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及思考

来源 :高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对广西几所主要院校英语专业多媒体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阐述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所全新的教学方式的本质和应发挥的作用,指出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然而这种效果取决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和原则。文章从目前多媒体教室使用情况进而分析了英语专业利用多媒体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发展方向。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英语专业 本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b)-0092-02
  
  引言:自上世纪50年代,计算机技术开始应用语教育领域,多媒体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也日新月异。近入2000年后,多媒体这个概念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英语教学当中。多媒体技术大大改变了英语专业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然而,自从多媒体进入教室,对它的功效就一直是褒贬不一。多媒体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全新的教学方式,动感的内容提供直观形象的场景,便于学生理解、记忆、矫正发音错误。同时,极大的增大了课容量,让课堂内容更加充实,这些都是让多媒体教学人气大增的原因。然而,也有人批评多媒体在无形中把老师锁在了讲台上,变成了播放机。特别现在,功能强大、内容详实的多媒体课件甚至大有代替老师的趋势。许多老师看上去上课轻松了许多,实际上是无事可做,因为上课只用动动手指就行了!老师的个人魅力渐渐被机器的光辉所遮蔽。就学生这一方面,在他们有幸享受高科技为学习带来的便利之时,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技能是否得到了提高呢?英语多媒体教学并不是简单地把英语课程和电脑技术相合并。在计算机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教学手段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日益普及的今天,多媒体是否在语言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多媒体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文章从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历程出发,结合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对目前广西几所高校英语专业多媒体教学的调查分析,指出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探讨今后的解决思路。
  
  1 媒体教学的发展历程及本质特征
  “多媒体”这个词出现于上世纪50年代,指最初把固定的和可动的媒体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效果。它反映出一种教学形式,即“多媒体教学法”,之后这个词和电脑联系在一起指通过电脑软件中的声像资料的结合达到互动效果。(Heinich,et al.,1996, p260)1959年IBM电脑首次应用于课堂教学,到了60年代中期,早期的电脑辅助语言教学CALL(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是基于行为主义理论模式,所设计的语言练习如“句型练习”(Pattern Drills)“只是把语言练习材料进行电脑化”(Butler-Pascoe, Wiburg,2003,p4 )电脑也只是基本句型练习的教学工具而已。到了70年代,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意识到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CALL课件设计开始注重语言交际的本质,更符合人性化。文字处理器,网上资源和电子交际等功能使语言学习者享有更多的真实语境。电脑成为可提供文本、图像、声音、录像的强大交际工具,并通过互联网使语言学习者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多媒体教學开始成熟起来,“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多种教学方法,为开发CALL软件设计提供了主要理论依据。”(周江林,赵凌云,p140)
  多媒体教学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不同的实现方式,它可以和不同的教学原则和理论相结合,但它具有不同于传统的语言教学形式的特征。多媒体语言教学的本质特征体现在:语言教学中应用了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辅助教学手段。至于在何种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在多大程度上,如何应用多媒体技术,这是CALL的本质特征在不同阶段或在同一阶段的不同课堂中表现出来的非稳定性特点。(周江林,赵凌云,p138 )也就是说,多媒体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目的在于优化教学环境,提高学习效果,这种效果取决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和原则。多媒体教学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
  
