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_2872294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转变教育观念,探究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摆在政治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为此,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激趣艺术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以促进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52-1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头好比一出戏的序幕,一本书的前言,一堂成功的政治课也少不了引人入胜的开头。新颖别致、动心触情的开场白,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和感染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启迪学生思维,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导入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巧妙运用新闻、故事、诗词、笑话、名言警句等方式导入,使学生或触景生情,或疑窦顿生,或欲罢不能,或求知未得,形成一种渴望解答不知不觉跟随教师学下去的心理态势。例如我在讲“货币”这一内容时,引用一位作家的话说:“金钱,可以用来买房子,但是不能买到一个家;可以用来买床,但是不能买到睡眠;可以用来买时钟,但是不能买到时间;可以用来买书,但是买不到知识;可以用来买职位,但是买不到尊敬;可以用来买药,但是买不到健康;可以用来买血,但是买不回生命。”然后设问:“这段话说明了什么呢?我们如何理解货币的职能呢?”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很快进入角色,为整堂课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巧设疑问,以疑激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有疑问才有思维,才有解疑和进步。正如教育家朱熹所说的:“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可见“疑”在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质疑、释疑,来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学生感到“山穷水重疑无路”时,教师给予适当点拨,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如我在讲授“商品”概念时,设置了以下富有启发性的问题:(1)我们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商品吗?医院里给病人输氧为什么要收费?(2)农民生产的粮食自己食用、或卖给城镇居民、或送给城里的亲戚时,是否都是商品?(3)电视机存放在电视机厂或商店的仓库时是否是商品?当人们把电视机买回来,供自家人使用时,电视机是否是商品?这些问题一一抛出,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顿时激起学生思考与讨论的兴趣。最后通过教师的启发讲解,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掌握了“商品”的科学含义。
  三、创设情境,以情激趣
  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思想性和实用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它与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伦理、道德,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联系,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教师认真钻研大纲,吃透教材,引趣的材料随处可见。譬如:①有的放矢地利用教材提供的有趣资料。新编思想政治教材体系严密,图文并茂,教材编有名人语录、小资料、漫画、“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统计表等小栏目,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②善于捕捉与授课知识点相关的时事政治、社会现象、学生思想实际的趣闻轶事。③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巧设音乐、画面、图表、名言、故事、游戏等,让学生爱听,要看,耐人寻味,寓教于趣。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如我在讲授《投资理财的选择》时,充分利用《经济生活》第52页教材情境,让学生设计一个最理想的家庭理财方案,方案一方面要考虑家庭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要考虑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大环境,并说明为什么这样设计。由于这一知识点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立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通过设计自己的理财方案,不仅熟悉了储蓄、债券、股票、保险等投资方式,掌握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而且通过自己查找资料,掌握了买基金这种新投资方式,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理财能力。
  四、开拓结尾,引趣激思
  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善始善终”。事实上,结尾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若设计得精妙,则能产生“余音饶梁”、课断思不断、语断意不停的艺术效果。如果把一堂课喻为一台精彩纷呈的文艺晚会,那么,结尾就是一出令人拍案称奇的压轴戏。结尾虽然在一堂课中仅占几分钟,有时甚至是几句话,却是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只有良好的开头和成功的过程,而没有圆满的结尾,整堂课就会黯然失色。因此,教师要十分重视结尾的设计,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积极思维,努力使它起到巩固知识、启迪智慧、诱发兴趣、训练思维的作用。
  如我在讲完“影响价格的因素”后,为了激发学生对下节课知识的兴趣,设计了如下结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价格是多变的,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域,价格是不一样的。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有: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接着,话锋一转:“既然商品的价格会受到供求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那么价格会不会对供求产生影响呢?”这样结尾,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延伸,进一步引发他们探索的兴趣,产生一种“催人期待”的教学魅力,从而为后面学习“价格变动的影响”起到铺垫作用。
  思想政治课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因材、因人施教,努力探索与选择最佳的结尾方法,使课堂结尾具有概括性、思想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发展性,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总之,教学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政治教师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既要遵循认知的规律,又要辅以恰当的手段方法、语言来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主动性,唤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能,从而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说起广告行业,总让人觉得是一个野心勃勃的行业,那些从业者好像都牛气十足的,叫嚣着诸如“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这样的言论。真的读了这个专业,才知道,做一名广告人,做一名真材实料的广告人,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读广告专业,毕业后如果专业对口的话,具体做什么工作呢?主要分成两种:做广告的和卖广告的。  第一种:做广告  根据广告公司的规模和性质的不同,主要分为跨国4A广告公司和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