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该如何讲清楚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lei3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在诸如“诚信”“责任”“理想”等“明理”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和学情,沟通教材资源和社会资源,通过理清教学的逻辑框架,确定教学的重点内容,寻找学生情感的突破口,并创设思维冲突,方能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明理与导行,提高“明理”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材资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情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3)05-0058-04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诚信”“责任”“理想”等“明理”课较多。对于这类课,学生往往感叹:老师一出示课题,我就知道他要讲什么了,这些道理从小讲到大,谁不知道啊?但就是做不到。老师则是无奈:道理说不到学生心坎上,榜样人物树高了,学生听时感动,课后却少有行动;以身边的普通人物为典型,又很难打动学生,无法引起情感共鸣。如何提高“明理”课的实效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现以“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第二课)为例(2012浙江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探讨如何将“理”讲到学生心坎上,使学生在“明理”的同时,自觉地付诸行动。
  一、研读教材,厘清“理”的逻辑框架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和媒介,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资源。教师要研究教材的整体布局,把握教材内容在单元和整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任务,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明理”课,“理”的内容归纳起来只有几句话,如果不理清层次,很容易在同一层面上“绕圈”,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教师首先要精研教材,既要厘清本课所讲的“理”与前后课文的关系,更要厘清本课的知识结构和逻辑框架,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调整和重构。有了层层深入的逻辑顺序,才能“理所当然”地吸引学生渐入佳境。
  研读教材不难发现,第一单元根据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轨迹,遵循“责任——个人责任——集体责任——社会责任”的逻辑层次;“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一课由“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和“热心公益 服务社会”两目组成,其关键词是“社会责任”,是一堂典型的“明理”课。其“理”主要包括三部分:什么是社会责任(教材没有明确提出)?为什么每个人都要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承担社会责任应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服务于社会。而这些“理”建立在学生已经懂得“什么是责任”“为什么要承担责任”以及“为什么要承担对集体的责任”这些知识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充分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对教材进行了重新建构:理出了“理解社会责任”“寻找社会责任”“担当社会责任”三个逐渐递进的逻辑层次,作为贯穿整节课的明线。与此对应的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四点感悟,作为贯穿整节课的情感暗线。这样,知识明线与情感暗线交织,构成了一节课的整体框架(见图1)。
  厘清了“理”的逻辑框架,教师便可“步步为营”,层层深入,使各教学环节紧密承接,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和繁冗,从而大大增强了说服力,有效实现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二、把握学情,确定“理”的重点内容
  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思想困惑和道德难题,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明理”课需要认真研究和把握学情,通过调查、观察或谈话等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困惑和道德疑点。备课时,首先要明确学生对此“理”已经懂得了多少,困惑在哪里,需要重点解决什么问题。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思想困惑和道德疑点上,才能提高“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就“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而言,学生往往认为,社会责任是公民肩负的对国际和社会的责任,那是崇高而神圣的事情,离自己还非常遥远;有的学生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认为社会上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等等。这些思想误区使得教学很难取得实效。因此,笔者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到社会责任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应该从生活小事开始自觉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围绕这一重点,设计了“寻找社会责任”的教学环节。课堂上用镜头放大身边的小事,通过举例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让学生懂得:遵守交通规则,不乱闯红灯是承担社会责任;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社会责任还体现在自觉排队、不浪费粮食等生活小事中。无论是生活中细微的小事,还是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等大事,都是我们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责任无大小,责任无处不在,责任无法逃避。
