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读书,人就无法进步。班主任工作很忙很累,可是,读书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常常令人茅塞顾开。谈谈让你受益匪浅的书,讲讲你的读书故事,说说你的收获与快乐,让大家来共同分享。
读你的感觉像三月
杨卫平
2004年2月2日,我买下了那本书——《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这本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动情,每一个案例都引起我的共鸣,给我启发。 读完书中的200个案例之后,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不再空洞地说教,而是把那些感人的故事运用到原本繁杂的事务之中:与溺爱孩子的父母沟通时,我讲《有家难进的夫妇》,提醒他们,把孩子捧为皇帝,自己就会有家难归;我把爱因斯坦父亲的故事送到孩子缺乏鼓励的家庭,启发父母发现孩子的特长和兴趣:我用《离成功最近的路》开导私心重的孩子,引领他们为集体做事情;我对自卑的孩子讲《黛莉的龅牙》,鼓励他们肯定自我,让缺陷变成优势;我和人云亦云的孩子共读《小泽征尔的品质》,引导他们敢于向权威说“不”……在忙碌琐碎的日子里,悠悠一缕书香令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原来班主任工作可以这样从容和诗意。
2005年,我来到省城求发展。12月1日,我中途接任初三班主任,遭到全班学生的断然拒绝。他们以为,是我抢占了与他们朝夕相处两年的老班主任的位置。我蓦然记起《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中的一句话:记住学生的名字,而且很自然地叫出来,等于给予他们一个巧妙而有效的赞美。我潜心巧记,在两天之内叫出了全班74个孩子的名字,令他们大为惊叹,使得他们在两天之内接纳了我:我运用书中的“优点效应”,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开启他们的心扉,激励所有的孩子见贤思齐,使得他们在20天内喜欢上了我;我从书中得到启示,经常诚恳地对他们说“孩子,我爱你!”,给他们“信任的力量”“欣赏的力量”,使得他们在两个月内离不开我。本学期,学校开展“以师带徒,培养班主任助理”的活动,我荣幸地成为首批指导老师之一,学校指派一位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跟我学习管理班级的经验。经过两个月的磨合,我的年轻伙伴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领导和同事都夸我创造出了一段师徒和谐发展的佳话,而这一切,不能不归功于那本贴近教育生活、操作性强的《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她,是我助人、自助的“思维名片”,是我在陌生的城市里安居乐业的“许可证”。
她给予我的,是一种温暖的人文力量;我报偿她的,是超越自我的信心和勇气。和她在一起,我如沐春风,神清气爽。
《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读你的感觉像三月。是的,我的书架上将会不断添加新的书籍,我的眼界会越来越开阔,教育方法也会越来越科学,但我可以郑重承诺:我将爱你如初。
和学生共同成长
张彩霞
说到读书,原本我就是一个喜欢看书的人。可两年前当了班主任,而且接手的是一个高二时全校有名的差班、乱班,于是,一天到晚,不是到班里检查,就是找违纪的学生谈话,要么就是“召见”家长,总觉得静不下心来读书。然而,忙忙碌碌了一阵子,班里的情况虽有好转,却还是不尽如人意。
就在我有些灰心、郁闷的时候,一位有着多年班主任经验的老教师给我送来了一本书——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我翻看了几页,立刻被吸引住了。接下来的几天,我如饥似渴、见缝插针地读完了全书。魏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著,深深地感染了我,他让我懂得了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拥有怎样的气度与胸襟,让我知道了如何去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更让我明白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从此后,我主动找来了很多著名教育家的专著来读。并且把他们的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管理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而我所带的班级也一步步转变,成了全年级的先进班集体。 除了教育类的书籍,我也广泛阅读各种报章,有时候发现学生手里有什么好书。就干脆向他们借来读。古人说“开卷有益”,还真是这样。
读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不仅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使自己的语文课上得越来越受学生欢迎,而且让我这个班主任也当得越来越得心应手。我不禁想起了莎士比亚的话:“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让我们一起坐下来读点书吧!
