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静态平衡能力特征及粗大动作发展水平研究

来源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881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3~6岁幼儿静态平衡能力特征及粗大动作发展水平。方法:采用Tec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3岁组(3周岁以上,4周岁以下)、4岁组(4周岁以上,5周岁以下)和5岁组(5周岁以上,6周岁以下)共60名幼儿进行双脚睁眼、双脚闭眼和单脚睁眼站立测试。选取压力中心(COP)包络面积、压力中心轨迹长度、压力中心在前-后和左-右方向上的最大位移值为评估幼儿静态平衡能力的指标;采用粗大动作发展测试(TGMD-2)对受试进行移动性动作和控制性动作测试,评估幼儿粗大动作发展水平。比较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幼儿静态平衡能力、粗大动作发展水平特点,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幼儿静态平衡各项指标的数值都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加,幼儿的稳定性显著提高;除4岁组与5岁组间的移动性动作指标,粗大动作发展的其他指标都出现了年龄组间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幼儿粗大动作发展水平和静态平衡能力均未见显著性别差异,男童粗大动作得分略高于女童,而女童表现出姿势晃动小于男童的趋势;幼儿平衡能力与动作发展水平、年龄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与体质指数无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幼儿的感觉系统成熟较早。幼儿去除视觉时身体晃动与有视觉参与时的差异不显著,可能与其注意力分配有关。随着年龄增加,幼儿粗大动作发展水平和静态平衡能力都不断提高,但尚未出现显著的性别差异。平衡能力是幼儿动作学习与发展的基础,3~6岁幼儿处于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此幼儿阶段应注重选择适宜的手段促进其平衡能力的发展。
其他文献
腰椎椎弓峡部裂的病因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200040)燕好军综述范振华许胜文审校腰椎峡部裂(spondylolysis)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患,在成人中发病率约为5%,在运动员中发病率高达20%[1,2],是腰腿痛常见病因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计算机网络体系在通讯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体系的加入,对通讯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了通讯技术在现实中出现的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
<正> 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际公关协会主办的中国(温州)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峰会10月11日在温州举行。此次峰会的主题为“民间外交,公共关系,国际竞争力”。峰会探讨民营
<正> 李××,男,34岁。1989年3月10日诊。低热、恶风一月余。是年一月受凉感冒,头痛、恶寒、发热、咳嗽,求治于本村医生。经治疗,
<正>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甘、微苦,归脾、肺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据药理分析,黄芪能兴奋中枢神经和强心
期刊
无论宪法文本对其所确认的权利如何表述,宪法权利体系自身都应该存在特定的逻辑联系。然而,由于我国现行宪法对宪法权利规定采用逐条列举模式,该模式无法正确反映权利的性质
从2010年起,缅甸在军人集团主导下开始了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分为政治、经济、行政三个步骤,其中政治改革是战略基础,经济改革是重点。缅甸的改革取得明显成就,但也面临着一
指出旅游文本外宣英译既是向外宣传介绍中国景点的资料,更是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的重要标志。结合湄洲妈祖景点的英译资料,从文化角度对影响旅游文本外宣英译的文化因素,及其在
<正> 讽刺,显示了文学纪实的喜剧功能.在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路程中尤其是如此.所以,鲁迅不只一次地说过,如实地叙述丑、表现丑,在别人看来便成为讽刺.在反拨了中国近代谴责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