽培第一步是晒种和浸种,这是壮苗的重要步骤。[2]晒种过程中为了不伤害种子的种皮和胚,要适度小心翻种,浸种的时候要选择温水,为了保证苗的整齐和茁壮,可以选择润湿或塑料薄膜育苗法;与此同时,科学的田间配置也很重要,秧苗之间合理的行间行距,科学的播种的密度等对土地生产力最大利用率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最后,应选择合适的插秧时间,插秧时带上土和药,最大限度化地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3]
4 田间管理要科学
科学的田间管理对水稻的高产很重要,众所周知,水稻播种和种植时间都十分短暂,其田间生长占了大部分时间,因而在此时期秧苗的管理和害虫的防治情况对水稻最后的品质和产量都有重要影响。
4.1 田间培育管理
田间的培育管理是一项周期长、任务重的环节,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极大的耐心。首先对肥料的施用要合理,根据土地肥力的情况及不同水稻品种需要的肥料特性调制肥料比例,开始选用有机肥作做嫁肥、底肥,接着栽插秧苗,插秧时为了避免烧秧,要用力,插得有深度,到秧苗生根时就需要施青肥,翻耕时施以有机肥并注意适当追肥,密切注意观察田间秧苗生长的情况,适时追肥,这样可以保证秧苗充分吸收肥料,保证秧苗中期、后期健康生长。
要想秧苗长的高大、茁壮,科学的田间灌溉也很重要,灌水过少或过量都会抑制秧苗生长,所以在实际生产中要始终秉着湿和浅的原则,灌水的时候水不能没过秧心,插秧后水也不能超过秧苗的2/3,以免水淹了秧苗,损害秧苗质量和后期生长,最终对水稻产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不同,所以要想适度科学的灌水还需要创立适应不同地域的数据库,以保障水稻农业生产正常进行。
最后,水稻培育期间对害虫的科学防治也是必不可少的,水稻害虫种类繁多,一旦遭到损害将会严重影响品质和产量,但是目前我国防治害虫采取的方法一般都是喷农药,农户对此没有概念,喷施过程中的量和时间没有科学的规范,比较随意,所以应根据不同害虫特点制定不同的喷施制度,以方便农户在播种和插秧参照相应的制度进行农药喷施。
4.2 田间后期管理
不同水稻在不同期间内对水分和肥力的需求不一致,因此科学地灌溉施肥很重要。比如水稻孕穗期间要隔一段时间灌溉一次,并适当进行晒田,到了减数分裂期,水稻需要保持水分,因此要勤于灌溉,以防因旱苗影响品质和产量。[4]与此同时,还在水稻生长期间,要派专人对水稻不同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发现杂草需及时清除,需要肥料就进行施肥,以保证产量。
5 结语
优质水稻栽培是一项复杂又长期的工作,在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机遇和挑战并存。目前我国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尚未成熟,在生产应用上还存在着不少漏洞,如何提高水稻栽培技术成为我国普遍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度研究、分析,探索,在不断的实践中一步步完善栽培水稻的技术,并不断地推动着优质水稻的生产。
参考文献
[1]陈晓燕,陈利,段坤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田现代农业科技,2013,1(5)117-119
[2]陈晓燕,陈利,段坤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田现代农业科技,2013,1(5)117-119.
[3]周广春,王乐丰,郭桂珍东北三省水稻优质米品种现状与对策田吉林农业学,2012(1):248—251.
