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临床诊治经验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诊治经验。

方法

对1999年3月至2016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73例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23~75岁,平均53岁。45例为我院初次治疗,28例局部复发后再程治疗。术前均行B超、CT或者核磁共振(MRI)检查,均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

结果

所有患者均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肿瘤最大径3~40 cm,中位值18.9 cm。初治的45例患者中,T2期6例,T3期39例。再程治疗的28例患者中,T1期4例,T2期8例,T3期16例。73例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手术,7例行术后放疗,3例行术后化疗。73例患者共施行110次手术,110例次手术中,诊断高分化脂肪肉瘤共67例,其中脂肪瘤样型脂肪肉瘤60例,硬化型脂肪肉瘤7例;诊断去分化脂肪肉瘤9例,黏液样脂肪肉瘤16例,多形性脂肪肉瘤2例;诊断混合型16例。69例随访6个月~13年,平均4年,其中施行完整切除手术的患者66例,全部获得随访,术后复发34例,复发率51.5%(34/66),术后4例出现远处转移。因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死亡14例,其余均健在。4例3个月后失访。无论是在初治组中,还是在再程治疗组中,联合脏器切除术的术后复发率均低于单纯肿瘤病灶切除手术,且平均复发时间更长。

结论

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临床上较少见,CT是腹膜后脂肪肉瘤最有效的诊断方法,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治疗腹膜后脂肪肉瘤的主要方法,完整切除达到肉眼切除干净是手术的目标,对侵犯脏器者行联合脏器切除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宿主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G-CAP)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2月入住全国11家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或重症监护病房(ICU)的G-CAP患者100例(G-CAP组)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无免疫功能低下的CAP患者100例(nICH-CAP组)作为对照。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症状、疾病严重程度、影像学表现、病原学特征、是否合
期刊
目的探索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股神经连续阻滞术后镇痛能否改善老年单膝置换术后睡眠质量。方法入选北京积水潭医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160例60岁以上、拟行单膝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术中腰麻,术后随机接受0.2%罗哌卡因250 ml复合5 μg/kg右美托咪啶连续股神经阻滞(持续输注5 ml/h,右美托咪啶输注速度0.1 μg·kg-1·h-1)镇痛(试验组)或单纯0.2%罗哌卡因连续股神
目的对比分析中度急性胆囊炎急诊胆囊切除术(EC)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联合延期胆囊切除术(D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96例患者,中度急性胆囊炎急诊胆囊切除术(n=47)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联合延期胆囊切除术(n=49)的围手术期相关资料。结果EC组比PTGBD+DC组有更多的术后引流时间[(9
期刊
目的讨论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在主动脉夹层手术中对肺缺血再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因主动脉夹层行全弓置换手术的患者60例,数字随机分为两组:盐酸戊乙奎醚组(A组,30例)和对照组(B组,30例)。A组于入手术室后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0.05 mg/kg,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两组患者分别在麻醉开始前(T1)、体外循环开始前(T2)、
目的比较骨骼化左乳内动脉(LIMA)序贯吻合于前降支系统及单纯吻合于前降支的近中期结果。方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自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共完成123例骨骼化LIMA序贯吻合于对角支和前降支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手术,与同期1 474例骨骼化LIMA吻合于前降支的CABG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纳入各120例患者,分为序贯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数据的临床资料进行对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8(IL-38)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就诊于天津市胸科医院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72例(急性加重组)以及稳定期慢阻肺患者65例(稳定期组),并选取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等结果,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IL-38水平,比较组间差异。采用
目的探讨不同甲状旁腺素(PTH)给药情况下及撤药后,骨及间充质干细胞的不同分化作用机制。方法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基因型为SOX9-creERT/Td-Tomato/Osteocalcin-GFP,分为间断PTH刺激及撤药组(PTH 500 μg·kg-1·d-1,皮下注射)、持续PTH刺激及撤药组(PTH泵,80 μg·kg-1·d-1,速度0.25 μl/h,皮下埋入)、空白对照组及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治疗对老年下腰部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下腰或前腹壁急性带状疱疹性神经痛老年患者128例,性别不限,年龄65~75岁,带状疱疹病程1个月以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64),A组:单纯口服组(对照组),口服加巴喷丁+西乐葆组+阿米替林。B组:脉冲射频组,在口服上述药物同时,采用便携超声仪,椎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