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本位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想要进一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就应当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继续主动地进行探索和创新。教育工作者需要对自身的教育理念进行转变,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文章首先对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其次,对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的价值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核心素养本位下小学美术的教学策略,以期能够为核心素养本位下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展开提供理论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教学研究
  当前素质教育在我国深入推进,美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美术教学。核心素养本位下小学美术教学的顺利展开,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身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所以,教育工作者应当基于核心素养视角,进一步研究和创新小学美术教学,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具备较好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完善,同时应当积极地展开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
  一、 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的内涵
  基于宏观层面来看,所谓的核心素养,指的就是通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处理问题时能够转变思维模式,运用有效的方法对新的学习技能进行探究,合理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小学美术核心素养包括了五个方面,分别是文化理解能力、实践创意能力、判断审美能力、美术表现能力和识读图像能力。从字面意义就能看出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方面的发展有着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应当将自身的引导作用发挥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对美术核心素养的意义有深入的了解,对学生的高尚品格和能力进行培养。
  实际上也可以将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理解为学生对美进行感受、欣赏、创造的能力。新课改要求教育工作者应当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构建起良好的教学氛围和环境。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应当将教学和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从中感受美。另外,教育工作者也应当对学生欣赏美的能力进行培养,其基础就是引导学生发展向善的心理,如此才能让他们对周边世界的美进行感受,对作品中的美进行体味。而创造美就是需要帮助学生对基本技法进行掌握,如此才能创造出具有美的作品。另外,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也应当进一步对学生的情操进行陶冶,促进其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二、 小学美术核心素养价值
  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课程品质的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是对社会需求的反映。教育工作者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前沿的教学理念,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发现和纠正,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在對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应当意识到美术教学并非简单的讲解,要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美术进行感受,积极地展开美术实践活动。另外,教育工作者也应当意识到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也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时懂得如何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教育工作者也要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这是因为在教学理念视角下人文素养和小学美术核心素养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促进其人格的发展。
  三、 核心素养本位下下小学美术教学的优化策略
  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事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小学教育工作者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实际教学活动有着诸多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对于小学生来说,美术是一个基础学科,也是其成长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新课改要求教育工作者应当着重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关注学生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通常情况下,教育工作者在实施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时,应当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能够基于实际进行有效地分析和探究,促进其逻辑思维的发展,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更好地对问题进行解决。总而言之,核心素养本位下小学美术教学具有创造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一)完善美术课程的教学模式
  当前教育工作者在实施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当顺应现今的教育改革,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完善,充分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要主动积极地对学生小学美术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另外,教育工作者自身也要具备相应的创新能力,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充分将新式的教育工具作用和功能发挥出来。教育工作者应当着重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锻炼和培养,这是创新教育发展的关键推动要素。另外也要关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的训练,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以有效保障。教育工作者应当对多媒体设备进行合理的运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穿插相应的视频和图片,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对美术创作和美术相关知识进行掌握。另外,教育工作者也应当引导学生有亲身的体验,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对美术创作有所了解,这样才能保障学生美术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二)全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教育工作者在实施美术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发展特征,以当前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尽量避免在课堂上生硬的灌输,要引导学生更好地评价和欣赏美术作品,过程中给予他们必要的启发和引导。教育工作者也应当关注学生美术知识的积累,让他们更好地对美术作品进行理解,这对于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欣赏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应当通过多样化的教学,保障小学美术课堂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有着浓厚的好奇心和兴趣,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来。