  这样的“明理”课有的放矢,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针对学生的思想误区,牢牢抓住了学生认识上的“坎”,把“理”讲到了学生的心坎里,自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精选素材,寻求“理”的突破口
  “明理”课的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被学生所接受的过程,教师要善于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选取素材,赋予平凡的生活以教育意义。通过精选生活素材,创设生活化情境,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感悟,从而认同和接受合乎社会主流价值之“理”。
  教学中,笔者以2012年时政热点(“最美中国人”和“钓鱼岛事件”)和地方社会新闻(2012年“最美宁波人”——“补胎哥”郁炳龙事迹)为素材,创设了三个情境。通过寻找“最美中国人”的共同品质,让学生感悟到属于道德认知层面的“理”,即社会责任就是在本职工作以外的无偿付出和无私奉献,承担社会责任是崇高和美丽的。“这些最美人物是否必须承担这些社会责任”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社会责任源于每个人的社会角色,无法逃避,必须勇于承担”。通过对“钓鱼岛事件”中打砸日货是否是爱国行为的讨论,学生懂得了“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必然是合法的行为”,同时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以上两个情境教学,完成了对学生道德认知的内化和道德情感的激发。最后,笔者通过挖掘“补胎哥”郁炳龙无私付出热心助人所带来的积极社会影响,引导学生体验到:帮助他人是快乐的,热心助人能带来爱心传递,从而激发学生“自觉投身公益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担当社会责任”这一道德行为。   “无痕教育”乃是教学的至高境界,直白的说教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明理”课应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觉地将道德认知内化于心,同时运用生活中的榜样,促使学生将内化于心的道德认知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实现知情意行的转化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领。
  四、创设思维冲突,落实“理”的目标
  科尔伯格认为,“带有冲突性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是促成学生道德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明理”课不是说教课,在教学方式上必须变教师“说教”为学生“悟道”。教师要善于创设道德两难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使他们在课堂中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在与同伴的思维碰撞中形成正确的观点和认识,获得道德成长。
  在本节课教学中,笔者创设了四个引发学生思维冲突的问题:(1)社会责任是否可以选择?(2)社会责任是否只体现在国家大事上?(3)砸日货行为是否是爱国(承担社会责任)?(4)承担社会责任是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还是平凡生活中的默默付出?四个问题都源于生活,直接指向学生的认知疑点,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下面是其中一个教学片段:“社会责任是否可以选择”
  师:同学们,徒手接住坠落女童,“最美妈妈”吴菊萍以她的善良承担起了一位普通公民的社会责任;冒险推开车轮边的学生,“最美教师”张丽丽以她的爱心承担起了教师的社会责任,而“最美司机”吴斌以他的牺牲承担起了司机的社会责任,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都是崇高的,美丽的,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这些社会责任是他们必须选择的吗?
  (学生意见出现了分歧,发生了争论)
  生1:我觉得救人的责任不是必须承担的,应该可以自愿选择。
  师:你会选择吗?
  生1:说实话,我不会选择,因为这太危险了……
  师:因为考虑到救人的后果,有人放弃了……
  生2:我觉得他(生1)不对,救人的责任是必须承担的,无法选择!
  师:请你说说理由。
  生2:比如,张丽丽是老师,保护学生是她的职责,还有吴斌是司机,他那样是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师:你觉得是因为职责,他们必须做出牺牲。
  生3:我不赞同(生2),法律也没有规定他们一定要舍身救人呀!
  生4:我认为有些是必须选择的,有些是可以不选择的。
  ……
  师:其实,同学们刚才说的都有道理。首先,我们的社会责任,来源于我们的社会角色,是无法逃避的!但我们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来承担社会责任却是可以选择的!当面临选择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会考虑到一些后果,可能会犹豫,可能会退却。虽然有时候选择是一种权利,但大家想过没有?如果我们都犹豫了,都退却了,这会是怎样的后果?(学生沉思)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将从我们面前消失,社会将变得冷漠,人与人之间将失去信任……(学生陷入深思)你能不选择吗?能放弃吗?我相信每一个善良的人都敢于选择,勇于担当,绝不逃避!
