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125-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幼儿园中幼儿的基本活动就是游戏。游戏是幼儿学习社会角色、熟悉角色义务、接触现实生活的媒介,因此,区域游戏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幼儿们在区域游戏中,不断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作出体验,也可以对他人对自己的反应做出了解,慢慢懂得在集体中就要能够与同伴互相合作,交流协商这样才能够让自己被他人接受。
一、适时指导,提升交往兴趣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何时介入游戏,以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直接介入
幼儿们很喜欢游戏,只要一到游戏时间,他们都是争先恐后的跑到自己喜欢的游戏区域,可是在游戏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和摩擦,基本上所有的幼儿都倾向于将自己的矛盾冲突讲与老师听,希望老师能够帮助自己解决。有一次,班里的幼儿们都在开开心心的进行区域游戏,这时候李昊天怒气冲冲的跑到我面前来说,自己去了厕所回来之后,刘鸣就霸占了自己的位置,让他走开,他就是不走。我对李昊天说,“你再去和刘鸣商量一下,试着自己去解决,好吗?”李昊天听了我的话,再次走到刘鸣面前,对刘鸣说:“刘鸣,原先是我在这玩的,我刚才去厕所了,这个拼图我还没拼完,现在我还想在这拼,你能不能到别的地方去玩一会啊?”刘鸣说,“我也想在这玩,你去别的地方,好吗?”李昊天向我望了望,我鼓励他再继续想想办法。子茗想了想,又看看旁边说,“刘鸣,这旁边没人,你坐这边好不好?”“不好,没椅子。”“那我去给你搬椅子,好吗?”“好”。经过这一番努力,李昊天和刘鸣之间的矛盾就被子茗解开了,两个人可以共同玩拼图。
(二)间接指导
游戏能够为幼儿创造出良好的交往环境,在游戏中的那些情景更是能够引起幼儿交往的愿望,而角色扮演则是满足了他们的愿望。可老师也不能够完全让幼儿自主的进行游戏和交流,还是需要在旁边给予适当的指导。这就需要老师与幼儿一起进入到游戏中去,作为幼儿们的游戏伙伴,共同进行游戏的同时,老师在适当的时机给予指导,从而保证角色游戏能够顺利有效的进行。
二、拓展空间,促进主动交往
良好的同伴关系不仅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还能促进幼儿认知、情绪、和个性的发展。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在他所倡导的教育思想中提到了儿童教儿童这一理论。在有一次的区域游戏中,我正在和班里的乔诗瑶小朋友玩颜色对对碰游戏,这时候蔡姿妍走过来说,她也想玩,我同意了并让乔诗瑶和蔡姿妍一组,并叮嘱乔诗瑶要向像老师一样,一边玩游戏一边帮助蔡姿妍,乔诗瑶高兴地答应了。两个人玩了好几个回合,乔诗瑶先给蔡姿妍讲了红、黄、蓝三色中每两种颜色碰在一起后所变化的颜色,并逐一验证,然后开始玩,比如:橙色是哪两种颜色碰在一起的,看谁先选出调制好,乔诗瑶在玩的过程中让了蔡姿妍好几次,在游戏快要结束时,我听到乔诗瑶问蔡姿妍:“今天你知道颜色的奇妙了吗?”蔡姿妍回答说:“知道啦!明天还一起玩,好吗?”鼓励和引导幼儿进行互相帮助,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个人素质,还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交往乐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多鼓励那些胆小,比较内向的幼儿多多与他人进行交往,帮助他们客服在交往中的心理障碍,让这些幼儿都能够逐渐从障碍中走出来,与同伴建立起良好的交往关系,提高自己的交往技能。
三、适度评价,强化交往技能
正确的游戏评价能够强化幼儿行为,悉心观察能够防止评价中的空洞说教。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闪光点和成功经验,及时给予幼儿以积极的评价和肯定,能够鼓励幼儿的自信心,调动幼儿交往的积极性。
在进行区域游戏之后,进行集体评价,这将有助于提高班级里所有幼儿的发展水平。例如,在区域游戏之后,我会将在游戏中能够自主解决问题的幼儿点名表扬,并鼓励幼儿都向他们学习,尝试自己开动脑筋,解决矛盾;在医院游戏中,葛子涵能够在没人来看病时将身边的资料进行整理,整齐放置在桌上,当有人来看病时,就主动询问病人的情况,若是病人比较多,他还会拿图书或报纸给病人看,要求病人边看边排队等,按照顺序就诊;在烧烤店的两个师傅王杰和何轩,配合得也十分默契,在客人多时就会有一个主动与服务员一起,共同接待客人,并主动向顾客介绍各种烧烤的名称,让客人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口味的……对这些幼儿的正面评价,强化了正能量,起到了很好的鼓励和引导作用,幼儿知道自己在游戏中应该怎么去表现,才是好的,是正确的,另外,老师还可以请这些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是如何进行游戏的,与大家一起讨论今天的收获,通过引导,来对幼儿的交往能力进行强化。
