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文艺院团改革弄潮儿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c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发展】
  ——刚刚成为直辖市时,重庆被称作“文化荒漠”。15年来,重庆通过政策扶持,大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方兴未艾……重庆实现了从“文化沙漠”到“文化高地”的华美转身。
  2011年11月30日,北京,全国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培训会。
  “靠政府‘养活’,只能让我们过上温饱生活。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找市场,自己挣钱吃‘满汉全席’?”
  台上,张乐正在进行国有艺术院团体制改革交流演讲。
  “满汉全席”一直是张乐的奋斗目标——成为重庆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之后,他便开始寻找艺术和市场的双赢之道。
  责任担当
  2010年初,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办公室。
  正在法国巴黎出差的张乐,被局长汪俊紧急召回。
  “专业艺术院团改革是块硬骨头,难啃得很,恐怕还得你出马呀!”张乐一进门,汪俊就语重心长地说。
  2005年,重庆启动国有院团体制改革,市政府采取“扶上马,送一程”的策略,在人员分流安置、财政投入等五个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使得重庆歌舞团、京剧院、话剧团先后成功实现了转企改制。到2010年,在计划改制的六个专业院团中,还剩下重庆杂剧团、曲艺团、越剧团三个院团亟待启动改制。
  当时,这三个院团历史包袱沉重,深陷困境难以自拔。对于改制,相关人员心里没底。
  “如果能让张乐处长来帮助一起改制,我们相信一定能成功!”三个院团领导有点慌神,于是集体建议请张乐加入。
  作为市文广局艺术处处长,张乐多年来一直与全市各院团打交道,对各院团的情况了然于胸,对院团改制的困难和规律也把握到位。
  面对领导的嘱托和院团的期待,张乐挑起了重担。
  同时面对三块“硬骨头”,这位“新官”陷入了沉思。
  “三个院团包袱重、力量弱,如果让它们单独改制,很难形成优势竞争力。一旦进入市场,它们很容易被各个击破!”
  张乐和同事们决定采取“抱团”策略。
  “抱团”改制
  2012年春节,王漪过得特别愉快。
  王漪是新聘用员工,刚到杂技团不久,由于基本功扎实,很快成了骨干,并参与了大型杂技剧《花木兰》的海外巡演。
  “刚到杂技团时,我没编制,工资也比别人低,感觉特自卑,对这份工作也没激情。”王漪说,“可现在不一样了,‘抱团’打破了‘大锅饭’,让收入和业绩挂钩,多劳多得!”
  王漪的经历,是“抱团”改制的一个缩影。
  2010年4月28日,通过重庆市杂技团、曲艺团、越剧团和重庆演出管理处四家单位整合资源,重庆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这是“抱团”改制的关键一步。
  “有了演艺集团这个综合化市场主体,‘抱团’就有了平台。”就任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之后,张乐调研发现,改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三个——内部分配机制吃“大锅饭”,严重压制职工积极性;机构设置职能不清,严重影响院团运行效率;院团资源分散、整合不力,造成表演和经营脱节,形不成合力。
  对症下药,张乐带领同事掀起了三场改制——
  针对机构设置问题,集团通过整合资源,成立了重庆演出公司、舞美公司、大型节目中心等市场主体,使集团得以深度融入市场。
  针对分配机制问题,将收入和工作绩效挂钩,逐步实现岗位定期聘用、薪酬随岗变化,形成了“谁演谁得、多演多得、演好多得”的收入分配机制,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针对院团资源配置问题,集团将各种演出和经营资源有机结合,开辟了国际马戏城、山城曲艺场、重庆大剧院(演艺集团占有30%股份)三大阵地。
  三大改制之后,集团内部运行开始顺畅。
  而张乐的目光,又放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上。
  作品为王
  2011年10月,重庆演艺集团排练厅。
  台上,杂技剧《花木兰》正在汇报演出。
  台下,法国欧洲演出公司总经理、导演正在审查节目。
  “这不是我们想要的,花木兰应该就是我们法国的圣女贞德,还有,情节不必这么复杂……”法国人摇头。
  短短一个月后,“花木兰”再次出现在法国导演面前。
  “太棒了!”法国导演伸出大拇指。
  短短一个月,张乐团队如何让节目“起死回生”?
