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插图教学价值 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cao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插图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挖掘插图的教学价值,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益?作者通过本文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及做法:一、利用插图,营造意境,导入新课;二、利用插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三、利用插图,指导观察,训练作文;四、利用插图,实施美育,陶冶情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插图;教学价值;意境;美育
  现行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课本大都图文并茂、美不胜收。其中的插图是编者为了满足小学生“形象思维”需要,根据课文的内容精心设计绘制的。那些线条明快、生动活泼的插图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赢得了小学生的青睐与喜爱,它们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对训练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学生应能“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高年级的学生要“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由此可见,挖掘插图的教学价值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切实训练小学生的解读能力,进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倘若课文缺少了插图,小学语文教材则黯然失色。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有部分教师忽视或不够重视插图的作用,致使精美的插图得到“冷落”。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正确使用插图,发挥插图应有的功能呢?笔者谨以本文,谈一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利用插图,营造意境,导入新课
  插图具有文字所不曾拥有的特点与功能,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由于彩色插图的“闪亮登场”,使得当今的语文课本变得更趣、更靓、更活了,在一定程度上插图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调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给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由于小学生擅长形象思维,他们对课文插图的兴趣程度比文字更强烈,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利用插图,营造意境,导入新课。譬如,笔者教学杜甫的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从课文的插图入手导入新课的。笔者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上人物的动作、神态及表情,并要求学生用合适成语加以形容。学生在认真读图的基础上进行词语检索,分别说出了“笑逐颜开”、“喜形于色”、“喜不自禁”等成语;再由三个人物共同的表情感受其高兴、兴奋、激动的心理,此时文本中所表现出的“喜”的情境已定格在学生心中;然后笔者顺势将问题的“彩球”抛出:“什么事让这一家三口这么高兴呢?我们来通过朗读诗句寻找问题的答案吧!”借此导入了新课,并引发了阅读探究欲望。
  二、利用插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插图虽然是静态的、一瞬间的情景,但却是重点文字的有力诠释,是文章精彩情节的呈现或补充。阅读教学中,利用插图可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进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旨。譬如,教学《船长》一文就可以利用插图来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该篇课文是一曲英雄的赞歌,讲述了在灾难降临的时刻,船长哈尔威舍己救人、舍生忘死的悲壮故事。课文配了一幅精彩的插图:惊涛骇浪中,哈尔威船长昂首屹立、岿然不动,目光凝视着远方……文章插图表现了哈尔威船长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这幅插图是不容忽视的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学中,笔者给予充裕的时间,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展开想象,并静心思考:1.此时此刻,船长心里会想些什么?2.你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插图中的船长?在笔者的启发下,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由插图学生很快说出了“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岿然不动”、“义无反顾”等成语,并借此理解了“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等重点句子的含义,进一步地走进了船长的内心世界。
  课文插图往往并不是课文语言的简单再现,而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借助插图可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形成丰富的情感体验。实践证明,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欣赏、想象,可以生成意想不到的精彩,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课时教学目标。
  三、利用插图,指导观察,训练作文
  小学生由于受到语言能力的限制,课堂上口语表达常会出现过于简单或杂乱无序的情况;习作时也时常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而信手拈来地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指导学生观察并练习说话、写话,则不失为一计良策。譬如,教学《黄河的主人》一文,笔者引导学生观察文中的插图,并要求用几个词语或几句话来形容一下眼前的黄河;教学《沙漠中的绿洲》,则安排学生仔细观察题头的照片,以“迪拜街头的风光”为题,写一段话,等等。课本的封面也是训练观察能力与写话能力的资源。其实,每一学期的语文教学之旅都可以从欣赏封面开始。如某一学期笔者教三年级语文,第一堂语文课上就带领学生兴致勃勃地欣赏了课本的封面。通过欣赏封面,笔者告诉学生观察事物要按照由主到次、由近及远、由下到上等顺序进行,还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样可以把静止的画面变成动态的连续的图景。
  四、利用插图,实施美育,陶冶情感
  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努力挖掘教材中插图的教学价值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于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尤为重要。语文学科的美育功能相对于其他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语文教科书中有的是文质兼美的课文和异彩纷呈的插图,它们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美的享受。那些内容广泛、丰富多彩的插图,为学生展现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花鸟鱼虫、风土人情,应有尽有,五光十色……这些形象生动的插图,或以优美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神貌,或以细腻的笔触描摹着器物的形态,或以浓墨重彩渲染感人的场面,对于容易接受直观、具体事物的小学生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学生畅游其中,定然会得到美的熏陶与启迪。插图拓展了课文的审美领域,把语言文字没法表达出来的情感表现得栩栩如生。通过欣赏图文,学生感悟事物的辨别力和敏锐度也会获得发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意识,发展了自己的审美能力,陶冶了自己高尚的情操,培养了求真、向善、积极进取的思想性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出行的选择更为丰富、层次不断提高;货物的运转越来越快、物流体系日益科学……回眸2015年浙江道路运输行业,可谓硕果累累、精彩纷呈.rn深化改革 市场更有活力rn这一年,浙江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行业,工程造价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一般的建筑单位对工程造价的控制都是比较注重的.但是,由于工程造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带动了普高热的持续升温,报考高职的学生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高职生源质量每况愈下。由于学生基础差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往往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80年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孜孜不倦的追求。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总结了我党代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历史经验
中国现有集体林面积占全国林业总面积的57.55%,其总经济价值至少在20000亿元以上。2008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China’s existing co
摘 要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新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在很多小学教学实践中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对研究性学习的进行概述,并分析当前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然后针对结合当前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小学数学 实践  一、研究性学习概述  研究性学习概念的提出是我国教育界根据多年教育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逐渐加快,土木工程建设数量与规模大大增加.因此,建筑的质量也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现阶段工程施工中,施工材料是确保工程质量良好的重要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及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最基层一级财政的乡镇财政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更好的服务“三农”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但乡镇财政收入渠道不多,总量不大,负债沉重,财政运行艰难,大部分乡镇财政属于典型的吃补助财政。乡镇财政的问题,是关系到党的基层政权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农村贯彻落实,关系到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收不抵支,负债运行的
1996年,方兴东进入IT行业。1997年,方兴东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关于中关村的。用他的话来说,他和中关村渊源颇深。  2002年,方兴东发表了《正在消失的中关村》。后来方兴东发现,中关村的某些行业死亡的趋势越来越严重,于是觉得凭借单独的一篇文章来警醒中关村已经不够,于是方兴东决心为此作一本专著。随后由方兴东引领,博客中国曾经展开一场关于中关村生死存亡的讨论,并形成了一本极具方兴东个人色彩的
2015年,面对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上海全面贯彻“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主线,经济运行总体符合预期,创新转型和结构性改革的积极效应不断显现.2016年是“十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