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泽多彩童心

来源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aoy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呵护和引领童心,读懂童心,创设心动的童心教学情境,创设灵动的童心课堂,开设童心绽放的特色作业,润泽多彩童心。
  关键词:童心  心动  灵动  绽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120-01
  早期启蒙学杰出思想家李贽在《童心说》里反复强调着童心,“是童心者,绝假存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所谓童心,其实是人在最初未受外界任何干扰时一颗毫无造作,绝对真诚的本心。在人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小学教育是孩子生命成长和精神构建的奠基阶段,但我们的孩子正远离自己的童年世界,过早进入成人期盼和预设的世界,孩子都变就了“小大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有责任和使命从孩子内心的真实需要出发,遵循儿童生命发展的“次序”与“规律”,呵护和引领童心,让学生无惧、无戒、无遮、无饰自己的“孩子气”,将自身所特有的天真浪漫尽情宣泄。三年前我校提出《构建小学“童心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作为课题的研究成员的我谈谈在童心教育课堂教学研究上的一些做法和反思。
  一、读懂童心
  著名特级教师张兴华主张:“要做一个好老师,就要把自己还原为一个儿童。”要让孩子“童心飞扬”,教师必须“童心未泯”。有儿童的视角,儿童的思维方式、儿童的语言、儿童的兴趣爱好。要贴近孩子,学做“儿童”,在平时,和孩子交流也是在备课。了解孩子喜欢什么、对什么问题最感兴趣,他们能理解些什么。在教学中把握儿童的学习心理,细心体会儿童的情感世界,每句、每问必须基于对儿童认知心理的深入理解,课堂教学的语感、肢体语言要儿童化。读懂童心是润泽多彩童心的保鲜剂和催化剂。
  二、创设心动的童心教学情境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一个人要出成果,因素之一就是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了兴趣,‘苦’就不是苦,而是了我,到了这个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孩子天性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引发孩子擦究行为的动力。对孩子吸引力程度越深好奇心就越大,好奇心越大孩子擦究知识的动力就越大,因此老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好奇心,创设富有童心令孩子心动的教学情境去吸引学生,让学生怀着好奇登上去探索之路,愉快、自觉、不断地求知,经历知识的探索、质疑、解疑、再生疑……的过程,主动构建数学模型。
  我在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师:“同学们,你们见到的车轮都是什么形状的?”生:“圆形的。”师:“为什么车轮都是圆形的呢?”孩子怀好奇心互相议论着,争论着:“老师,车轮如果不是圆形的,就有可能走不快。” “车轮不是圆形的,是正方形或三角形的就会走起来上下颠个不停,车子就会走不稳”……,老师接着质疑:“圆形车轮为什么会转得很稳呢?”,孩子怀着迫切解决问题的激情进入探究圆的世界,并在好奇中探索求真,愉悦、高效地完成这个课的教学任务。
  三、创设灵动的童心课堂
  课标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创设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灵动,激发情趣、启迪智慧、探究道理、张扬个性的童心课堂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追求和使命。如果采用传统的学习模式,有限的课堂教学课间难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展示、张扬个性的机会。顺应儿童寻根究底,乐于表达和表现自己等孩子气,我以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模式,努力构建一个探索求真,活泼有序,愉悦和谐的童心堂。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全方位,多层次动脑、动口、动手去探究,试错、发现,从而获得真知。
  在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时,“怎样测量圆的周长呢?”,问题提出后,学生在小组长组织下有序地发表测量的方法,有的说:“用线绕圆一周,然后量出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有的说:“直接用米尺绕一周就可以读出圆的周长。”有的说:“把圆沿着米尺滚动一周,这一周的距离就是圆的周长。”有的说:“用线量出圆周长的一半再乘2,就可以求出圆的周长。”接着由小组长分工合作完成各种测量圆的方法,有的学生拿线,有的学生固米尺,有的学生拿着圆片在米尺上滚动,有的读数记录……。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主动感知,主动质疑,主动探究,主动交流,主动建构,主动拓展,参与学习的全过。让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件乐事,当成是一种享受,使课堂教学成为焕发小学生生命活力的殿堂!
  在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时,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在小组长的组织采用列表式对本单元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让学生主动反思、主动探究、主动交流、主动建构整理反思。
  四、开设童心绽放的特色作业
  顺应孩子童真与童趣、寻根究底的好奇心,我根据教学内容开设多彩的实践特色作业,让学生怀着一颗童心用数学的眼光到生活中现实中寻根究底。放飞学生猜想的翅膀,童心绽放,快乐地翱翔在数学王国里。
  我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后,设置了探究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特性的实践作业——“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设计成三角形、哪些物体是设计成平行四边形?专家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学生带着问题到生活中寻找、观察、分析、思考、探究。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的物体是设计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形状,通过开设探究性实践作业,不仅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潜能力,未来的科学家就是从这里开始孕育出来的。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113-01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曾经说过,语文课,一定要上出“语文味”来。那么,什么是“语文味”?在我的理解中,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就是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在重视利用语文课程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人文熏陶的同时,突出语文课程工具性的特点,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的语
摘 要:问题是思维的向导,课堂提问是英语交际动活的催化剂。合适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当今的课堂提问已走种种误区,如明知故问型,揠苗助长型,举手专利型等等,我们迫切需要以激发兴趣,启发思维,难易适度等为原则,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118-01  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为此,随着语文教改的深入,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进行真正的因材施教等观念和做法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如火如荼的课堂改革,并没有改变这一现状:学生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虽然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但由此带来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多年来山区农村发展相对滞后,与平原、城市差距的进
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117-01  新《纲要》把幼儿早期阅读的要求纳入了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幼儿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这充分显示了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提倡和重视。7岁以前的幼儿
中图分类号:G63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119-01  在一次下班途中的公交车上,我偶然听到两位家长在交谈说现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在家很不听话。这让我想起多年前班主任工作中的一段经历。  那一年,我担任初一一个班的班主任,在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放学时,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孩子们带一个鸡蛋在身上,当做自己的孩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116-01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在写作实践中,许多的学生以为写作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为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或无处着手感到头痛。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应思考的问题。而今,现代信息技术如同一缕清新的春风,一扫以往写作课的枯燥沉闷,给
中图分类号:G62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121-01  新课程作文教学评价改革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一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应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合理搭建各种批改互动平台,“牵一发而动全身”,达到作文评价的高效性。  一、教师全批——高效批改之歌的引子  每
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122-01  在当前的幼儿教育改革中,科学教育是一个重要课题。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原来的自然常识教育的发展,它的内容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扩展和更新,并体现出一些新的观念,但它与传统的常识教学不尽相同。它作为幼儿园自然常识教学的继续和发展,幼儿园科学教育不仅要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