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ngto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摘 要: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也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就业难”成为了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职业指导对于在校的大学生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指导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配置劳动力资源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对高校、学生等方面进行梳理,探讨在高校中如何实现大学生高质量的职业指导,更好的为学生就业服务。
  关键词:大学生;高质量;职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1-0239-02
  Abstract: With the expansion of university enrollment, the number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lso appeared in the serious crisis, "difficult employment" has become the current urgent need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refore, vocational guidance has played a crucial role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guidance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allocate labor resources under market economy. Through combing the factors such as the university, the student and so 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to carry on the professional guidance of high quality for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provide better service for the student in their employment.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high quality; career guidance
  大學生是国家的新鲜血脉和栋梁。随着全国高校的扩招和我国经济体制及用人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就业形势也越发严峻。职业指导因此也越来越受到高等院校的关注和重视。积极在高校中开展职业指导,运用正确高效的职业指导方法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对于做好高校的毕业生工作,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障社会的稳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文章就如何进行高质量的职业指导做了一些探讨,希望能够对高校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一些帮助。
  一、影响职业指导更高质量的原因分析
  (一)国内职业指导理论还不成熟
  20世纪初,我国职业指导受德、美等一些国家的影响,在黄炎培等教育家的倡导和我国留学生回国的推动以及邹韬奋先生的大量实践活动下,增强了职业指导在社会中的影响,为当时职业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职业指导思想在高校毕业生实行毕业分配模式下,几乎停滞不前。现今我国职业指导的理论创新还比较匮乏,理论的不成熟直接影响了高校职业指导的质量。
  (二)高职院校缺乏重视
  高职院校日常工作主要围绕教学、学生管理以及科研这几方面来进行,教师的考评和晋升也与之挂钩,往往会忽视职业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校往往关心的是大学生就业率问题,但前期的职业指导工作往往因为资金、政策、人员和设施等不足,而无法满足毕业生的真正需求。第三方麥克斯调查结果出来后,高校方才意识到职业指导对大学生就业发展,就业时的专业对口率,就业后的升迁率等的重要性。
  (三)职业指导管理体制不规范
  目前,德国的职业教育最为先进,国内不少高职院校引入其成熟的职业指导理论和方法,设置职业指导相关课程,向大学生提供相关专业的职业指导信息。但由于大多数学校实行混合建制,职业指导主要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和其他部门来共同实施完成,负责就业指导的人员并没有受过专业的职业指导培训,没有获得职业指导师证书。加之,从事就业指导部门的人员事务繁杂,开展职业指导随意性大,比如指导的针对性差,指导内容重复,无法满足学生更深层次的需求,只能解决基础性的知识。对职业指导人员的考评激励机制也不健全,他们的积极性无法进一步激发。
  二、实现更高质量职业指导的主要对策
  (一)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指导中的作用
  辅导员的职责突出其专业性,表现在:高校辅导员通过生涯辅导培训,了解和掌握人—职匹配理论、职业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职业理论,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引导大学生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中心的测评对自己进行合理评估,在学习、职业、人身价值、婚姻等方面建立自我认定。大学生如果自我认识不清,缺乏自我认定,则可能停留在过去生活,沉迷于对未来的遐想,对当前的情境无法适应的现象,而产生角色混淆的想象。辅导员可以引导大学生对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全面分析,辅导学生进行个人职业规划,学会抉择,坚定信心;引导或推荐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参与校内外各种类型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从事初步的工作,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就业中所需的职业素养,并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明确进行职业指导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正处于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激烈的竞争,职业活动的竞争尤其突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不仅仅是时代的需要,同时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具体有以下几点意义:   1. 有利于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在不同的时期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实现人—职匹配的和谐性就业。对很多大学生来说,他们大学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可能只是父母的意愿,学校的推荐,社会单方面需求的结果,与大学生自身的职业兴趣、性格、能力可能并不完全符合。进行职业指导的目的就是使大学生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期望,凭借自身的能力来挑选职业,使自身素质、能力与职业需求特征相符合,使大学生科学择业、和谐就业,从而降低离职率、跳槽率,提高就业市场配置成功率。
  2.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在职业指导过程中,职业指导可以帮助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指导学生做出正确的抉择。相关的训练和磨砺可以使大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仅能够从容面对职业的变动,而且还会更加自觉地利用职业变动给自己带来的机遇,在拓展自己职业经验的同时还能使个人迅速的发展。
  3. 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指导从个人职业发展入手,引导学生个体根据相关的资料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进行设计,并在明确努力方向的基础上制订实现每一个目标的相关措施,从而指引学生个体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在大學校园内完成自己的成长。
  (三)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技能
  职业指导师在面对大学生的时候,要实施分类培养,归类指导教学。具体来讲就是要根据他们自身情况,如家庭环境、性格、体质、爱好等进行分类指导,这样往往会获得比较好的效果。针对那些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从学校层面上应予以支持,条件允许时可以提供创业示范基地以及创业资料,让创业在学校开始,毕业后可以直接自主创业;对于期望获得稳定工作的学生群体,学校应及时提供相关公务员招聘信息,适时分析就业情况;对于想进入各类企业的学生群体,学校应该和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在提供学生实习实训的同时解决了就职问题。只有根据以因材施教,针对性的进行职业指导,才能提高职业指导的质量。
