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游戏课程背景下小班幼儿动作协调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han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不仅重视幼儿“体”的发展,而且也关注足球以游戏的形式进入幼儿园。小班幼儿发展动作协调能力对幼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笔者开展足球游戏教学活动的行动研究,对小班30名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发展进行干预,采用量化的方式对足球游戏课程对小班幼儿动作协调能力发展进行前后测,经分析和讨论得出:足球游戏能够有效地促进小班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通过为3-4岁幼儿创设基于足球游戏的教学环境,循序渐进地安排一系列教学活动,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得到了较好发展。最后提出教育建议:根据幼儿发展特点,确保游戏新鲜感;顺应幼儿发展步调,及时调整游戏难度;合理安排游戏密度和强度;使足球游戏走进家庭。
  【关键词】小班幼儿;足球游戏课程;动作协调能力发展;行动研究
  一、问题提出
  (一)国家对幼儿体能发展越来越重视
  教育部于2019年3月提出开展足球特色幼儿园试点工作,让足球以游戏的形式走进幼儿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文件中也明确将“体”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同时指出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要采取适合他们生长发育的各种走、跑、跳、钻和爬等体育游戏,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并且还指出在这阶段主要发展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
  (二)小班是培养幼儿动作协调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幼儿动作不协调已经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医学上将它视为一种功能失调症。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统计,全球有6%-8%的孩子患有动作不协调等症状。幼儿园小班是促进幼儿动作协调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这些症状在小班的时候得到及时的发现,并及时进行干预和训练,就能够最大程度缩小与同龄儿童在动作协调方面的差距,这样对幼儿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足球游戏课程对小班幼儿动作协调能力发展的作用
  幼儿园科学、合理地开展足球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幼儿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技能,还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运动和学习习惯,为其形成健全人格以及未来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幼儿能够通过足球游戏课程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得到相应的动作训练。足球游戏课程设计中涵盖了滚、拍、踢等方面的动作训练,能够较好地发展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足球游戏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使幼儿的运动变得更加有趣味性,而不是无聊的动作训练。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为顺应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本文基于足球主题的课程,制定基于足球游戏的教学活动干预方案,探索幼儿动作协调能力在足球课程背景下得到适宜发展的最佳方式和策略,旨在使足球游戏以一个崭新的角色出现在教育者视野,使教育者重新认识足球游戏的重要性,从而促使足球游戏在教育教学过程能够得以广泛有效地运用,让足球游戏发展成为日常教学的教学工具;另一方面,通过对幼儿动作协调能力进行细化研究,旨在为日后展开动作协调能力深化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小一班30名幼儿,为了方便数据的记录和收集。笔者根据幼儿的学号顺序对幼儿进行编码,如,学号为“1”的幼儿,编码为“T1”。
  采用观察法在行动研究前對个别幼儿进行动作协调能力的个案观察并记录;在行动研究足球游戏干预阶段,利用拍照和记录的方式对个别幼儿进行观察。同时,在行动研究前后根据王建华的《3-6岁幼儿动作协调能力评价体系》了解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水平和开展足球游戏课程对幼儿动作协调能力水平的提高状况。
  采用行动研究范式,遵循“发现问题-确定问题-制定计划-开展行动-评价反思-改进计划再实施”研究流程,分为三大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
  (一)准备阶段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建立研究框架和选择合适的研究工具,用于测量幼儿动作协调能力,从而整体感知班级中幼儿动作协调能力的总体情况,并结合相关理论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制定足球游戏教学活动干预方案。
  (二)实施阶段
  通过开展足球游戏并根据幼儿的游戏表现来调整下一轮行动研究的计划和实施形式。行动研究的设计和实施如下表:
  (三)总结阶段
  经过一个多月的干预,收集幼儿动作协调能力的后测数据,使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幼儿动作协调能力发生的变化,分析可知:小一班的幼儿动作协调能力水平都有显著提高。前测中显示动作协调能力较弱的T2、T10、T25和T26在接受干预后进步明显;动作协调能力较强的幼儿进行干预后进步更加明显,如T24。
  四、研究启示
  (一)根据幼儿发展特点,确保游戏新鲜感
  初接触足球游戏,幼儿会感觉有趣而新奇,以满腔热情和好奇来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但很快地,由于对游戏的熟悉度增强,幼儿会逐渐对这些游戏感到索然无味。情趣教学理论指出,要使学习者经常获得新鲜感,需要及时调整活动的难易程度,这样才能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应顺应幼儿发展的步调,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游戏活动。如,在先前的足球游戏难度基础上做适当的提升,更换场景,调整游戏目标,或丰富游戏主题和内容,为幼儿营造不同往常的、新奇的游戏环境,使幼儿在每次游戏中都能够有不同的游戏体验。这样不仅贴合了幼儿游戏多样性的特点,还更好地促使幼儿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中达到最近发展区。
  (二)顺应幼儿发展步调,及时调整游戏难度
  幼儿学习发展的步调各不相同,其经验技能水平、风格兴趣等各有不同。根据差异教学理念可知,教学应顺应幼儿的发展步调,精心挑选教学内容,用心编排教学过程,为幼儿量身订造出能够促进其发展的活动,使幼儿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以进一步提升,达到最近发展区。那么,我们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制定多维度、多层级的活动目标,为幼儿提供不同难度层级的足球游戏。如,为了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教师在进行“小猫运球”足球游戏时可将运球的距离设置为路程长和路程短的两种,幼儿能力较强可为其提供路程长的游戏,幼儿能力较弱的可为其提供路程短的游戏。这是切合差异教学理念的体现,也切合了人本主义观点所延伸出的“幼儿为本”精神。
  (三)合理安排游戏密度和强度
  开展足球游戏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适宜性原则,合理安排活动中幼儿的运动量,确保幼儿的游戏练习密度和强度是适宜的。教师还应细心观察幼儿活动时的表现或者通过与幼儿谈话的方式来了解幼儿情况。教师根据反馈信息调整相应的教学活动,能够随时关注和掌控幼儿活动强度,使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发展。
  (四)使足球游戏走进家庭
  开展足球游戏的初衷是为了创设融洽温馨的家庭游戏环境。家庭是除了幼儿园之外幼儿学习的最重要的场所,因此,我们应该做好家园共育,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家长增强培养幼儿动作协调能力的意识并付诸于行动,将足球游戏从幼儿园自然延伸到幼儿家庭当中。足球游戏可以有多人同时参与,这也为促进亲子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使幼儿锻炼动作协调能力的同时,与家长在共同游戏中增进亲密关系,提升家庭凝聚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国教育[EB/OL].http://www.eol.cn.20060113/3170537.html.
