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趣味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xiong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讲,数学是一门深奥的科学,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和核心,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数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趣味教学方式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小学生们学得快,学得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立足生活、游戏教学、互动几个方面探讨了进行数学趣味教学的实践。
  【关键词】小学数学 趣味教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4-0132-01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难懂,尤其是对认知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弱的小学生来说它就是一门枯燥乏味且比较抽象的学科。根据数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趣味教学方式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这样才能让小学生们学得快,学得好。教师在教学中提高数学的趣味性,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本文对此进行如下分析。
  一、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正如皮亚杰曾经指出:所有智力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对学生智力具有促进作用。兴趣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前提,学生有了对数学的兴趣,才会想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因此,兴趣在数学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数学教育必须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数学,感受学数学的趣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强烈欲望。如教学情境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贴近现实生活,在教学中,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兴趣,开发思维。
  二、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在教学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只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教会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答数学题目的技能,不重视提高学生实际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学生缺乏创新精神,使学生陷入应试教育,根本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数学教学的内容局限在课本的讲解,学生只是掌握课本中数学概念定义,不能将数学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挥。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不能有效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学生不能主动参与数学教学中,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忽视了小学生的特点,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阶段,理解能力不高,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对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不感兴趣,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一味讲解,学生很难认真听讲,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方法
  1.数学教学中加入趣味性的游戏、故事
  小学数学教学带有很强的启蒙性质,教师要通过趣味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入趣味性内容,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而喜欢学习数学知识。小学生天性好动,喜欢做游戏,如果将有趣的游戏融入到数学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会数学知识。这样学生就会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不会再感觉数学知识枯燥乏味。总结教学经验,有许多游戏适合应用到数学教学,如: 数字游戏,图案游戏,搭火柴等。再加入趣味游戏时,教师要把握好寓教于乐这一要义,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掌握数学知识。
  2.加强互动,建立老师与孩子的“伙伴关系”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情趣、充满智慧和创造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旧的观念,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成一种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关系。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主要是与教师对待学生态度,学生与同伴之间的关系等因素有关,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尤为重要。所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良好的学习环境的重要前提。这种理念下的数学活动应是一种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活动,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调动所有的感官,以便不断收集学生在活动中发出的信息,及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方法等,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鼓励和启发;当学生得到结果时,要给予肯定。比如在学习“从1数到10,再倒着数”这一环节中,可以结合我国发射“神舟七号”运载火箭的倒计时的实况录像,我和学生跟着科学家一起数,当火箭腾空的那一刹那,孩子们欢呼雀跃,他们觉得火箭发射升空有他们的一份功劳,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自豪感,孩子们真正感到学数学可以做很多了不起的事情。
  3.立足生活和游戏,创设学习情境
  所显现的许多情境都是学生喜爱的故事、游戏或具体的生活情景,可是再生动、再有趣,那也只是一幅静态的画,当学生看的次数多了,难免会觉得枯燥。针对这一情况,要在教学活动中尝试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游戏,把一些“静态”情境变成“动态”情境。比如:在学习10 以内的加减法时,我们可以把它编成一个“看电影”的数学游戏,教师当检票员,每位学生手里有一张“电影票”,每张电影票有两道题,上面一道题的得数是排数,下面一道题的得数是座位号,学生只有算对题才能坐对位,不然,就会坐在别人的位置上,然后被人请走。这个情境的设计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数学,数学学不好,会带来很多麻烦。
  4.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要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增强数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和探索欲望强的特点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的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的教学,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对实物的操作来学习数学知识,在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的情况下,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学习和巩固知识。教师在布置练习的时候要注意与传统及现代相结合,开展富有情趣、科学的练习,还可以利用讲故事、游戏、图画等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四、结语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采用趣味性方式方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郑凤宜.开展小学数学趣味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03:81-82.
  [2]唐家洪. 浅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趣味教学[J]. 亚太教育,2016,21:17.
  [3]余淑清.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探究[J]. 亚太教育,2016,19:24.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焦作地区住院儿童中8项呼吸道病毒感染状况,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法在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中进行8项病毒IgM抗体检测,并对抗体阳性者进行进一步分析。结
目的:对先天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患儿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临床诊断、病情评估等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先天
1病例介绍患者,男,86岁,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病、慢性心力衰竭、痛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患者述吞咽食物有哽噎感1周,加重2d,开始较轻未在意,近2d来症状加重,饮水时也感觉费
从环境问题及环境权入手,引出了公益诉讼的概念,通过分析国内立法的不足,为建立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摘 要】 文章探讨了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能力培养,研究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的方法。通过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塑造健康人格,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关键词】 审美感知;审美鉴赏;审美创造  【中图分类号】 G6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25-0-01  顾之川在《诗词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