神奇的“魔术小屋”
周备梅
作为教师只读教材和教参是不够的,要想做一名好教师,还要大量阅读书籍,所以教学之余除了读自己喜欢的书之外,学生订的杂志我也经常翻阅,尤其是《中学生阅读》。没想到,就是它给了我和学生一个惊喜。
班主任最头疼的事就是学生丢钱丢物。记得一个星期日下午,有学生报告丢了20钱。我将丢钱的同学叫到办公室,询问丢钱的经过。这个同学讲:“昨天我一到教室,就把钱夹在语文书里,活动时间我去了一趟厕所,回来钱就不见了。”我想这一定是本班同学所为,就安慰这个同学不要着急。谁知,星期一下午他的同桌又丢了50元钱。看来,这个问题必须马上解决。
我想了想,以前的老方法都被事实证明收效不大,怎么办?忽然我想起《中学生阅读》上登过一篇文章《魔术小屋》:老师做的“魔术小屋”不仅“变”回了丢失的班费,而且也保护了一颗幼小的心,那位学生长大后成了一名教师,“魔术小屋”使他懂得了怎样去呵护每一个成长中的学生。为什么我就不能试一试呢?我一提议,同学们马上响应,有拿纸箱做“魔术小屋”的,有动员大家的,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第二天的早读前,我们举行了庄严的仪式,我说:“希望不小心犯错的同学悬崖勒马,祝福丢钱的同学能很快找回钱。”
开始“变魔术”了,我和同学们都站在教室外面,同学们一个一个地从前门进、后门出,每人在教室里待半分钟。随着我身边的学生减少,我的心跳也逐渐加快:能成功吗?虽然不到半小时,但我觉得如同过了半个世纪。终于,最后一个同学出来了。当我和同学们回到教室时,我故作镇静,刚拿起纸箱,就有一个同学喊了一声:“老师,里面什么也没有!”我不甘心地睁大眼睛往里看了看,又使劲把纸箱摇了摇,听到了极轻的声音,我高兴地说:“谁说没有,看我变个魔术大家瞧。”这时同学们都屏住呼吸,我小心翼翼地把纸箱撕开一个小口,从里面拿出了折成一元硬币大小的50元钱。教室里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我的眼泪一下子涌满了眼眶,丢了钱的那位女同学更是激动得流下了眼泪。我及时对还钱的同学进行了表扬,同时又鼓励另外那位没还钱的同学让“魔术小屋”再变出钱来。果然,下午放学后,班长喜滋滋地告诉我:“老师,又飞回来20元钱。”这时,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说不清是成功的喜悦,还是对学生及时悔改的欣慰。
这件事让我感触很深。孩子们有自尊心,他们幼小的心灵需要呵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要给孩子们机会,他们就一定会还你一份惊喜。而带给我这份惊喜的是书!不读书,我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本栏责编 晓 月)
读你的感觉像三月
杨卫平
2004年2月2日,我买下了那本书——《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这本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动情,每一个案例都引起我的共鸣,给我启发。 读完书中的200个案例之后,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不再空洞地说教,而是把那些感人的故事运用到原本繁杂的事务之中:与溺爱孩子的父母沟通时,我讲《有家难进的夫妇》,提醒他们,把孩子捧为皇帝,自己就会有家难归;我把爱因斯坦父亲的故事送到孩子缺乏鼓励的家庭,启发父母发现孩子的特长和兴趣:我用《离成功最近的路》开导私心重的孩子,引领他们为集体做事情;我对自卑的孩子讲《黛莉的龅牙》,鼓励他们肯定自我,让缺陷变成优势;我和人云亦云的孩子共读《小泽征尔的品质》,引导他们敢于向权威说“不”……在忙碌琐碎的日子里,悠悠一缕书香令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原来班主任工作可以这样从容和诗意。
2005年,我来到省城求发展。12月1日,我中途接任初三班主任,遭到全班学生的断然拒绝。他们以为,是我抢占了与他们朝夕相处两年的老班主任的位置。我蓦然记起《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中的一句话:记住学生的名字,而且很自然地叫出来,等于给予他们一个巧妙而有效的赞美。我潜心巧记,在两天之内叫出了全班74个孩子的名字,令他们大为惊叹,使得他们在两天之内接纳了我:我运用书中的“优点效应”,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开启他们的心扉,激励所有的孩子见贤思齐,使得他们在20天内喜欢上了我;我从书中得到启示,经常诚恳地对他们说“孩子,我爱你!”,给他们“信任的力量”“欣赏的力量”,使得他们在两个月内离不开我。本学期,学校开展“以师带徒,培养班主任助理”的活动,我荣幸地成为首批指导老师之一,学校指派一位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跟我学习管理班级的经验。经过两个月的磨合,我的年轻伙伴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领导和同事都夸我创造出了一段师徒和谐发展的佳话,而这一切,不能不归功于那本贴近教育生活、操作性强的《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她,是我助人、自助的“思维名片”,是我在陌生的城市里安居乐业的“许可证”。