  (四)引导大学生学会对环境资源的掌握
  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时候,不应该只停留在要求他们加强对自身的了解,而应指导他们善用自己的基础资源,增进职业发展,包括父母、师长、朋友的期许和协助,社会资源的助力。来自不同的意见的限制和阻力,乃至个人的经济和知识资源等都具有落实职业规划不可或缺的思考层面。一般而言,在个人职业指导和规划中可以引用的基础资源包括:人际资源、经济资源和相关知识。而环境资源具体包括职业环境、人际资源、经济资源和其他资源等。
  (五)重视职业指导政策法规方面的研究
  高校学生从学校直接步入社会,往往对就业相关政策、法规缺乏认识。作为高校,职业指导必须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研究,灌输诚信、公平竞争的职业理念和思想,通过口头传授、资料学习、网络认知等多种方式渠道,将相关政策法规引入高校学生指导职业的日常工作中去,从而真正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整合。
  三、結束语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是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联系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桥梁。在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目标,从而决定他们前进的方向,帮助他们解决择业过程中的困难,增强他们的职业素养,以提高他们的市场竞争力。高校的职业指导担负着帮助大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升职业竞争能力,从而获得职业,适应职业,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目标。总之,在高等教育面临着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的今天,职业指导是高校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大学生合理择业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陈庆生.浅析职业指导人员素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
  [3]周红,周燕.欧美高校职业指导对我国高校职业指导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3).
  [4]梁杰芳.高校学生就业的职业指导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22).
  [5]薛艳.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体系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与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批准号:2014SJB834)
  作者简介:余乐(1982-),男,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其他文献
拔尖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受到国家与各界的广泛重视。文章重点介绍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在化学与材料类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方面的主要思路和做法,从系列管理制度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涵盖的内容也极其丰富。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多种多样的新型信息技术研究方法也被活跃地运用于思想政治的实际教学中。
摘 要: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进行“课堂革命”,推进符合“两性一度”标准的“金课”建设,是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文章在分析《大学物理》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以“金课”标准为出发点,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学科前沿、个性化学习相结合。将线上与线下有机融合,进行混合式教学。建立包含过程性考核、阶段性考核以及个性化学习结果考核的多维度评价体系。通过这些举措切实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为“金
摘 要:文章简述了POA的理论体系发展,并结合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的获奖经验、观摩体验及课堂教学实践,展示了产出导向法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课型、阅读课型的教学流程和教学设计。  关键词:POA;产出导向法;输出驱动假设;大学英语;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6-0100-03  Abstract: This article
摘 要:《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论文》对会计专业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地位。文章结合多年来指导《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教学实践,根据课程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探索,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提高课程论文写作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论文;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
传统工科教育主要是基于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开展的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具体专业教学。科技史研究的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解决何时何地何人如何做出了怎样的成果的
摘 要:高校实验室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有力依托和平台。文章论述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从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重点论述了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创新基地对开展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素质人才的作用,提出了面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高校实验室建设策略。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建设;创新能力;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
摘 要:研究型教学法能够模拟科学研究的方法,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以《偏微分方程》课程为案例,将研究型教学融入到“一维热传导方程的初边值问题”的求解教学过程中。教学结果显示,研究型教学法是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过程的有效教学方法,锻炼了同学间的小组协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创新、综合归纳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偏微分方程;研究型教学;初边值问题;科学
面向新工科建设的需求,结合物理学史和电磁场理论知识体系结构,分析了电磁场理论中蕴含的科学方法要素。可以根据新工科建设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需要,运用科学方法教育
摘 要:创业能力的培养对于高职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现阶段在职教集团平台下的高职生的创业能力形势并不容乐观,因此更加需要国家各院校各职教集团在高职教育中充分重视对高职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文章讲述了现阶段职教集团平台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能力现状,以及针对如何培养高职生创业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职教集团平台下;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建议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