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生物教学的一些尝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781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课程《标准》生物学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其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生物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转变。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与各位共同探讨。
  1.正确处理好教材
  所谓对教材的处理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编排,教材文字,图表等做灵活变通的处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新教材实施教学以来,有不少教师反映学科内容多而课时少。我觉得问题并非在新教材的设计上,而是由于教参少了,教材给予教师的自由处理的空间大,特别是有些教辅的误导,使有的教师的教学规划定位出现偏差。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1)在教学中对新课标中已降低的要求,不要再拔高;(2)删掉的内容无须再讲解;(3)能力培养要分阶段,分层次进行,不要期望一步到位;(4)教师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注意课程资源的合理整合和有效二次开发。而师生在选用教学辅导参考书的时候,都要保持清醒、以课标为重要标准,既要肯定一些优秀的教辅对新课程的正面作用,更要注意防止某些教辅对新课程的干扰和误导。
  2.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要适应新课标要求
  能否敏锐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人”的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重要尺度之一。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片面重视继承性、接受性的做法,完全废除注入式教学,采取问题式教学,给学生做好榜样。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广开思路,探索求异,对习以为常的现象和“权威理论”敢于持怀疑、分析、批判的态度而不是一味盲从,同时不过于牵制学生的思路或用自己的思路取代学生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完全摆脱了长期以来形成的“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思维习惯。充分发挥民主、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师生关系融洽,为学生大胆提问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获得探究知识的能力。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结论轻过程的教育观念,研究性课题在生物课本中的出现是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产物,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培养学生如何用智慧的钥匙去开启知识大门的能力,绝不是机械地传授教材知识,更不能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机器。研究性学习能够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充分运用课本中提供的研究性课题,真正发挥其作用,让学生逐步获得探究知识的能力。
  3.巧设质疑,诱发兴趣
  渴望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现象及活动,揭开生命运动的本质、规律,这是学生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依据所教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制造悬念,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种子和果实的形成》中,我先简略介绍了大千世界中的百花种种、果实繁多,然后设问:“为什么一朵桃花能变成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为什么果实都结在开花的部位?”在介绍“显性基因遗传和子代性状”时,提出了:“为什么有的父母都是双眼皮或一单一双,可子女却是单眼皮?”这些问题必然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开动脑筋思索,积极发言,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另外,也可结合生活中的趣闻轶事,巧设疑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介绍“遗传”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可能的。”“为什么呢?”同学们议论纷纷,虽答不全,但对此都产生了浓厚兴趣。趁此时机,我再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同学们听来饶有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大力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源于科学探究的思想,可以说是探究性学习模拟了科学探究的方式,只是简化了一些而已。
  限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中所要求开展的探究活动,一般都比较浅显,如果仅从掌握知识的角度来看,也许只需要几分钟就能讲清楚,从表面来看,似乎降低了传授知识的效率。但是在活动中,可以让他们去体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
  5.理解关爱学生,倡导新型师生关系
  新的教材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已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理解学生、关爱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爱戴和尊敬。理解、关爱学生,就会尽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诚然,初中生物作为一门非中考科目或是超低分的中考副科,学生学习动力不会很强,但学生对生物有着独特的兴趣。我们应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挖掘教材内容、基于学生生活实际、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心情愉悦的体验中学习生物学知识。
  6.加强生物与社会、科技的联系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使学生理解生物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因此,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放在现实生活背景中,引导他们解决问题、理解生物学知识在科技、社会中的作用。反过来,社会科技又促进了生物科学的发展。例如,《参加绿化校园》一节,学生根据现在校园的状况,自己设计绿化方案。近几年发生的沙尘暴现象,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分析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治理方案。通过这些活动,学生逐步树立起知识与科技和社会联系的观点。
  
  参考文献:
  [1]陈南珠.对初中生物新教材教学的几点体会.
  [2]齐叶.将趣味教学渗透在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
  [3]李学斌.新课标下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初探.
其他文献
物理实验,是一种独特的学习活动,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学生一种主动干预物理现象的过程。近年来,高考物理试卷中重视了对物理实验能力的考核,但是,目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科学探究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内容,而实验教学是科学探究的主要载体。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让实验探究过程真正达到科学探究的目的,应该增强实验探究过程的有效性。  一、倡导学生实验的多样性 
进入高中以后,有不少同学问:“学习物理有没有捷径呢?”答案是否定的。虽然没有捷径,但科学的学习方法确实是有的。那就是严格按照“预习→上课→复习→作业→质疑→小结”六
新课程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所以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创造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认为要抓好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激发兴趣引领入门  物理是八年级新开设的一门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
为了增强高三化学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目前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做一些归纳总结,希望对今后的高三化学复习有所裨益。  1.夯实基础,突出知识梳理和学科内综合。  首先,抓好学科第一阶段的基础复习,抓好“双基”落实,打好学科基础。怎样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的有关内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第一阶段复习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其次,在基础复习过关后进行学科第二阶段的专题复习。以能
中国地质大学新建博物馆座落于武汉中国地质大学西区教学区 ,已于 2 0 0 2年 6月开工 ,将于 2 0 0 3年 9月竣工 ,建筑面积近 1万 m2。新馆位于通往东湖风景区和武汉磨山植物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运用化学实验,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智能。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为具体,把无形变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设计,必须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和实验。”化学
目的:在住院接诊护理中分析人文关怀的实施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在住院接诊室接诊的患者102例为临床观察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
摘 要: 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包括提问的科学性,提问的启发性,问题要适度、适时、适量,问题还要有互动性、探究性和开放性,问题也要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有一定的梯度。  关键词: 化学课堂教学 有效提问 策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可
一般广电产业研究人员认为,当今世界传媒业的拓展和扩张,必然经历媒介集中化和集团化这两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广电系统在国家广电管理部门的政策引领下,所进行的
目前中学生物教学的弊端是:老师依纲靠本地教,学生死记硬背地学,唯分数和答案为重,效果差,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是改变这个弊端的最好途径。 At present, the d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