她给予我的,是一种温暖的人文力量;我报偿她的,是超越自我的信心和勇气。和她在一起,我如沐春风,神清气爽。
《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读你的感觉像三月。是的,我的书架上将会不断添加新的书籍,我的眼界会越来越开阔,教育方法也会越来越科学,但我可以郑重承诺:我将爱你如初。
和学生共同成长
张彩霞
说到读书,原本我就是一个喜欢看书的人。可两年前当了班主任,而且接手的是一个高二时全校有名的差班、乱班,于是,一天到晚,不是到班里检查,就是找违纪的学生谈话,要么就是“召见”家长,总觉得静不下心来读书。然而,忙忙碌碌了一阵子,班里的情况虽有好转,却还是不尽如人意。
就在我有些灰心、郁闷的时候,一位有着多年班主任经验的老教师给我送来了一本书——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我翻看了几页,立刻被吸引住了。接下来的几天,我如饥似渴、见缝插针地读完了全书。魏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著,深深地感染了我,他让我懂得了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拥有怎样的气度与胸襟,让我知道了如何去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更让我明白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从此后,我主动找来了很多著名教育家的专著来读。并且把他们的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管理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而我所带的班级也一步步转变,成了全年级的先进班集体。 除了教育类的书籍,我也广泛阅读各种报章,有时候发现学生手里有什么好书。就干脆向他们借来读。古人说“开卷有益”,还真是这样。
读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不仅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使自己的语文课上得越来越受学生欢迎,而且让我这个班主任也当得越来越得心应手。我不禁想起了莎士比亚的话:“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让我们一起坐下来读点书吧!
神奇的“魔术小屋”
周备梅
作为教师只读教材和教参是不够的,要想做一名好教师,还要大量阅读书籍,所以教学之余除了读自己喜欢的书之外,学生订的杂志我也经常翻阅,尤其是《中学生阅读》。没想到,就是它给了我和学生一个惊喜。
班主任最头疼的事就是学生丢钱丢物。记得一个星期日下午,有学生报告丢了20钱。我将丢钱的同学叫到办公室,询问丢钱的经过。这个同学讲:“昨天我一到教室,就把钱夹在语文书里,活动时间我去了一趟厕所,回来钱就不见了。”我想这一定是本班同学所为,就安慰这个同学不要着急。谁知,星期一下午他的同桌又丢了50元钱。看来,这个问题必须马上解决。
我想了想,以前的老方法都被事实证明收效不大,怎么办?忽然我想起《中学生阅读》上登过一篇文章《魔术小屋》:老师做的“魔术小屋”不仅“变”回了丢失的班费,而且也保护了一颗幼小的心,那位学生长大后成了一名教师,“魔术小屋”使他懂得了怎样去呵护每一个成长中的学生。为什么我就不能试一试呢?我一提议,同学们马上响应,有拿纸箱做“魔术小屋”的,有动员大家的,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第二天的早读前,我们举行了庄严的仪式,我说:“希望不小心犯错的同学悬崖勒马,祝福丢钱的同学能很快找回钱。”
开始“变魔术”了,我和同学们都站在教室外面,同学们一个一个地从前门进、后门出,每人在教室里待半分钟。随着我身边的学生减少,我的心跳也逐渐加快:能成功吗?虽然不到半小时,但我觉得如同过了半个世纪。终于,最后一个同学出来了。当我和同学们回到教室时,我故作镇静,刚拿起纸箱,就有一个同学喊了一声:“老师,里面什么也没有!”我不甘心地睁大眼睛往里看了看,又使劲把纸箱摇了摇,听到了极轻的声音,我高兴地说:“谁说没有,看我变个魔术大家瞧。”这时同学们都屏住呼吸,我小心翼翼地把纸箱撕开一个小口,从里面拿出了折成一元硬币大小的50元钱。教室里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我的眼泪一下子涌满了眼眶,丢了钱的那位女同学更是激动得流下了眼泪。我及时对还钱的同学进行了表扬,同时又鼓励另外那位没还钱的同学让“魔术小屋”再变出钱来。果然,下午放学后,班长喜滋滋地告诉我:“老师,又飞回来20元钱。”这时,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说不清是成功的喜悦,还是对学生及时悔改的欣慰。
这件事让我感触很深。孩子们有自尊心,他们幼小的心灵需要呵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要给孩子们机会,他们就一定会还你一份惊喜。而带给我这份惊喜的是书!不读书,我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本栏责编 晓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