总之,开展区域游戏,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而且符合幼儿这个年龄所具有的特点,在此期间,我们幼儿教师,还需不断的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并抓住机会努力培养其与人交往的能力,让幼儿们累积更多的经验,如此才能真正的达到区域游戏的最终目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幼儿园中幼儿的基本活动就是游戏。游戏是幼儿学习社会角色、熟悉角色义务、接触现实生活的媒介,因此,区域游戏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幼儿们在区域游戏中,不断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作出体验,也可以对他人对自己的反应做出了解,慢慢懂得在集体中就要能够与同伴互相合作,交流协商这样才能够让自己被他人接受。
一、适时指导,提升交往兴趣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何时介入游戏,以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直接介入
幼儿们很喜欢游戏,只要一到游戏时间,他们都是争先恐后的跑到自己喜欢的游戏区域,可是在游戏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和摩擦,基本上所有的幼儿都倾向于将自己的矛盾冲突讲与老师听,希望老师能够帮助自己解决。有一次,班里的幼儿们都在开开心心的进行区域游戏,这时候李昊天怒气冲冲的跑到我面前来说,自己去了厕所回来之后,刘鸣就霸占了自己的位置,让他走开,他就是不走。我对李昊天说,“你再去和刘鸣商量一下,试着自己去解决,好吗?”李昊天听了我的话,再次走到刘鸣面前,对刘鸣说:“刘鸣,原先是我在这玩的,我刚才去厕所了,这个拼图我还没拼完,现在我还想在这拼,你能不能到别的地方去玩一会啊?”刘鸣说,“我也想在这玩,你去别的地方,好吗?”李昊天向我望了望,我鼓励他再继续想想办法。子茗想了想,又看看旁边说,“刘鸣,这旁边没人,你坐这边好不好?”“不好,没椅子。”“那我去给你搬椅子,好吗?”“好”。经过这一番努力,李昊天和刘鸣之间的矛盾就被子茗解开了,两个人可以共同玩拼图。
(二)间接指导
游戏能够为幼儿创造出良好的交往环境,在游戏中的那些情景更是能够引起幼儿交往的愿望,而角色扮演则是满足了他们的愿望。可老师也不能够完全让幼儿自主的进行游戏和交流,还是需要在旁边给予适当的指导。这就需要老师与幼儿一起进入到游戏中去,作为幼儿们的游戏伙伴,共同进行游戏的同时,老师在适当的时机给予指导,从而保证角色游戏能够顺利有效的进行。
二、拓展空间,促进主动交往
良好的同伴关系不仅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还能促进幼儿认知、情绪、和个性的发展。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在他所倡导的教育思想中提到了儿童教儿童这一理论。在有一次的区域游戏中,我正在和班里的乔诗瑶小朋友玩颜色对对碰游戏,这时候蔡姿妍走过来说,她也想玩,我同意了并让乔诗瑶和蔡姿妍一组,并叮嘱乔诗瑶要向像老师一样,一边玩游戏一边帮助蔡姿妍,乔诗瑶高兴地答应了。两个人玩了好几个回合,乔诗瑶先给蔡姿妍讲了红、黄、蓝三色中每两种颜色碰在一起后所变化的颜色,并逐一验证,然后开始玩,比如:橙色是哪两种颜色碰在一起的,看谁先选出调制好,乔诗瑶在玩的过程中让了蔡姿妍好几次,在游戏快要结束时,我听到乔诗瑶问蔡姿妍:“今天你知道颜色的奇妙了吗?”蔡姿妍回答说:“知道啦!明天还一起玩,好吗?”鼓励和引导幼儿进行互相帮助,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个人素质,还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交往乐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多鼓励那些胆小,比较内向的幼儿多多与他人进行交往,帮助他们客服在交往中的心理障碍,让这些幼儿都能够逐渐从障碍中走出来,与同伴建立起良好的交往关系,提高自己的交往技能。
三、适度评价,强化交往技能
正确的游戏评价能够强化幼儿行为,悉心观察能够防止评价中的空洞说教。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闪光点和成功经验,及时给予幼儿以积极的评价和肯定,能够鼓励幼儿的自信心,调动幼儿交往的积极性。
在进行区域游戏之后,进行集体评价,这将有助于提高班级里所有幼儿的发展水平。例如,在区域游戏之后,我会将在游戏中能够自主解决问题的幼儿点名表扬,并鼓励幼儿都向他们学习,尝试自己开动脑筋,解决矛盾;在医院游戏中,葛子涵能够在没人来看病时将身边的资料进行整理,整齐放置在桌上,当有人来看病时,就主动询问病人的情况,若是病人比较多,他还会拿图书或报纸给病人看,要求病人边看边排队等,按照顺序就诊;在烧烤店的两个师傅王杰和何轩,配合得也十分默契,在客人多时就会有一个主动与服务员一起,共同接待客人,并主动向顾客介绍各种烧烤的名称,让客人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口味的……对这些幼儿的正面评价,强化了正能量,起到了很好的鼓励和引导作用,幼儿知道自己在游戏中应该怎么去表现,才是好的,是正确的,另外,老师还可以请这些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是如何进行游戏的,与大家一起讨论今天的收获,通过引导,来对幼儿的交往能力进行强化。
总之,开展区域游戏,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而且符合幼儿这个年龄所具有的特点,在此期间,我们幼儿教师,还需不断的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并抓住机会努力培养其与人交往的能力,让幼儿们累积更多的经验,如此才能真正的达到区域游戏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