  “不同地域、文化的观众,消费倾向也会出现巨大差异。”这是市场化给张乐上的一课。
  “作为文艺院团,不能提供好节目就不能在市场中存活!”张乐提醒自己,“必须建立符合观众需求的节目生产模式。”
  在美国百老汇等世界知名演艺基地考察后,张乐带领同事们探索出了“抓两头带中间”的节目生产模式——“两头”即高度重视创作和市场,“中间”即在符合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对节目进行创作、排演和营销,并随时根据市场变化进行二度排练。
  “抓两头带中间”,《花木兰》、《红舞鞋》、《巴渝风》等一大批适合不同市场群体的精品剧目应运而生,成为集团在市场上开辟阵地的利器。
  开拓市场
  2011年2月27日,美国密苏里州布兰森演出基地。
  王沁茹吐了口气,面对台下清一色的“老外”,她整理了一下服装,上场演出。
  这是演艺集团登陆美国基地的首场表演——2010年,演艺集团与美国恒创公司洽谈,建立布兰森海外演出基地。这是重庆首个海外演出基地。
  “市场是集团生存的保障。”张乐深知开拓市场的重要性。在集团成立后,他带领同事将庞大的国内外演出市场一分为三: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和重庆本地市场,并推出了针对性的进军策略。
  在国际市场上,推动以杂技为主的文化产品出口——仅在2011年,演艺集团就赴美、英、法等十几个国家商演1145场。
  在国内市场上,以巴渝特色为核心竞争力,以策划和运行外地演出为商业手段,进行企业品牌营销——推动大型民族管弦乐《巴渝风》等精品剧目赴外地巡演,在全国八省市掀起“巴渝风”;在市外承办数十场大型综艺和会展活动,并策划了上海世博会重庆文化周、第二届亚洲艺术节等世界级重大活动……   针对本地市场,集团开辟了新阵地——山城曲艺场“周周演”,专门用于培养本地观众,拓展本地演艺市场。
  准确的市场细分加上科学的战略运用,让张乐和同事们在市场上一路凯歌——2011年,演艺集团年收入突破了一亿元,其中自主创收7000多万元,比2009年翻了三番!
  奋斗两年多之后,张乐终于如愿以偿——丰盛的“满汉全席”,已摆到他和同事们面前。
  百姓心声
  “每天傍晚,院坝里的农家书屋都挤满了前来读书娱乐的乡亲,有的还自己带上茶水来看书,或聚在一起摆三国故事、谈水浒英雄,热闹得很。”
  ——秀山县妙泉镇大田村老农刘辰云
  “节目真精彩,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如今经常有单位送文化下乡,在现场看节目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巫溪县下堡镇73岁的老农民王正秀
  “人们富裕了,不愁吃、不愁穿,更多的人想的是怎样娱乐。镇里有文化活动中心,村里有文化活动室。我家文化活动比较活跃,没事时,大家都爱让我教他们唱歌,给他们讲故事,写点书法作品。”
  ——九龙坡区西彭镇响堂村村民张宗樵
  “每天下午6点,只要有空,我都会去北碚文化馆健身,那里有场地,有教练,更主要的是,像这样的全国一级文化馆不仅设施齐全,健身还免费。”
  ——北碚区文星湾居民汤和明
  “2005年,院团改制前,我们全年演出收入仅270万元,到2009年,全年演出收入达1050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也从2005年的1.6万元,增加到现在的3.4万元。”
  ——重庆市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欣
  “重庆终于有了与国际接轨的大剧院,这座矗立在两江交汇处的‘绿帆’,我们盼了十年,它承载着千千万万重庆人的渴望,承载着这个城市文化崛起的期待。”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张礼慧
  大事盘点
  2002年12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决定》出台。
  2005年3月,重庆市歌舞团整体划转重庆广电集团,转企改制,这是重庆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第一步。
  2006年,重庆在全国率先启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2009年12月,重庆川剧《金子》以名列第一的成绩获文化部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金子》已先后斩获“文华表演奖”等35项国家级、省部级荣誉。
  2010年8月,重庆区县文艺院团改革全面启动。
  2011年6月,谭继琼主演的《鸣凤》获得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2011年10月,重庆市级文艺院团改革圆满收官。
  重要数据
  2007年以来,重庆持续实施“三百个亿”投入计划,夯实了市、区县、乡镇三级文化主阵地。建成重庆图书馆、大剧院、川剧艺术中心等17个市级重大文化设施,区县文化馆、图书馆实现全覆盖,影剧院覆盖率达85%。
  到2011年,重庆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884个,配套村文化活动室8967个,标准农家书屋540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实现区县、乡镇、村三级全覆盖,实现了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
  到2011年,重庆梅花奖得主由直辖前的3人4次提高到7人9次,有力支撑了直辖以来重庆文化的发展。
  到2011年,重庆有108家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了社会效益与市场效益双丰收。
  2011年,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20亿元,比2006年增长276.46%,占GDP比重从2.5%提升至3.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他文献