  “社会责任是否可以选择”这一充满争议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维冲突,使学生真正从思维上参与课堂,最终懂得了责任无法逃避,责任无法选择,要勇于担当。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要潜移默化地渗透道德判断和价值引领,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道德成长。
  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和学情,沟通教材资源与社会资源,这样才能让“理”入坎,“情”入心,才能真正提高“明理”课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教研室
  浙江宁波 31502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其他文献
这是一堂特殊的青春期教育课——  “老师,我已经开始发育了,我马上要变成‘蝴蝶’了!”  “哎呀,我还没什么变化,还是一条标标准准的‘毛毛虫’呢!”  ……  如果不是亲自站在讲台上,我真不敢相信这是我们班那群羞涩小姑娘的第一节青春期教育课——大大方方、开开心心、无拘无束地讨论着这个一直以来被归入“禁区”的话题。要知道,放在以前,她们肯定是个个小脸通红,低垂着头,一句话也不愿说。嘿嘿,看来我这“毛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团委、少工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团委、少工委: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青少年学生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决定在中小学开展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的2013年青少年书信文化活动。现将活动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一、活动内容  组织青少年学生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进行写作或绘
历史题材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历史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共鸣。笔者认为:历史题材的小学品德教学应立足儿童立场,努力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带给学生“活着的历史”,把教学所得的一切带回学生的生活,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们的生活以及生活方式,实现品德教学的回归。本文结合《千年不衰的汉字》一课的教学,谈谈对历史题材小学品德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一、基于
历史教育是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历史,是过去的事实,是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久远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其特点决定了学生认识上的困难,成为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难点。而且,品德与社会教材改变传统的编排方式,呈现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而不是系统的历史知识。它要求学生从一个个“点”入手,顺藤摸瓜,探究了解它们背后的历史脉络。如何让学生认识历史,从而有效开展品德与社会历史
剪纸是一项民间传统艺术,它相伴生活,融合时代。如果将民族风物的创作与剪纸民间工艺美妙糅合,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将有独到之处。    一、民族建筑:感悟勤劳智慧    民族文化决定着建筑风貌,而建筑风貌的积淀发展又反过来促进文化的形成。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建筑都带有自己民族的烙印,如清真寺、蒙古包、吊脚楼、四合院等。因此,在孩子们搜集民族建筑的图片时,可引导他们去了解相关的民族文化和建
朱永新的《新教育》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内容:   一个中国母亲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她带女儿到国外上学,两天后,由于担心女儿因不懂英语而在心灵上受到伤害,于是就对孩子说,明天别去上学了。女儿却坚决不同意,因为女儿喜欢上这样的学校。  读到这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这样的事例在中国的学校发生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我想答案一定是极小极小。据我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来看,中国的学生们很少能发
【案例1】  周日上午,我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声称是班上一女生的父亲,替她请一天病假,我没有多想,就准假了。傍晚,女生母亲来电,说女儿不在家。谎话穿帮!经我调查发现,周六傍晚该生就离校了。此时给她和请假男子打电话,都无人接听。情急之下,家长报了警。通过持久不懈的短信攻势,直到深夜,家长终于与女生联络上。女孩来校后讲明了事情的原委:周六离校是为了给一个男孩过生日,因晚了就留宿在男孩家里。后来,女孩母亲
教学目标  知识:初步了解有关广告的分类,广告的作用,简单了解《广告法》的有关内容。  方法与能力:能从众多的广告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能初步判断广告中的不实内容,巧用广告选购适合自己的商品;尝试自己设计广告;学会多角度看待社会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广告不盲从,购物时有保护自身权益的初步意识。   教学过程  一、认识广告,了解分类   1.交流广告词:同学们,电视中有许多广告词大家都能倒背如
杨婉敏,广州市花都区骏威小学校长。广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广州市小学品德优秀教师,广州市“三八”红旗手,广州市中小学优秀校长培养对象,花都区名校长,在各级刊物发表论文12篇,获奖18项。  2008年8月,杨婉敏被认命为骏威小学校长。公示时已是月底,但学校办学资格尚未批复,办学经费还没下拨,教学楼也还在规划中,办学条件可谓艰苦。没有办法之下,杨婉敏带着8位教师在五小借地办学,开始了骏威小学的办学之路
中华民族之尚竹、爱竹,缘于竹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深厚影响:竹不在高,唯其德馨。为此,广州市荔湾区环市西路小学把“弘扬竹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从外部硬件(品竹园)建设到内在软件(竹风格、竹精神)培育,无一不竭尽心力于精打细磨,旨在通过蕴蓄校园“竹文化”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培养拥有健全人格、健康体魄和创新意识的正直、进取的新一代英才。    以竹品竹德为楷模,培养良好情操与行为习惯    正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