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来源 :台港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h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似乎每一个小学生都可能在四年级时碰到这一个题目,似乎每一个成年人都还觉得这是最可写的题目之一。不过这一个题目并不是容易写的,因为这对于执笔人具有无限温馨的题材,往往对别人却无非是些平凡小事。我在这里又挑上这一个题目来写一些琐碎的事,并不因为我妄想能突破这一难以避免的景况,只是因为这些别人心目中的小事,在我的生命中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以一般的传記笔法说,娘没有什么值得记下的事件,仔细算算她的过去,她似乎根本没有属于她自己的生活,她的生活就是爹和我们兄弟姐妹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不知道哪一位“立志”为别人服务的圣哲贤人曾经做到同样的地步。
  娘是典型的中国妇女,讲究把感情深藏,但是我们尽可从她平凡的日常举止中觉察到她对子女的挚爱,无须乎用洋人的办法把感情流露尽致。然而,在危难时,她能有超越体力可能的行动,使人惊讶她究竟有多少潜能可以为了子女而发挥出来。
  我们—我的孪生弟与我—是她最小的孩子,因此我们对她早年的生活及兄姐们的遭遇都只能得之长辈及兄姐们的口述。至少在我们懂事以后,我很少见娘有安乐的日子。在战时,她经常要携带着大小十余口奔波各地—往往由她一个人主持全局,爹多半时候留在相当接近前线的地方。一切似乎有了公式:我们在接近前线的地方与爹同住;日本人发动秋季攻势了,我们几个较幼的兄弟姐妹由娘率领着向安全地带撤退;日本人退了,我们又由娘率领着去找爹,迁回他的任所。抗战时期的交通情况之糟是众所周知的,每隔一两年举行一次大迁徙,她的艰苦就可想见了。
  有一回,我们又撤退了。在一艘长江轮船的边上,我们搭了一只小木划转驳上大船,日本飞机在一次又一次地呼啸着扫射甲板上的平民及四周蚁附着的小划子。到现在,我还记得她在江风中披散了头发,把小孩一个个由小划子推进大船的船舱。大船正在行驶,小划子和大船之间唯一的联系只是一杆竹篙,她那时大概只想着把子女送到比较安全的大船上。她刚登轮,竟发现凌弟不见了,即刻又冲进人群,船头船尾寻找,把哭泣着的弟弟从另一层甲板找回来。大家坐定了,她又找来一壶开水,让每个人都喝一口,但是她自己竟没有分到一些余润。
  万县的住处遭了炸弹,我们全家迁移到郊外山上的董家岩。全家安顿在半座茅屋里。下雨时,全屋只有一个角落是干燥的,她把小孩和祖母安置在干燥的地方睡,我还记得电光中只有她兀坐在床沿上。
  表面上看去,她似乎不大过问我们的功课,也从不过问我们该学什么进什么系。事实上,她主张让我们各尽自己的能力,在兴趣范围内发展。她的方针是在密切注意下自由发展。大纲大目不差,小节是不计较的。这些大纲目中有最不能侵犯的一条—诚实;最必须注意培养的一条—对别人宽厚。至于馋一点,脏一点,都在容忍之列。为此,我们家的兄弟姐妹都有胖胖的体型,几分邋遢,爱躺着看书,但是快快活活,笑口常开,不大会发愁,更不会善感。我一直认为狂狷比乡愿可取,然而天幸我没有转变到浇薄的极端,大概还仰仗母教中“宽厚”二字的恕道。另一方面,我不肯说迁就现实的昧心话,也还仰赖母教中“诚实”二字的忠道。
