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天人关系"是周代思想界思考论辩的重要问题。周代的天、人之辩既包括神、人之辩,又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周代的天人之辩从"尊天敬神""以人法天"出发,发展到神人并尊、天人并尊,最终发展到否认鬼神的作用,降低"天时地利"的地位,肯定"吉凶由人",主张"贵人先人"。在"天人感应"与"天人相分"、"以人法天"与"以人定天"的互动建构中,周代的"天人合一"完成了向"以人为本"的转变。周代天人之辩中体现的"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人’的觉醒:周代思想的启蒙景观”(项目编号:21FZXB02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人关系"是周代思想界思考论辩的重要问题。周代的天、人之辩既包括神、人之辩,又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周代的天人之辩从"尊天敬神""以人法天"出发,发展到神人并尊、天人并尊,最终发展到否认鬼神的作用,降低"天时地利"的地位,肯定"吉凶由人",主张"贵人先人"。在"天人感应"与"天人相分"、"以人法天"与"以人定天"的互动建构中,周代的"天人合一"完成了向"以人为本"的转变。周代天人之辩中体现的"人本"倾向,使得葛兆光的殷周文化一体论以及赵法生的周代伦理宗教"天民平衡"的新论不攻自破。
其他文献
针对以计算为基础的智能传播活动,我们提出的认识论反思,不是仅仅把这些活动当作客体性或直观性的形式,而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阐释由问题本身所引发的实践战略与策略,探讨其意义的解读和做的方式,从而展望一种新的认识论的方法论。本文力图从认识论的历史路径出发,提出如何区分认识主体和认知对象,回顾控制论的崛起所带来的传播范式的革命,从认知科学的视角叩问计算的层面和意识的边界,透过社
本文分析了无人机技术在长江上游山区航道中快速反应的优势,提出在数字航道运行条件下,该技术如何解决数字航道运行监测调度应对反应时间要求高以及一线班组反应能力弱的问题,实现诸如航标报警,航标被碰失常、船舶交通事故、航道违法事件等航道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
目的:对广西名中医卢健棋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用药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其治疗不同证型常用药物出现的频次、性味归经规律以及常见药物组合,归纳卢健棋教授治疗CHF的辨证思路、用药及诊疗规律,以期为CHF的临床治疗提供可供参考的常用药对及新处方。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名中医卢健棋教授门诊经治的CHF患
一般而言,生态本底优良、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生态碳汇资源丰富,通过碳汇市场交易能够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生态碳汇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机碳去除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后的剩余量,生态学上一般用生态系统净生产力(NEP)表示,NEP大于零则为碳汇,小于零则为碳源。
通过经典力学及流体力学基本原理,建立轨道模型对气流粉碎/静电分散相复合制备超微粉体中粉碎分散仓内颗粒的运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揭示了气流粉碎/静电分散过程中粉体颗粒的运动规律。当荷电电压为20 k V,射流速度较低时粉体颗粒流存在准稳态层流流动现象;随着射流速度的提高,粉体颗粒转变为弥散分布,且分散性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当荷电电压增大至60 k V时,仓内粉体颗粒的分散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呈现
中俄科技合作源远流长。自1949年起66所中国高校与85所苏联高校进行科技交流,并与之合作了124个联合项目。195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学习和推广苏联先进科技的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中苏两国就于1954年签署了第一份政府间科学技术合作协定。从中国科学院档案馆保存的一份文件可知,1951—1958年中国派往苏联的大学生、教师、实习生及中专生达7
目的:探讨桂枝二陈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对溃疡组织修复相关分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108例胃溃疡患者,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联合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铝碳酸镁、艾司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桂枝二陈汤。比较2组证候疗效、胃镜疗效、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及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胃动素
实时混合试验将物理试验与数值仿真相结合,在相同设备试验能力条件下可增大试验试件尺寸,降低模型缩尺影响。实时仿真效率决定了数值模型规模,目前基于中央处理器(CPU)仅能实现较小规模模型的实时仿真。为此,提出了基于Python和图形处理器(GPU)数值求解的实时混合试验系统。将土-结相互作用系统作为试验模型,使用Python-GPU代替CPU数值求解,对提出的实时混合试验系统进行了仿真与试验验证。研究
目前关于地下结构–土体系的地震响应研究多为未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和周围建筑的影响。以隧道–土体系为研究对象,考虑10层地表建筑的影响,进行多维地震波作用下的振动台试验,研究隧道和周围土体的动力响应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隧道和土体在双向地震动输入下的地震响应均大于单向地震动输入的响应。随着地震波输入维数的增加,土体的频谱没有改变。土体和隧道在远场地震波作用下的反应较为强烈,但由于近场地震波具有高能量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