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教育对中学生的影响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uny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在发展、在进步,各种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有的是积极性影响,有的却是不利影响。中学生作为一个大的群体,作为一个不定性因素,社会环境对他们的考验将是巨大的,它们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现代中学生要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积极的人生态度,还应具有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等。客观因素对中学生的影响较大,它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如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三方面因素要有力结合起来,才能共同抵制不良社会风气对中学生的影响,树立起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
  社会环境 栋梁之材 共同责任 社会风气
  一、当代社会不良思潮对中学生的影响
  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特殊运动形式,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运动,它的实质是个体意识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双向转化,这一点与我们平常理解的社会意识的一般运动是一致的。每个人从出生起,就在接受社会教化。新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对中学生的思想侵蚀日益严重,由于他们缺乏对社会思潮的正确认识和对待,从而出现了思想堕落的现象。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社会环境起重要的作用。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发生变革,思想意识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消极因素,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社会思潮和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它们势必影响一部分学生,使他们偏离健康成长的轨道。再加之网络、大众传媒的迅速崛起,学生接受的信息面骤然扩大,社会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社会思潮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黄色书刊,不健康录像以及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引诱学生想入非非;社会上少数犯罪分子的欺骗、诱惑、教唆使其心灵深受毒害,不正之风的滋生以及社会生活中那些不文明的言行都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二、社会因素对中学生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1.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所处的客观外界条件,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对于每一个中学生来说,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既依赖于自身生理因素,又依赖于客观外界因素。生活在社会环境里的人们,处在相对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受到特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具有不同的社会意识,具有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和道德观念,因每个人所处的局部环境不相同,社会环境的不完善或存在缺陷,也将使人们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人性的善性与恶性都会表现出来,所以避免不了不良社会环境对中学生存在一定的影响。
  2.信息时代对中学生的影响。信息时代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给中学生的成长带来了隐忧,信息传播方式的变换,改变了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在网络上遇到各种不健康、甚至非法的东西时,缺乏免疫能力,就会较多时候的受到影响。
  3.社会风气对人的影响。教育教学中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主要担负起了学生对社会的正确认识,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许许多多的社会不良风气严重侵蚀着学生纯朴的心灵。打开电视,孩子看到很多有关腐败、暴力的画面,网络上,也有很多不适宜学生浏览的网页,他们或多或少的面对着不良风气的考验。
  4.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生活环境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周围的环境是不是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愉悦他们身心,使他们精神饱满地面对学习。良好的居住环境有利于身体健康,同时为他们的大脑智力发育提供了条件。一个恶劣的生活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三、如何对中学生进行社会教育
  1.加强对中学生的继续教育。首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育人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要经常向学生进行党的知识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按课程标准进行教育教学,增强新的理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新的形势下,学校要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全方位作用,更好地为21世纪培养出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2.加强对中学生的社会教育。社会在不断演进,历史在永远前行,青少年是人类社会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如何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而又重要的问题。要根据中学生成长学习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来掌握思想教育工作的正确原则,采取恰当的工作方法,用爱心、诚心、热心,去感化、教育好每一个学生,这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职责。
  3.加强对中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级互动,充分发挥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作用,做到有机结合和衔接配合,在青少年思想政治建设中发挥出整合作用。要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让学生在同外界接触交往中进行比较,鉴别,提高他们认识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免疫力。
  四、结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学校道德教育应该培养中学生什么样的思想品德、怎样去培养,是当今学校德育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这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完善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的建设者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中心任务,进一步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建设迫在眉睫。通过以上问题分析和探讨,可以得出结论:对中学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因势利导,全方位结合,而且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立思.略论社会思潮[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5,(3).
  [2]陈宣.论社会环境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及对策.西南师范大学,2002.
  [3]黄惠莲.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湖南师范大学,2004.
其他文献
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历史,有着13亿人口的大家庭,有着同一个复兴之梦,这个梦就是让中华民族成为全世界最强大的民族之一,也就成为了21世纪的所有中国人努力奋斗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总结交流近年来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新经验新成效,深入分析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并就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教育部于2015年7月14日至15日,在广州召开本年度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现场推进会。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大、任务重、要求高。他强调,要准确
一个人从儿童到成人过渡的过程中会有一个“逆反期”,在这个阶段,孩子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孩子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
论述了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意义,通过调查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应用能力的具体措施。数学教育的真谛在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学生的终
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一、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科学性、反馈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大大地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使得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创建于1946年12月1日。学校坐落在举世闻名的红旗渠畔太行山东麓林州市区,是河南省24所重点中学之一,是河南省首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河南省园林式单位。
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古诗词教学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更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但是由于多重原因,初中古诗词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文章围绕教学的多个方面进行有意义
职业教育幼师专业的键盘教学是一项艰辛的工作,需要我们教师准确掌握教学方向,并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全身心投人,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幼教人才。
一、善待学生的学习困难每一个班级或多或少都有几个“学困生”,他们也常常是老师最不喜欢的人,对他们,老师也最容易产生怨气,老师与他们之间也最易产生不和谐音。其实,“学困生”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何有效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依据多年教学经验,认为教师应重点处理好教材、课堂、学生三个方面的“度”。  小學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度”一、教师要处理好教材的“度”  教材的编写是时代的产物,教材必然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