  爹与娘在总角时订的亲;男方二十岁,女方十九岁,娘就嫁过许家来了。据说,抗战前他们有过颇宽裕的生活。不过在我的记忆中,我家卖东西的时候多于买东西的时候。不止一次,爹在床上为家用长吁短叹,哼得一家愁云惨雾,娘只是委婉地安慰他。等到爹鼾声大作了,我们醒来还看见她正张着眼呢。女子大约比男子更为坚毅,有时我觉得“弱者”二字应改为“强者”作女性的称号。
  爹不爱为杂志写文章,可是在他过世前一年多,他破例秘密地向《自由谈》投了一篇稿,纪念他们四十年的婚姻。发表后,我们才知道爹除了严整的论说文之外,还会写抒情文呢。文中他记述四十年来夫妇之间共享的欢乐和同熬过的艰辛。现在,爹去世已经九年,我知道娘的确常在梦中与爹聚会的。爹一辈子为沉重的家累牺牲了自己的志愿。两位老人家为了子女辛苦了一生,子女可是怎么报答呢。
  五年前我离台渡洋,娘没有说一个“不”字。在基隆码头上,娘却不再送进去了,她是为了不愿让我在离别时有任何难过的机会。在行李里面,她替我塞进去许多小物件,其中包括一个针线盒。到了我要缝一两个扣子时,我才发现这盒子内容的丰富:剪刀,各种扣子,大小不等的针,以及各种颜色的线球。除了她替我补的衬衫上有密密的线痕,她又把无限亲情,千丝万缕,都寄托在这些扯不尽的线团上了。因此在美国时,我最怕缝扣子和补破洞,一开针线盒定是弄得“闹情绪”。在异地作客,没事时神气充盈,一旦病倒,第一个进入脑际的必定是娘。回来之后,每逢邮班,总发现她在等候在美的弟弟和姐姐来信,才知道自己在美时,偶尔拖一两天信期,该是犯了多大的罪!寄语在海外的朋友们,假如家有老母,别让她依闾久等,眼望着邮差过去。
  娘不单为海外的子女寄东西,纵然那些东西在华埠都很容易找到;她也为在台南的姐姐寄些台北的东西去,纵然台北和台南的货品都出自一个厂家。我有时觉得好笑,但是等我看着她细细地挑选、细细地包扎,我领悟到:邮包寄去的不是一件一件实物,而是一片似海亲情。我才领悟到:自己在美国收到邮包时,复信所说“这些都可以买得到”,该是多残酷的话。
  娘今年七十二岁了,幸而精神还好。家中大大小小的事仍旧非她老人家主持不可。我希望她有一些休息的时间,不要太忙。可是我也希望她还继续忙碌,有足够的精力忙碌。
  (选自《许倬云问学记》)
其他文献
坐在湖边  谛听远方的歌唱,水面上的光芒  犹如迸发的音符,节奏跟随着波浪  夜晚揭穿刚才的争吵,洞开的忧伤  是那一幅画中,撕裂的眼睛  你心中最低的流淌,是执着中的悲伤  在静止中,击打夜色,陪伴月光  星星很淡,河水冰凉  坐在湖边,亘古的水面  静止世间冷暖和愁绪万千  爱与不爱,都会覆盖在水体下边  包容一切,是谁的襟怀  在茫茫的夜色下敞开  沉静哀怨的尘埃,让风吹走夜晚  让山外的溪
现在的人对于花和插花的爱好这件事,似乎都出以不经意。其实呢,要享受花草也和享受树木一般,须先下一番选择工夫,分别品格的高低,而配以天然的季节和景物。就拿香味这一端讲起来,香味很烈的如茉莉,较文静的如紫丁香,最文静细致的如兰花。中国人认为花的香味越文静的品格越高。再拿颜色来讲,深浅也种种不一。有许多浓艳如少妇,有许多淡雅如闺中的处女,有许多似乎是专供大众欣赏的,而另有些幽香自怡,不媚凡俗。有许多以鲜
那年我十八岁,高考榜上有名。奶奶说:小蔚该有一件旗袍了。服装店没有旗袍,附近找不到旗袍裁缝,奶奶把她的一件旧旗袍收去半寸腰身,放出一寸下摆,熨烫得干净平整。我穿上旗袍,揽镜自照,原來大块吃肉的我,也可以娉婷婉约。  旗袍是我独立成人的标志,我平时并不穿它。  我对新生活充满憧憬,对新朋友心怀好奇。邻班的鸣有一副好嗓音,会拉手风琴,开联欢会时自拉自唱,令我倾慕。我喜欢他,心里涌动着一种不可名状的情愫
不知道為什么,当旁人向我道喜时,我一点喜悦的感觉也没有,这是不正常也是不应当的。和男友交往多年,每一个阶段都备受祝福,可说是在原该荆棘满布的爱情路上稳健地走过来的。  真的,日子近了,我的一颗心却仿佛进了死胡同,高墙遮断阳光,阴森而微带尿臊,着礼服、足登高跟鞋的我不知所措,是在那儿独自啃啮凄楚无助的孤单,等人来救,或是掀高裙摆自己闯回头路?  今天像往常一般时间回到家(从前我喜欢“偷”个五、十分钟