  教育工作者可以基于生活实际导入课堂,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以美术的方式进行讲述,实施多样化的绘画活动,将他们所感兴趣的人物和事物画出来,并对所创作的画作进行阐述和讲解。在此基础上,教育工作者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在他们所创作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想象,进一步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实际上,小学教育阶段的孩子都有着创作的欲望,而美术课堂就为他们构建起了一个创作力发挥的平台。但是教育工作者所构建的学习氛围过于严肃,就会使得学生在展现自我的过程中胆怯。美术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要求教育工作者应当构建出轻松愉悦的氛围,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游戏,比如说就有工作者在讲授《春天的色彩》这一课程内容时,假如说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述理论知识,势必会使得学生的兴趣丧失,这时教育工作者就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小游戏,引导学生对春天相关联的事物进行想象,比如说柳树、燕子、花朵等,然后将这些事物画出来并进行展示。通过这样的游戏,一方面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另外也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更全面、更形象地认知春天。再比如说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学生学习《降落伞》这一课程内容时,为了保障学生有更集中的注意力,对其绘画兴趣进行激发,教师就可以在课程导入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跳伞的相关视频和图片,然后引导他们进行联想,对各种颜色款式的降落伞进行创作。为了对学生的审美素养进行培养,教师可以在学生创作好作品之后,以投票的方式将他们认为最好的降落伞作品选出来,然后阐述选择的理由。教育工作者应当对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肯定,而对于那些还需要改进的学生也应当给予鼓励,进一步对学生的审美水平进行培养。
  (四)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
  小学教育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设计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他们的图像实践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看图素养仍然有待提升。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当基于学生的实际多样化的组织实践活动,进一步发展其看图能力,引导学生在看图过程中对有用信息进行筛选,这样能够促使学习效果的提升。同时,教育工作者自身也应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比如说教育工作者在讲授《做笔筒》这一课程内容时,在对实践活动进行组织时,不同的笔筒样式也有所差异,在制作过程中,难易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想要对学生看到素养进行培养,教育工作者就可以组织孩子们对笔筒制作的图片和流程进行观看,先让他们做一些比较简单的笔筒,在对技巧掌握之后进行相应的创新,然后再去做一些比较复杂的笔筒。比如说教育工作者可以先让学生做一些纸笔筒,然后再做相应的乐高笔筒和小黄人笔筒。教师在学生制作时,应当积极地和他们展开互动,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导,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亲身实践,对相应的步骤进行探索,这对于他们看到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又比如说教师在教授《城市的美好》这一课程内容时,教育工作者就可以让学生先将城市中高耸的楼房、马路的川流不息、拥挤的街道画出来,可以组织学生一同对城市进行观察,对环卫工人进行慰问,向指挥交通的警察叔叔问好,然后告诉他们职业不分高低,城市的建设需要每一名社会民众的参与。在日常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升美术核心素养。又比如说教育工作者可以对“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爱护草坪、人人有责”,这样的标语进行绘画创作,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对于学生良好公德的培养有着积极影响。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孩子们对带有教育意义的宣传板报进行绘画,通过相应的主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绘画能力,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不同的主题在生活中的意义也有所不同,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敏瑶.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浅谈[J].才智,2019(33).
  [2]沈烨华.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美术课程的建设:以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青花特色课程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
  [3]郝彩霞.谈核心素养视域下乡土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J].才智,2019(32).
  [4]王鹤.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23).
  [5]张小琴.感受、欣赏、创造:小学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分析[J].名师在线,2018(10).
  作者简介:张强荣,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静宁县细巷镇瓦岔小学。
其他文献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通过音乐课的学习,可以使小学生更具有感性认知,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和道德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小学音乐课
  对近年来我国研究过的含腈废水处理技术进行了概述,并就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论述了目前腈纶及丙烯腈废水处理技术领域中的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和新的工艺,并对这些新技
  在国内外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污水处理厂面临着巨大的提标改造和节能减排的压力。基于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的数学模拟技术在国内外许多污水处理厂的模拟仿真、运行诊断与工艺
初中班主任是普通教师中的一员,但又是承担着特殊教育任务的教师中的一员.要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过硬的专业知识技术,还要有更丰富的教育素养.特别是在
  阐述了废活性炭的来源,介绍了废活性炭的几种再生方法,分别为热再生法、湿式氧化再生法、生物再生法、超声波再生法、溶剂再生法、电化学再生法、微波辐照再生法、催化湿式
色彩隶属于艺术领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色彩教学尤为重要.色彩是艺术张力的鲜明体现,是小学美术教学的灵魂.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对色彩的观察和表达上都有一定的感知.一定程度
生活即教育,环境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我园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的优势,为幼儿开辟出一块种植地.随着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推进,种植地活动因其种植内容的丰富性、动植物生长变化的
在小学教育阶段,音乐教学对于启发学生的艺术思维以及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歌唱水平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外加上当今音乐的快速发展,使得当今小学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
  本文通过分析ABS树脂中橡胶相与塑料相之间形态,介绍ABS接枝聚合物的增韧机理,讨论了接枝聚合物接枝结构、基体SAN树脂结构等参数对ABS冲击强度的影响。接枝后的聚丁二烯橡
  本文阐述了吉林ABS装置用能分布状况,分析了能耗比例构成,及近年来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强化用能管理措施,开展的一系列的节能降耗活动取得的成效,通过活动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