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肝组织中菌群丰度和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肝组织中是否存在特异性细菌,拟为AILD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

方法

纳入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就诊的12例AILD患者[其中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 4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 4例PBC-AIH重叠综合征(OS)]和4例肝囊肿患者(对照),均行肝活组织穿刺检查。对所获无菌肝组织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基于线性判别分析效应量找出差异菌,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肝脏菌群与疾病的相关性,并对测得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代谢功能的预测。

结果

16例纳入患者肝组织中均检测到细菌。在种水平,AIH组莱比托游动球菌丰度为0.100%,高于其余3组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线性判别分析(LDA)=3.31,P=0.034];PBC组嗜热厌氧芽孢杆菌相对丰度为0.200%,高于其余3组的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DA=3.34,P=0.014)。铜绿假单胞菌PAO1、坚强芽孢杆菌、土壤短芽孢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玉米鞘氨醇单胞菌、肠沙门菌的相对丰度与血清GGT水平均呈负相关(r=-0.68、-0.68、-0.67、-0.68、-0.68、-0.66,P均<0.01)。与肝囊肿组患者相比,AILD患者脂质代谢途径减弱。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的水平与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均呈负相关(r=-0.55、-0.65,P均<0.05)。

结论

AIH组和PBC组患者肝组织中存在特异性细菌。与AILD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的肝脏微生物群,可能是一种潜在的诊断和治疗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肝脏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和血清标志物用于评估ALT≤2×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 of normal value,ULN)的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肝胆内科就诊的ALT≤2×ULN的CHB患者284例,患者肝脏活组织检查前一天或当天行
目的比较三层紧密缝合法与Allgöwer-Donati缝合法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采用非盲法、开放性随机对照试验,将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三层紧密缝合法[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19~48岁,平均(33.69±8.84)岁]和Allgöwer-Donati缝合法[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19~49岁,平均(32.38±8.4
目的探讨全关节镜下Broström-Gould修复术联合使用Internal Brace人工韧带治疗超重及韧带质量欠佳人群距腓前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采用关节镜下Broström-Gould修复术联合使用Internal Brace人工韧带治疗12例距腓前韧带损伤患者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16~57岁,平均32.4岁;体重指数28.0~30.7 k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土三七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8月,合肥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因服用土三七所致HSOS的21例患者,均抗凝治疗至少2周无效而接受TIPS治疗,术后随访,行肝脏及门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行肝肾功能检查,并观察生存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结果21例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又称Mallory-Weiss综合征,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多数病例出血量不大,并有出血自发停止的倾向,预后良好。北京医院收治的1例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患者经过多次内镜及手术止血治疗,出血均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最终患者确诊合并血友病A型,明确了反复异常出血的病因。本文旨在通过分享该病例,探讨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的内外科治疗策略,同时期望能够提高临床医师对轻型血友病的
期刊
记录34 892例行胃镜检查患者的PPI应用情况,对有息肉者行活组织检查并检测胃液pH值和促胃液素-17水平。结果显示服用PPI的患者胃底腺息肉和增生性息肉检出率均高于未服用PPI的患者,息肉发生率与服药时间呈正相关,与PPI种类、剂量、频率无明显相关性。无论是否服用PPI,胃底腺息肉和增生性息肉患者胃液pH值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胃液中促胃液素-17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部分胃底
期刊
膳食纤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与肠道疾病关系密切。近年来,随着与膳食纤维有关的循证医学研究和肠道微生态研究的不断深入,膳食纤维与肠道疾病的循证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有诸多新进展。本文就膳食纤维与慢性便秘、感染性腹泻、IBD、IBS和结直肠癌等肠道疾病的关系,以及膳食纤维预防或辅助治疗这些疾病的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期刊
目的探讨功能性便秘(FC)患者不同体位(坐位和左侧卧位)肛直肠测压(ARM)结果的差异,研究坐位ARM的直肠肛管压力梯度(RAPG)在评价FC患者肛直肠动力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胃肠动力中心连续招募66例18~75岁符合罗马Ⅲ标准的FC患者,记录便秘症状并行便秘症状评分量表(PAC-SYM)和便秘生命质量量表(PAC-QoL)评分,以随机顺序
蛋白质丢失性胃肠病(PLG)是指大量血浆蛋白从胃肠道丢失引起低蛋白血症的一组综合征,临床上表现为水肿及低血浆蛋白血症,严重时可出现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缓症链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临床感染病例并不少见,其感染诱因及临床类型多样,感染部位以肺、心内膜、脑多见,可引起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但目前尚鲜见文献报道缓症链球菌导致PLG的病例。现报道1例以PLG为表现的缓症链球菌感染引起急性化脓性胃炎病例。
期刊
患者男,腹部CT检查发现乙状结肠处有一锥形低密度异物(长14 cm,最大径为4 cm)。常规方法无法取出,改用鼻胃镜体胶条固定三腔二囊管沿异物和肠壁间插进至距肛门边缘40 cm,充气后缓慢同时拔拉,待异物末端出现于肛门口,使用产科卵圆钳钳住异物缓慢拉出体外。本研究应用三腔二囊管内镜下成功取出人为乙状结肠巨大异物,为今后临床遇到类似异物嵌顿结肠的诊治提供了一个简易的非外科手术方法,也为三腔二囊管开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