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工实习中培养和开发大学生工艺思想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x198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金工实习不单是操作技能的学习及实践过程的体验,更应是在实践学习环境中对创造性思维、方法、能力的启蒙与体验。工艺思想的建立是创造力开发的基石。在金工实习中对大学生进行工艺思想的启蒙和培养,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能力的开发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及长远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金工实习;工艺思想;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4-0123-02
  诚信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可以说是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中最为薄弱的三个方面。金工实习是高等工程教育中培养学生这三方面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金工实习是诚信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中最具综合性、实践性、亲历性、体验性的环节,也是目前工科学生在校实践学习环节中唯一亲身实践的环节,它所营造的工程氛围,是其他教育教学环节难以达到的,它对于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验更为全面、严格。通过在金工实习中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创新设计、习惯养成几个方面的严格训练与亲身体验,学生将得到综合性的工程训练,综合素质得到锻炼,及早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意识地采取针对性措施,弥补缺陷、强化不足、巩固优势、完善自己,增加就业竞争能力。
  金工实习不单是操作技能的学习及实践过程的体验,更应是在实践学习环境中对创造性思维、方法、能力的启蒙与体验。基于工艺思想的建立是创造力开发的基石的理念,契合实际工作环境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实习内容基础上,以工艺思想的培养和开发为切入点,开设工艺卡编制训练项目,进行培养和开发大学生工艺思想的探索与实践,以求使高校金工实习学习体系更完整,更贴近实际需求,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能力的开发更深入,为大学生走向社会打下经受培养而积累的能力基础。
  1 项目的设置
  面对培养方案中的金工实习学习教育环节,充分意识到它对工科学生实践学习和训练及相关指导的环节,在大学生金工实习中的“创意实习”阶段,用较为全面的工艺文件制作形式和过程,对整个金工实习的脉络、工艺思想的形成及系统性进行系统规范和总结。通过这一手段,对实习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切实的机械加工工艺学习的指导和教育,使他们在校期间就能形成工艺思想为先的大工程意识,既对实习内容进行了总结,又为培养他们获得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2 项目的实践
  项目实施分为基本训练和提高训练两个阶段进行,相关课件见图1~图6。
  2.1 基本训练
  针对贯穿金工实习的典型作业件——鸭嘴锤组件的加工工艺过程,给予零件加工图纸、工艺过程卡、工序卡、装配过程卡的分析讲解、指导、制作和填写等连续和完整的训练。开设工艺知识理论课,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非常活泼直观地对典型作业件——鸭嘴锤,包括锤头和锤柄,分工序和工步地予以讲解。延伸介绍标准工艺过程卡的内容和填写规范,用锤柄的车工加工工艺内容的填写为例,过渡到工艺过程卡的零件图和技术要求、工序内容规范绘制和填写。
  2.2 提高训练
  有选择地开展多内容、多覆盖的工艺课程内容。在加强创意实习阶段,针对综合训练实习内容——工艺台历及其他创意训练作业件的加工制作,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绘制装配图、零件图等,并以实际加工的组合件工艺过程为内容,逐步完整填写各工艺文件(工艺过程卡、工序卡、装配过程卡)等。
  3 项目考核与评估
  结合专门设置的“金工实习机械加工工艺卡编制”和“金工实习小结”等内容,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反馈学生的接受程度,建立相关工作内容和调查项目改进机制。定期举办加工方案、设计、工艺制定等内容的交流活动,让项目组的学生发表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对完成情况较好的作业件并附工艺文件,予以展示和装订保存;在校园网工创中心网站页面的相应版块中,予以及时发布介绍,并进行相关评价和说明。
  4 结束语
  在本项目的设置和实施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在今后的项目实践教学中予以改进。
  1)学生缺乏有效的制造感性认识,工艺概念几乎没有,需要从零起点开始。由于缺少制造工艺过程的感性认识,在加工工艺过程实习操作中,没有合理有序的加工工艺过程的习惯养成,小锤头的钳工加工工艺过程就显得较为混乱。这也正表明实施该项目的必要性。针对此问题,有针对性地在原有的操作台悬挂小锤头零件图的旁边,增加其钳工加工工艺过程内容,并要求现场指导教师及时督促实习学生,养成按工艺内容完成零件制作的良好习惯。
  2)加强课间规范指导和讲解,督促实习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养成工艺思想为先的工程意识。由于在各个工种的实习指导中,存在传统的点对点讲解的局限性,忽视了整个零件制造各过程的关联性,及由合理的工艺路线联接的工程整体性和互联性,造成工程实习中只强调技能的掌握和积累,而忽视了在工程教育中通过具体的学习过程,达到思维方法的系统性的培养和开发的目标。
  3)针对学生群的具体情况,可考虑利用工余讲解和有关课程设置,适时开展穿插有关理论点和零件实例的工艺制作讲座,推动学生工程意识和能力的养成和提高。本项目的探索与实践,结合工程创新教育的新平台,在给予学生实践体验、技能实习的基础上,对金工实习的传统内容予以新型开发。在项目的实践中深切感到,大学生工程思想、工艺方法的培养和开发,不仅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且对发掘、提高指导教师专业技术水平,构建具有金工特点的新型实习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摘 要 通用技术课是一门知识与技术整合的新课程,这门课程中既充满机遇与创新,也充满挑战,在教学中知识如何整合,教育手段如何突破陈规,学生如何投入,如何让课程发展更契合课改需要等问题亟待解决。基于以上困惑,从知识管理、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分析这几方面提出相关策略、方法,以期能够在高中通用技术课教学中有所帮助和突破。  关键词 通用技术课;知识管理;复杂学习;泛在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3
1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它是学习根的水分吸收的必备知识,通过学习理解本节内容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实验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真正理解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让学生能够理解植物细胞得失水分的原理;总结出植物细胞得失水分的多少与外界溶液浓度大小之间的简单关系。  2.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实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每年在天津举行一次,至今已举办过5届。该项赛事由教育部主办,以促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为目的,它指明了高职教学的发展方向,是检验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职业教育发展成果的“试金石”。回顾这五年大赛中的题目,会发现它紧跟社会生活、生产发展的需求,全面地考验了高职院校教师、学生应对新问题、新挑战的能力。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描述大赛特点的话,那就是创新能力。对于工作在高职教学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也逐渐加快。教师的教学应注重加强对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应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教育技术装备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可以把那些理论性强的知识进行直观化、形象化展示,有效解决教学难点,积淀学生体育素养,注重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思想。这样会使小学体育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实现“在乐中学,在玩中学”,提升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发展受到人们的关注。主要从多媒体技术在天然药物化学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入手,探讨如何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