  2 英语专业多媒体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情况,我们在南宁的3所主要大学,包括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学院的英语专业里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对象包括37名老师和350名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在交回问卷的老师里,助教有3名,讲师16人,副教授10人,教授8人。问卷调查一共有15题,主要问及老师和学生对多媒体教室、教材、上课效果的感受,如询问教师学生是否在多媒体教室上过课,课型如何,上课的效果如何,对于今后的多媒体教学有什么改进的建议。调查结果验证了我们之前估计到的存在于多媒体使用中的一些问题, 为今后的多媒体英语教学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多媒体运用到教学中是否真的能带来变革性的课堂效果,这一直是我们在寻找的答案。因为教学工具有限,传统的教学方式常常被指责说不能使课堂更活跃,因此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性是我们首要的调查问题。
  在反溃回来的37份教师问卷中,共有31名教师曾在多媒体教室里上过课,占84%。但其中只有17名(55%)老师认为上课时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更强,60%的教师觉得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而30%的教师持否定意见。20位老师(65%)认为课堂教学组织更灵活,12(39%)位老师不同意。
  在调查中,认为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效果“好很多”的有35%,61%的老师只是觉得稍好,10%的教师觉得一样。在问及与在普通教室相比,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课堂气氛如何时,半数以上的老师选择了“不一定,视课程类型而定”。
  老师对他们现在使用着的多媒体教室也颇有意见,有61%的老师对目前的多媒体教室不满意,主要针对教室设备的陈旧,不易操作性,学生位置的局限性等。32%的选“一般”,只有3名(10%)满意。
  从这组数据上看,多媒体因为其在音效和图像上的优势的确可以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可以借用电脑强大的存储和兼容功能将多方面的教学资料整合于一堂课里,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放到电脑上通过投影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样,课堂的灵活性也有所加强。但是,数据显示的“赞同”与“反对”的两种意见大多数时候似乎是势均力敌的。“赞同”的一方并没有享有压倒性的优势。这说明这些改变并不能保证师生间的互动性就特别强,或是说不能因为有了多媒体就能保证任何课程的教学中师生的关系发生质的变化,就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被完全调动起来。
  其次,我们再从学生这一边来看,我们分别给英语专业的大一到大四年级350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曾在多媒体教室上过课,而且大部分学生都在多媒体教室上过5门课以上。主要课程包括听力、视听说、综合英语、语音、口译、西方文化、笔译。
  同学认为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学习注意力更集中的占55%,否定的回答有20%,其余答“不知道”。认为多媒体教学能使人接受知识更直观、记忆力更持久、和同学的交流也更方便的占66%,否定回答15%,其余“不知道”。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对多媒体教学喜欢的程度并不是很高。问及是否喜欢上过的多媒体课,57%名同学答喜欢,41%名答一般,只有2名说不喜欢。与普通教室相比,29%人说“好很多”,54%人说学习效果“稍好”, 12%的人认为“一样”,只有3%人则答“更差”。对于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课堂气氛,学生这边与教师问卷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主要是“视课程类型而定”。由此可见,课程类型、教师的风格仍对教学的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多媒体教学对学生和老师而言,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其效果并没有充分发挥。
  从这次调查来看,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与普通教室相比,多媒体教室的优势似乎并不突出。究其原因,我们提出以下几点现象供大家参考。
  第一,由于对多媒体这个概念的理解不到位,甚至可能是误解,我们常常在教室中放几台电脑就笼统地称之为多媒体教室。可以从上面的数据看到,许多老师学生都说在多媒体教室上过听力课,而实际上,因为我校多媒体教室有限,大多数听力课是在语音室上的。而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的概念是有差别的。即使是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教师在授课时使用的功能也主要是录、放像,放音和播放POWERPOINT课件。而许多老师并没有经过POWERPOINT课件有关制作知识的培训,因此一些课件内容常常只是书本内容的完全重复,很少起到连接贯通各种消息知道渠道的作用。这样做只是在上课时省去写黑板的时间而已。另外,与多媒体交流的主旨相对应,我们的教室安排也应该是适应师生间交流的。但现在大多数多媒体教室仍然是依照普通教室的模式布置的。外语教学的性质决定了我们教室的布置应该更加灵活多样。在教师问卷中,当问道学生是否有操作设备的机会,只有5名(16%)老师答“是”,其他回答“否”。主要原因是“设备系统设置有问题,老师和学生无法同时操作”或“课件中没有让学生操作设备的内容,也没有必要让学生操作”。大部分学生(224人)说“没有较多机会操作设备”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安排学生操作设备的内容。而教师中也仅有19人(61%)认为多媒体教学需要“重新设计教学模式和方法”,仅有18人(58%)认为多媒体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加强语言学习的自主性和活动性”。由此可见,设计者和使用者都对多媒体是什么,用于教学时应有什么功能,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不清楚。
  第二,多媒体设备的质量也是一个原因。在调查中,19名教师对多媒体教室不满意,10名说“一般”,只有5人说好。不满意的地方主要是多媒体设备陈旧(12人选)和教室桌椅设置有碍交流(10人)。另外,7位教师反映“电脑不易接通国际互联网”;5名老师说“操作过于复杂,不容易掌握”。多媒体课件也存在有同样的问题。对目前的教学课件,6位老师“满意”,12人说“一般”,16人“不满意”,因为“相应的课件极度缺乏”(10人)。
  第三,老师对多媒体的使用技艺有待提高。不是所有的老师认为“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应该懂得相应的计算机技术”,这是很匪夷所思的想法。256名(73%)学生认为教师操作多媒体设备的熟练程度一般,甚至有39名(11%)学生认为教师对多媒体操作不熟练。其实,老师们尤其是青年教师应该意识到相应的电脑技术的重要性,我们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然而目前相应的电脑技术培训课程很少,老师们多是处于自我摸索,各自为战的艰难境地。这时,年轻老师相对而言占点优势。他们较早地接触电脑,使用电脑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而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对他们来说容易些,而一些老教授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多媒体反倒成为一种负担。在没有在多媒体教室上过课的7名老师中,除了1名是講师外,其余6名都是教授。他们中有3人是原因“学校无硬性规定,也就不愿申请上多媒体课”,2名原因“电脑设备操作过于复杂”,“想上没教室”,和“对设备资源不了解,相关培训太少”的各1人。
  