  [2]王建华.3-6岁幼儿动作协调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3]陈菲菲.体感游戏促进幼儿感知运动能力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从2016年8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广东教育学会十三五课题管理办公室在广东教育学会领导们的指导和支持下,办公室全体人员共同努力、密切合作,圆满完成了广东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的各项管理工作。到目前为止,一共有590项课题顺利结题,226项已确定放弃,7项已提交结题材料待审批,277项还在研究过程中,详情请看列表:  近年来,课题管理办公室组织了多次开题培训活动、中期检查活动、结题培训活动及
【摘要】学美术是新课改条件下的素质教育课程之一,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艺术水平提高、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互联网 背景下,教研员要树立“网络强师惠生教学理念,提升美育意识,形成现代化教育理念、推动教学模式信息化发展,探索农村学校美术教学方法从两方面出发:一、网络强师,提高教师现代化教学水平;二、影像导学,运用多媒体设备丰富教学。本文结合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践法,发现了农村学校美术教学
【摘要】2020年高考生物试题考查方向明朗: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是生物学科高考选拔人才的大势所趋。这意味着实验设计题、语意表达题、新信息新情境试题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而生物高考二轮复习是让学生知识系统化、條理化,提升对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关键时期,使学生素质、能力得到发展的关键时期。结合2017版生物学新课程标准,如何在二轮复习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以上目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对二轮复习中山区学生存在
【摘要】由于学生成长环境等的不同,初中生在开展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会表现出一些个性差异,这些差异不仅表现在对知识点掌握方面,更表现在对知识点的观察角度和理解方向上。这种差异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对数学知识点的把握能力,优化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效率,教师应尝试布置一些分层习题让学生展开练习。本文以分层习题的主要内容及布置注意事项作为出发点,围绕分层习题布置策略展开详
【摘要】低年段孩子处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英语交际能力较弱。加上中国孩子普遍英语交际环境氛围不浓厚,每周接触英语时间不多,导致口语学习效率不高。本文以低年段一个课例研究为例,从微课的设计原则、实践运用、运用效果等方面给予建议,帮助老师更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和资源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微课资源;低年段;英语教学;设计原则;实践运用;运用效果  一、低年段微课资
【摘要】随着自然拼读法的盛行和语音题在知识检测中的出现,音标教学备受重视,对音标教学的研究也层出不穷。纵观文献,主要是从整体出发探究48个音素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而鲜有作者将对音标的研究细化到26个字母的名称音和其发音上。本文以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为导向,利用26个字母的名称音,探究26个字母的发音教学安排和教学流程。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26个字母;音标教学策略  一、小学英语语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当前社会对高中美术特长生的综合素养及创意实践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案例教学法是目前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它对教学改革起着积极作用,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对于高中美术特长生来说,在培养他们美术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时候,还要不断地加强他们的美术核心素养创意实践能力。因此,在高中美术课上引入案例教学法,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将案例与生活衔接
【摘要】初中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负责管理班级,教育学生,但其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主动与学生沟通,加强班级的管理工作。为此,本文以浅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为题,立足当下分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意义,探究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教育艺术的相关策略,有利于班主任提升自我管理工作能力,促进初中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教育艺术;策略  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
托幼机构、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和技工学校、各类大专高等院校、校外教育辅导机构等教育机构如何做好预防新冠肺炎疫情卫生清洁消毒工作?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学校和托幼机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卫生清洁消毒指引(第一版)”的基础上,特修定本卫生清洁消毒指引。指引对个人卫生、环境清潔卫生、传染病流行期间预防性消毒、随时消毒、终末消毒、常见消毒剂配置等提出要求。  学校和托幼机构预防新冠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初中学生除了要扎实掌握中学文化课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健康成长。作为我国德育基础的教育课程,《道德与法治》课在整个初中课堂教学内容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将生活实例融入到教学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知法、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