[4]王玲;张秀丽;赵广亮,文冠果播种育苗技术实践[J].绿化与生活107-110
[关键词] 水稻 优质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9-0177-01
我国在世界水稻种植方面占有一席之地,也是栽培稻主要的发源地之一,据统计,每年我国水稻的栽培面积约3300万公顷。我国的地域辽阔,水稻种植面积所占比例很大,其播种面积约占全国的25%~30%,粮食总产量则占全国的40%~50%。[1]同时,水稻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它的平均单产也是最高的。但是目前我国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前景并不乐观,其主要表现在我国对水稻栽培和种植技术研究欠缺,水稻栽培缺乏先进的技术指导;部分农民在水稻生产及管理上很随性、盲目,没有掌握优质水稻的栽培技术,导致了水稻的低产量和低品质。所以,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必须掌握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
1 分析我国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近况
目前我国在水稻栽培技术方面主要放在选育优良品种方面,虽然能选出产量高、抵抗能力强的水稻品种,但是对于先进的栽培和种植技术研究少之又少,这就导致在种植水稻过程中,农民缺乏先进的技术指导,常常遇到一些技术性难题;二来是我国的地域辽阔,生产水平每年在不断提高,粮食生产完全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人们缺乏对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重视;再者是农民想要栽培高产优质水稻,要投入更多的的精力和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最后我国地域差异导致水稻产量上也存在着很多差异性,加之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处于摸索时期,有用的信息不能实时得到反馈,水稻质量也得不到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水稻的推广。
2 优质水稻品种应具备的特性
选育优质水稻品种,不仅需要具有一般水稻品种的良好特性,还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2.1 外观好
精加工的,圆润饱满,整颗大粒,富有光泽,胚乳呈透明乳白色,无昏暗或黄色杂质,外观美丽洁净。
2.2 适口性好
煮饭时能闻到香味,饭粒完整,净白有光泽,又软又弹,不粘锅,纵使冷后也不会变得生硬。
2.3 营养价值高
稻米中富含的蛋白质,是营养价值最高的谷物蛋白之一,容易被人体吸收,所以稻米的营养价值取决于蛋白质含量的多少。
2.4 卫生指标
优良稻米的卫生指标,必须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卫生标准》的各项指标。
3 规范栽培技术
水稻栽培技术的规范是在播种工作完成后进行。首先栽培第一步是晒种和浸种,这是壮苗的重要步骤。[2]晒种过程中为了不伤害种子的种皮和胚,要适度小心翻种,浸种的时候要选择温水,为了保证苗的整齐和茁壮,可以选择润湿或塑料薄膜育苗法;与此同时,科学的田间配置也很重要,秧苗之间合理的行间行距,科学的播种的密度等对土地生产力最大利用率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最后,应选择合适的插秧时间,插秧时带上土和药,最大限度化地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3]
4 田间管理要科学
科学的田间管理对水稻的高产很重要,众所周知,水稻播种和种植时间都十分短暂,其田间生长占了大部分时间,因而在此时期秧苗的管理和害虫的防治情况对水稻最后的品质和产量都有重要影响。
4.1 田间培育管理
田间的培育管理是一项周期长、任务重的环节,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极大的耐心。首先对肥料的施用要合理,根据土地肥力的情况及不同水稻品种需要的肥料特性调制肥料比例,开始选用有机肥作做嫁肥、底肥,接着栽插秧苗,插秧时为了避免烧秧,要用力,插得有深度,到秧苗生根时就需要施青肥,翻耕时施以有机肥并注意适当追肥,密切注意观察田间秧苗生长的情况,适时追肥,这样可以保证秧苗充分吸收肥料,保证秧苗中期、后期健康生长。
要想秧苗长的高大、茁壮,科学的田间灌溉也很重要,灌水过少或过量都会抑制秧苗生长,所以在实际生产中要始终秉着湿和浅的原则,灌水的时候水不能没过秧心,插秧后水也不能超过秧苗的2/3,以免水淹了秧苗,损害秧苗质量和后期生长,最终对水稻产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不同,所以要想适度科学的灌水还需要创立适应不同地域的数据库,以保障水稻农业生产正常进行。
最后,水稻培育期间对害虫的科学防治也是必不可少的,水稻害虫种类繁多,一旦遭到损害将会严重影响品质和产量,但是目前我国防治害虫采取的方法一般都是喷农药,农户对此没有概念,喷施过程中的量和时间没有科学的规范,比较随意,所以应根据不同害虫特点制定不同的喷施制度,以方便农户在播种和插秧参照相应的制度进行农药喷施。
4.2 田间后期管理
不同水稻在不同期间内对水分和肥力的需求不一致,因此科学地灌溉施肥很重要。比如水稻孕穗期间要隔一段时间灌溉一次,并适当进行晒田,到了减数分裂期,水稻需要保持水分,因此要勤于灌溉,以防因旱苗影响品质和产量。[4]与此同时,还在水稻生长期间,要派专人对水稻不同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发现杂草需及时清除,需要肥料就进行施肥,以保证产量。
5 结语
优质水稻栽培是一项复杂又长期的工作,在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机遇和挑战并存。目前我国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尚未成熟,在生产应用上还存在着不少漏洞,如何提高水稻栽培技术成为我国普遍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度研究、分析,探索,在不断的实践中一步步完善栽培水稻的技术,并不断地推动着优质水稻的生产。
参考文献
[1]陈晓燕,陈利,段坤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田现代农业科技,2013,1(5)117-119
[2]陈晓燕,陈利,段坤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田现代农业科技,2013,1(5)117-119.
[3]周广春,王乐丰,郭桂珍东北三省水稻优质米品种现状与对策田吉林农业学,2012(1):248—251.
[4]王玲;张秀丽;赵广亮,文冠果播种育苗技术实践[J].绿化与生活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