  3 今后发展方向
  多媒体教学给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在发生巨大的改变,一方面,教师和课本不再是所有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师应成为学生获取知识过程中的指导者,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能监测多媒体在教学环境中对学习效果的潜在影响。(Heinich,et al.,1996,P8)因此,英语教师首先要转变和更新教学思路和观念,“多媒体教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上加入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而应是用现代教育思路理论,根据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重新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宋改荣,2004,P52)另一方面,多媒体新技术的应用并不意味着电脑可以替代教师。好的教师仍是教学中最主要的因素。 NAISBITT (1984)指出越是有高科技,就越需要更多的人际交流。我们需要教师能更好的了解科技在教育中的地位,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教师也要能意识到其弊端,不能盲从。
  其次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投入更多的精力,广泛参考各类书籍和媒体资料,通过自制多媒体课件不断学习实践。当然,作为多媒体教学的教师还要具备计算机、视频、音频、网络等技术的基本知识,增强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敏感性和适应性,这样才能在英语课件制作,设备使用以及信息搜索等过程中得心应手。ISTE(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Education, www.iste.org)针对科技教育给教师提出的要求涉及6大方面:1.技术操作的基本知识,2.设计有效的多媒体学习环境;3.实施多媒体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优化学习过程;4.应用科技手段进行评估;5.利用科技提高业务水平;6.了解科技使用中的相关社会、伦理、法律等问题。
  学校应建立新的科研和进修培训机制,鼓励和帮助教师提高设备使用和课件、软件制作水平。目前很难在市面上找到针对性强和交互性强的多媒体英语教学软件,主要原因就是软件的制作者和软件的使用者脱节。教师参与多媒体软件的制作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最后教师还要启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英语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和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独立学习习惯和技能。
  
  4 结论
  英语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新的挑战,我们不应被科技所左右,而是充分利用新科技给教学带来的新机遇,充分发挥多媒体和网络的优势,为学习者提供优化的学习环境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Butler-Pascoe,Mary Ellen & Karin M. Wiburg,2003 Technology and Teaching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Pearson Education,Inc.
  [2] Heinch,Robert Molenda,Michael Russell&Samess D,1996 Instructional Media and the New Technologies of Instruction,Macmillan Pub.Co.
  [3] 宋改荣,2004“多媒体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Sino-US English Teaching,Volume 1,No.5.
  [4] 周江林,赵凌云.2004,“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本质特征看其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外语教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5] www.iste.org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Teachers”.
其他文献
单元整组观照下的课堂练习就是以语文教材中一组教材为基本练习单位,在紧扣学段目标、根据教材的语言特色、立足学情等基础上,整合优化,进行整体课堂练习的一种教学构想。现以人教版四上“动物单元”第13课《白鹅》为例,来谈谈单元整组观照下的课堂练习如何开展。  一、单元整组教材梳理  单元整组教学的核心是整合。每篇课文的课堂练习应摒弃传统的零起点教学意识,寻找并挖掘篇与组的联系,抓住课文的重难点和学生的疑点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数学史在高校数学教学中的教育功能。其次,针对这些功能,结合教学实践,作者提出了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数学史的一些方法,从而可提高高校数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史 高校数学教学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b)-0085-02    1 前言  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数学在各个学科领
“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界倍受关注的热词之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一、语文核心素养  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学
期刊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人们有言,语文能力读为先,充分表明了阅读对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新课标也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一环,成为当前学生热爱学习的动因,在语文的阅读
期刊
三爷爱吸烟,吸烟史少说也有20年了。rn三爷住的小区大门左右一楼都是一排门面,小区大门左边的第一间门面是老李开的一个电脑彩票投注站,虽说是电脑彩票投注站,但为了赚钱,老李还摆
【摘要】独立学院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监控是非常重要的,要有效地进行监控,就要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质量监控的标准;二是质量监控的实施办法。  【关键词】独立学院 教学质量 监控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b)-0090-02    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过程中,人们最关心的就是教学质量问题,特别是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哈尔滨工
立春刚过,已是春节。母亲常说,春打六九头,想来是吧。在这薄薄的春寒里,有风从远古而来,一路的合辙押韵,像一首诗。“春雨惊春清谷天”,那是季节里的耳朵。料峭春风,像一声呐喊,喊出春
在现今初中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影视资源,如何处理好影视资源与传统语文教学的关系,不让语文课堂失之偏颇;不让影像资源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负面的影响,从而通过课程改革,开发语文教学资源的新途径来呼唤影视资源的善用。  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情况下,合理开发和利用语文教学资源,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所以,如何将影视资源合理的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逐渐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和重视。  一
期刊
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2010年第4期《七巧板》播出了一首《数字歌》,这首儿歌把抽象的数字变成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象,可以说是寓教于乐。不过,有一句歌词“2变成一只鸭,呷呷呷呷”中的“呷”字用得欠妥。  “呷”是个多音字,有两个读音:ɡā、xiā。“嘎”也是个多音字,有ɡā、ɡá、ɡǎ三个读音(如儿童电影《小兵张嘎》的主人公“张嘎”、“嘎子”,读音为ɡǎ)。当这两个字都读ɡā的时候,所记录的词义是相同的
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必修内容,也是语文教学与学习的基本要求,更是小学语文教学重点和难点,对于这两项基本技能,传统语文教学都是独立的、单独的开展教学,阅读课就只是让学生阅读自选、推荐或者必选材料,写作训练课则主要以写作文、写日记或者读后感。传统读写教学与训练脱离导致教学内容不连贯、教学知识不系统等问题,群文阅读除重视选读、略读、精读一篇文本外,还重视有关联多文本阅读,更加注重文本之间结构与意
期刊