麻省理工学院(MIT)材料加工中心与莫斯科国立大学共同成立了Skoltech电化学能量储存中心(CEES),参与合作项目的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开发拥有更高储能容量的电池。电化学能量储存中心得到了Skolkovo理工学院的扶持,属于一个综合性机构,既可以用于理论研究,也可以用来教学,还能够开展创新技术研发。电化学能量储存中心有着三项主要的研究课题:先进的锂离子和多价离子电池组研发,可再充电的金属空气电池
说这人“大种”,这人还真大种,硕大魁梧,熊背宽腰,双腿就像两根铁柱,是身躯巨大的品种。从孩童的角度仰视,这人就是一座塔,直向蓝天伸展倒插。  两颗铜铃般的大眼圆睁,宽阔的大嘴一张,依啊唉呼地吟唱,再配合着一脸的傻笑痴憨状,这“大种”双手一舞动摇摆,竟也能荡漾出一股喜气,让武吉镇上妇人们怀抱里一直啼哭不已的婴孩小童们破涕止哭,进而转变成哧哧的嘻笑。武吉的妇人们都说这“大种”有孩子缘,是小孩们的福星,
20世纪现代文坛,以鲁迅先生为首的洋洋洒洒的作家群落中,有一位似乎不温不火的作家许地山,离世之后,也淡然如菊,倒是因为他的散文《落花生》,多年来一直被选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于是家喻户晓。而我,因为许先生是闽南作家,与我有一份乡缘的牵绊,于是,戊戌年初春来到许地山的故乡漳州,我自然而然地走近许地山,从而真正了解了这位乡亲作家的厚重与价值。飘萍转絮 畸零身世  许地山,福建龙溪人,原籍广东潮阳
在中国,每一辆销售的新车上都有CCC(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的标识,这是国内汽车产品上市销售必须具备的条件,而对这些产品进行统一认证、管理的工作则由CCC认证机构完成。中汽认证中心(China Certification Center for Automotive Products,简称CCAP)就是国家指定的两家强制性认证机构之一。该中心成立于1997年,
二十多年前,1994年,我曾为古月诗中女性的缠绵而执着的古典情思而感动。当时在台湾(还有香港)诗坛正追踪西方后现代诗歌挟着席卷之势笼罩着大陆。最初,在我看来,这很正常,文学的生命就是不断革新、探索,不仅仅是诗歌,而且是艺术,特别是造型艺术,这是规律。诗歌和绘画往往是革新的前卫。我在1981年写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中说过,探索者往往须有“亵渎”传统的勇气,就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也是可以容忍的,但
记不清什么时候,我的右手掌生了一只“眼睛”。  最初,只是一块硬皮,生在掌心外缘,小指第三节下方一公分处。豆粒般大小,没有痛感,只在挥拍摩擦时微有异样。我没放在心上,运动员嘛,谁的手上不起泡不长茧?但凡日常作息无碍,掌上粗糙的触感倒像证据,是一张摊开在人前的履历,记录眼前这人多么勤守本分日日练习。  不太痛,也就顺理成章忘了它的存在。它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我的日常,耐心蛰伏在皮表之下,一待就是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