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股骨内侧髁骨瓣移植治疗手舟骨陈旧性骨折伴骨坏死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ie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股骨内侧髁游离骨瓣移植治疗手舟骨陈旧性骨折伴骨坏死的疗效及应用价值。

方法

自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采用以膝降动脉为蒂的股骨内侧髁骨瓣游离移植治疗手舟骨陈旧性骨折伴骨坏死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27~55岁,平均34岁。左侧6例,右侧5例;近极骨折6例,腰部骨折5例。术前常规行CT检查,证实舟骨骨折不愈合伴骨硬化坏死,伴驼背畸形6例,伴近极坏死3例,伴腕部疼痛9例,按改良Mayo评分法功能评定均为差。术中清除骨折断端坏死骨组织,将骨瓣游离移植于骨缺损处,复位后以多枚克氏针固定,骨瓣动脉与桡动脉端侧吻合,伴行静脉与桡动脉伴行静脉端端吻合。术后行石膏托固定,伤口2周拆线,改为对掌位管型石膏固定6周,根据X线及三维CT判断骨折愈合情况。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半年起采用改良Mayo法评估腕关节功能。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3.1个月(9~24个月)。11例患者2周时伤口均愈合良好,无感染、受区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供区血肿1例,膝关节前区麻木3例。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3.4周(11~18周)。腕关节功能评价:优5例,良4例,可2例。其中合并供区血肿1例,腕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伴腕部疼痛2例。

结论

游离股骨内侧髁骨瓣血管变异少,切取难度低,骨量充足,供区损伤小,对于手舟骨陈旧性骨折伴有骨坏死的病例,清除死骨后常常出现较大的骨缺损,采用游离股骨内侧髁骨瓣移植,愈合效果好,是一个较好的手术方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5例肾癌患者列为观察组,另外纳入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外周血MMP-9及TIMP-1水平,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MMP-9表达[(461.7±53.6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RASSF2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与大肠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2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共111例散发性大肠癌患者,取其肿瘤组织及相关正常黏膜组织为标本,应用结合重亚硫酸盐限制性内切酶法(COBRA)检测RASSF2A基因在不同标本中的甲基化状态,分析RASSF2A基因甲基化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RASSF2A基因甲基化在大肠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分
液体活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诊断、转移监测、个体化治疗监测、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其主要靶标包括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和外泌体等。目前,液体活检靶标已用于部分肿瘤的临床监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仍存在诸多挑战。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同时进行瘤内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选取本院收治因高龄而未接受全身化疗的38例Ⅲ期NSCLC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实验组于CT引导射频消融后给予瘤内化疗药物洛铂,对照组仅接受CT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术后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1年生存
血小板在肿瘤进展中起重要的作用。血小板增多与较差的总生存期和预后相关。肿瘤细胞诱导的血小板活化和血小板诱导的肿瘤生长形成恶性扩增循环,在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抗血小板的治疗策略可能会打破血小板-肿瘤细胞扩增循环并在减少肿瘤的转移中发挥关键作用。
目的研究Eag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Eag1和VEGF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二者表达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二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结直肠癌组织标本73例、结直肠腺瘤组织标本25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73例结直肠癌组织、25例结直肠腺瘤和10例正
机体在一定程度上能维持自身T细胞数量的稳定。淋巴细胞减少诱导的T细胞的稳态增殖由于缺少外来抗原及炎性因子的刺激,能重新识别包括肿瘤抗原在内的自身抗原。这一过程能打破原有免疫耐受状态,并产生抗肿瘤免疫效应。稳态增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负性免疫分子的募集,削弱稳态增殖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及对网膜素-1(omentin-1)、血管生成素-2(Ang-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入我院的9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单纯TAC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外周血o
目的观察榄香烯乳注射液对恶性胸腔积液维持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9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通过胸腔穿刺彻底引流胸腔积液,灌注甘露聚糖肽(力尔凡)及卡铂,观察组序贯榄香烯乳注射液维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第12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2%
目的探讨下调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基因对胃癌SGC7901细胞奥沙利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针对EZH2 mRNA序列设计合成小干扰RNA(siRNA)片段,将其分为siRNA-1组、siRNA-2组、siRNA-3组,转染至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EZH2基因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