截至2016年8月底,四川、广东、重庆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撤销廉政账户。这意味着,存在了16年的廉政账户制度正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如果继续保留廉政账户,就容易使党员干部误解为收“红包”后上缴廉政账户就没事,也为个别党员干部欺骗组织、对抗审查提供了理由和借口。  毫无疑问,撤销廉政账户,已势在必行。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修订实施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已就领
《自由飞翔》是音乐组合“凤凰传奇”一首著名的广场舞之歌。循环播上几遍,你不禁也会扭起来。相较《偷哭》笔下提及的《柳堡的故事》的插曲《九九艳阳天》,其实表达的是一回事。时代虽然在流转,但人的情感类型终归就那几种。《偷哭》为什么不能用《自由飞翔》?因为父亲和小说主人公年纪都大了。  看完父亲的小说《偷哭》后,我的思维呼啦啦扩散。  爱情与婚姻,都是人生中几个有限的大事。主人公王美丽,她和沈建坤一见钟情
王学才这次出院,医生是不同意的。  2012年4月,王学才到重庆主城区看病,被诊断为直肠癌并伴有肾脏扩散。  医生告诉王学才,回单位交接一下工作,然后立即来做手术!  当天,王学才返回巫溪,却一头扎进工作之中。  一个月后,王学才回到医院。  “你的命重要,还是你的工作重要?”医生问。  王学才的手术很成功,但癌细胞还是扩散了。  医生说,如果王学才按时做手术,应该还能活四五年;但由于错过了最佳治
我跟在长眉驼后面,感觉自己很像一个牧人。长眉驼们吃草,我看沙漠,看雪山,看两只鸟儿鸣叫着谈情说爱。一转身,我发现长眉驼们已经走出很远。我原以为,地上有草,它们可以吃一会儿,不料它们转眼间便把我扔在了后面。被它们扔在身后的不光有我,还有沙丘、草丛和石头。它们的身躯太高大了,有很多东西都被它们一跃而过,变成寂静世界中的沉默者。  我赶到它们身后,紧紧跟上它们。说实话,被它们扔在后面便觉得颇为孤独,甚至
编者按:  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改善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城市发展品质。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郑重承诺:未来5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全社会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0%和15%……2012年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5天,全市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  兑现这一承诺,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和监管固然十分重要,企业和每一个公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一些传统产业原有的比较优势已逐渐消失。因此,大规模改造传统产业已经成为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进一步整合产业园区资源,加强产业园區规划建设,理顺各产业园区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产业定位,明确园区功能定位,实现以功能布局引导产业布局,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功能区,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发展。  推进自主创新,提
2014年3月的一天,重庆市綦江区打通镇。  从打通镇场镇出发,在群山中一路蜿蜒而上10公里,便抵达天星村。  天星村平均海拔980米,是綦江25个贫困村之一。  这天,天星村迎来一位年轻人——“村官”唐宗学。  不久前,打通镇政府经发办副主任唐宗学主动向镇党委请缨:到天星村扶贫。  经过相关组织程序,他被任命为天星村党总支书记。  临走前,唐宗学立下军令状——天星村没有变化,绝不回来!  扶“智
我是1987年参加工作的,在渝富集团长期从事土地整治和出让工作。在履行市政府赋予的土地重组工作中,我为企业发展作出了一点贡献,组织也给了我很高的荣誉,我先后被评为重庆市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  虽然我是工作上的行家里手,但我的党龄其实只有几年——2013年,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我深知,作为一名“年轻党员”,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而首先需要学习的,就是党章这个党内根本大法。  当前,渝富集团正在
2016年3月16日,梁平县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外,细雨渐起。  办公室里,县科委主任郭培元正奋笔疾书。这天下午,他要参加一场关于企业创新发展的讨论。  发言材料拟定,郭培元抬头望了望天空。远方天际线边,阳光努力穿透云层,映射出耀眼的光芒。  郭培元放下笔,看着桌上的2015年度县域企业发展汇报材料,脸上露出微笑——去年,全县企业承担国家“863”计划、市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科研项目近20项,大大提高
2016年6月30日下午,澳洲玛集团党员学习室。  大屏幕上,亮出了“澳洲玛集团党支部庆祝建党95周年表彰大会”字样。  澳洲玛集团党支部书记赵克慧走上讲台,准备宣布表彰对象名单。  “此次获得集团党支部表彰的优秀党员有……”赵克慧特意拉长声调,卖起了关子。  台下,党员们都屏住了呼吸。  “杨春霞……”  闻言,学习室瞬间热闹起来。  掌声中,杨春霞健步走上讲台,接过荣誉证书,笑容灿烂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