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 :长江技术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shua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有效应对我国水资源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业务需求不断增长、信息数据不断扩张等问题,对区块链技术在我国供水系统管理、用水过程管理、水权交易管理、水行政管理政务服务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智能合约、不可篡改等优势的区块链技术能有效解决水资源管理中的信息交互、信任机制等问题,并能有效提升管理精度和效率,能全面有效提升政府水资源治理能力,推进治理水平的现代化。
其他文献
摘 要: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前,内蒙古碳排放总量位列全国第四,人均碳排放强度属于全国之最。随着国家加速"碳达峰”,对高耗能、高碳排的内蒙古尤为艰难。内蒙古既面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快速发展经济,又要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实现碳达
在加速推进碳减排中,减少煤炭的消费处于完成碳中和任务的支配地位.河南省能源结构偏煤化问题突出,在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过程中,对煤炭企业、政府、员工等多个相关利益方产
摘 要:“新安江模式”是全国首个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重要实践成果。而补偿资金是水源地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剖析当前安徽省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投入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市场化多元化的资金制度,及稳定的可持续投入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安江模式 生态补偿 投入机制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作为全国首个跨省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自2012年正式启动以来,三轮试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以十堰市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为例,通过系统运行后历次洪水的资料搜集、数据分析、经验公式计算等方法,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方面论证该系统在监测预警、水资源保护、防灾减灾等方面的显著作用,可为同类工程的建设和效益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本文旨在考察企业异地进入行为的区域创新空间收敛效应及创新要素流入的中介效应机制。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和构建模型提出研究假说;然后,设置空间收敛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基于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数据做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异地进入显著促进区域创新空间收敛且表现为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同时存在,研发人员流入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而研发资本流入未产生中介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在完善企业发展政策和创新政策时应重视异地进入企业的知识溢出和研发要素流入的创新收敛效应,充分利用邻近区域的创新溢出吸引研发人员流入,以促进区域创新的持续
引用格式: 敖双红,段涵,张德峰.论公共卫生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J].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4):31-38.  中图分类号 :D920.0;D922.16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2186/2021.04.005  文章编号 :2096-9864(2021)04-0031-08   英文大标题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
基于广义迪氏指数分解法(Generalized Divisia Index Method,GDIM),利用长江流域绿色创新专利数据,分解各驱动因素对绿色技术创新的贡献率;结合不同省市的背景分析驱动因素的
引用格式: 刘珂,乔诗音.数字经济时代会计专业硕士职业能力提升研究[J].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4):97-102.  中图分类号 :F239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2186/2021.04.013  文章编号 :2096-9864(2021)04-0097-06   英文大标题 Research on improving professional c
目的了解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MSM)的家庭社会经历,分析其同性性行为成因的关联因素。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绵阳市338名YMSM进行家庭社会经历及成因等问卷调查。结果有效问卷338份,家里强势方为父亲的占38.8%、母亲的占48.2%,最崇拜家人是父亲的占23.7%、母亲的占46.2%。进入男男性行为者(MSM)前,32.5%交过女朋友,40.3%身边有关系较好MSM同伴。自认MSM先天形成的占71.0%,后天形成的占29.0%;后天形成17.3%因好奇,34.7%因
摘 要:对长江荆江河道进行了再查勘,初步提出了河势变化、崩岸护岸、河道治理、岸线利用以及航道航运等荆江治理的新认识与对策建议。荆江河床仍处于剧烈演变之中,洞庭湖口侵蚀基准面作用不断增强;上荆江岸线近期有停止崩塌甚至出现淤积的变化趋势,下荆江出现同一洲滩岸线崩塌与淤积分界现象;荆江护岸与护滩作用与效果十分有限,荆江“调整河床”治理措施的实施与研究有待加强;荆江岸线利用工程普遍存在利用率不高和侵占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